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管中閩委員,關於人材薪資問題,您錯了!
2012/08/09 09:17:44瀏覽2399|回應13|推薦18

這幾天,社會各界忽然開始關心臺灣人材庫的枯竭問題。可是,很不幸的是,媒體名嘴、政府官吏提出來的觀點,往往是只看到表象,而無法觸及問題的核心。如果我們社會大眾、媒體名嘴、政府官吏,看事情都是表象,東風吹就往西邊倒,西風吹就往東邊倒,颱風來就亂七八糟倒,那我們可能過幾天可能又會引發社會低所得大眾的不滿,又開始搞文革。然後再過幾天,發現更沒人材了,又開始要求彈性調整薪資。就在這邊東倒西歪,虛耗國力。

    因此,愚弟希望藉此文,拋磚引玉,與大家一起追溯臺灣人材庫問題的核心。而這個問題的核心,是臺灣人民、社會自我矛盾的期待。看倌們不妨從下列問題去思考:

  • 臺灣要用高薪資去爭取人材,而會造成社會一般大眾眼紅,諷刺他們為肥貓。為什麼在歐美先進國家,這些「高薪資」所得的人材,比較不會被稱為肥貓呢?
  • 也不會造成許多社會的不平呢?
  • 難道歐美先進國家人民,比較願意忍受貧富差距嗎?
  • 為什麼在歐美先進國家不是肥貓,在台灣就是肥貓呢?

各位看倌思考到這個層次後,應該會瞭解,問題的一個關鍵點,是在台灣的整體國民平均所得過低。因此我們在國外看起來不是很誇張的高薪資,在台灣卻很是會讓一般民眾眼紅的高薪資。

    譬如,在歐洲許多大學,一個有名的教授,他的薪資可能不會比post-doc(博士後研究)、年輕教授差那麼多。甚至也不會比一個油漆工、中學資深教師、資深警察差那麼多。因為他們的資深教師、資深技工、資深警察,一年的收入,往往也是四伍佰萬台幣。而這些高薪資的管理、研究人材,如果年薪是一千萬台幣,在台灣是一般人年薪的十幾倍,看起來當然是天價了。但是在歐美先進國家,也只是一般資深員工的兩、三倍左右。
  
    但是,愚弟要提醒大家,臺灣國民平均所得偏低的問題,其實仍然是臺灣人材枯竭問題的一個表象,而不是真正的問題核心。真正的核心,有兩個:

  1. 臺灣一直在抗拒歐美先進國家,高所得,高物價,高人力成本的經濟型態。也就是,臺灣想要像德國、瑞士一樣,人均所得一年三、四萬美元,可是臺灣又繼續流連夜市等級的物價。
        於是臺灣政府花了很多精力、時間、社會成本,去控制物價,過渡干擾社會經濟行為。譬如我們政府會花很多時間去控制油電價、水費、進口農產品價格。而要是有哪一個項目價格高漲,我們政府就會進行調查。
        而社會大眾的心態,也是如此。每天新聞都有個比例,檢討商家的物價,把這些商家描述成黑心的商人。或者告訴大家怎樣可以找到50元吃到飽的小小便當、十元一碗的滷肉飯。而這樣要賺錢,又調低物價的心態,瀰漫臺灣整個社會。而其根源,很可能就是傳統的儒家農業社會的心態。我們看史書,要描述「治世」,書上往往說「斗米三錢」。要描述「亂世」,往往說「斗米千金」之類的。
        因此評估政府效能的一個傳統標準,往往是物價是否夠低,讓人民能夠吃的飽。而不是讓人民能夠吃的好。而這就是臺灣目前的的價值觀與,國際主流價值觀的扞挌不入之處。臺灣一方面希望提高國民平均所得,卻一方面希望壓抑物價。可是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先進工業國家,都是高所得、高物價的國家。
        我們去歐洲、美國吃飯,都省著錢帶便當、自製三明治。可是,你看那些歐美的年輕同僚,午餐就跑去餐廳,大手大腳點一盤三明治、飲料,標價十餘元美金、歐元,毫無吝嗇不捨之情。
        我們去歐美一家稍微像樣的餐廳,兩個人吃一個pizza、叫兩瓶啤酒,付帳時(加小費),也要五十美元,約合台幣一千伍佰元以上。這些歐美研究人員同僚,年薪也許是臺灣研究人員的三、四倍。可是他們也把付出高三、四倍的物價,視為理所當然。我們臺灣,準備好進入高所得、高物價的殿堂了嗎?
        還是我們繼續肖想高所得,可是最好還是每天到骯髒夜市,吃那十元一碗的滷肉飯,然後每天靠著政府補貼電價、油價,讓我們可以吹冷氣,開汽車,省些小錢?
        而在這樣矛盾、可笑心態下,媒體名嘴、立法院政客卻還用這種矛盾心態,去批評政府官員控制物價不力。而見識短淺的政府官吏,竟然也隨之起舞,把國家政策搞成父子騎驢的怪現象,隨風東倒西歪,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方向感、章法。
  2. 上面講的物價問題,背後隱藏的臺灣整體文化、心態、價值觀,更是可悲可笑,讓臺灣人不斷窮忙。臺灣人因為要求低物價,所以臺灣人對高物價,都是抱著仇視、敵視的態度。作用起來,就是台灣人每個都要靠低價搶市場,求生存。這樣的心態,已經嚴重影響了臺灣的工業、經濟升級。因為,臺灣的內銷產業,永遠要靠低價競爭。真正能賣高價的,只有與國際價格接軌的進出口業。可是真正悲哀的是,在一個歐美先進國家的物價,中間一大部分,其實是反應高昂的人事成本,因為他們是高所得國家。於是我們不斷只在乎低物價,臺灣本土產業沒有辦法獲利,沒有辦法產生大品牌,沒有辦法提升服務品質。惡性循環下,臺灣人也沒有辦法提昇薪資所得。臺灣每次物價上漲,都是因為進口原物料成本上漲,然後商人寧肯先吸收成本增加部分,流血流淚維持低價,等於自動願意減薪。於是臺灣人只能在本土的低廉商品中存活,夜市水準的餐飲中討口飯吃,然後越來越買不起進口商品,像是汽車、石油之類的。

上面敘述的兩個核心問題,不但影響了政府的經濟決策,更不斷拖延臺灣進入開放、進步國家之林。在進出口業,我們的工業界大老、政府大員,整體經濟政策,重點就是維持低價的競爭力。因此,臺灣可以花一大筆錢,去建液晶面板廠、記憶體晶片廠、PC廠、伺服機廠。到最後,在不斷砍價後,最多只有二到三趴的低利潤。等而下之的記憶體晶片廠、面板廠,更是低價到賣一片,賠一片。反而對一些培訓、教育、基礎,等看不到近期利益回報的投資,卻又青菜一把多少、青蔥一把多少的斤斤計較。

    在國內產業低價競爭的社會氛圍下,臺灣許多「非正統」的人材,是最可憐的。我每次去餐廳時,我太太都報抱怨這家餐廳太貴了,一盤蘿蔔乾炒蛋,竟然要一百多元。然後他算給我聽,兩顆蛋要多少錢,一根蔥要多少錢,一把蘿蔔乾要多小前,然後告訴我這盤蘿蔔乾炒蛋成本不到十元。我的天呀!這就是台灣的落後農村心態。我們看不到服務的價值。我們對人們在心智、服務上的努力,挑三撿四,不肯付費。

    反觀過來,在歐美日先進國家,一個廚師可以講出一堆道理,然後一道主菜、前菜、甜點要收你上萬元。可是他們一般社會大眾,視為理所當然,而且對這樣的廚師極為推崇,給他很高的物質、精神上報酬。

    可是在台灣,這是可能的嗎?臺灣人只要夜市一碗十元的滷肉飯。對那些推昇服務品質、提高售價的廚師,我們大致都把他們視為肥貓,裝神弄鬼。我們不相信精神的價值,我們覺得服務、藝術、品質這些軟實力,都該是免費。於是大多數的高品質餐廳、商店,最後往往也淪為削價競爭的低品質商店,甚至最後廚師失業。

    愚弟們也曾經家中裝潢,請來臺灣本地的土木工師傅,幫忙作家中的裝潢。愚弟必需要說,這些師傅的技術,非常棒,可以做出堅固耐用又美麗的裝潢。他們如果在歐美國家,薪資可能以每小時算,可以超過一個大學教授。可是在台灣,大家對他們的手藝缺乏欣賞、報償的心態,只想要挑三撿四,以便拼命砍價。他們也自認命苦,大概有自卑情結下,不敢開高價。於是,這些高技術水平的師傅,今年開的每日工錢,和十年前沒什麼差別,還是不敢漲價。然後在生活壓力下,這些高水準的技師,只好犧牲工作態度、品質,設法低價多接案子,然後逐步勒索抬高價格,犧牲職業道德。

    看倌們,這就是台灣的文化落後的地方。大家只在乎低價,不在乎品質。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於是人們對別人的心力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不願付出報酬。大家在乎的只是青菜一把多少錢,青蔥一把多少錢。大家對提升服務品質的價格,嗤之以鼻。

    以前大家很民粹,把那些領高薪的人材、官吏,都看成肥貓、蠹蟲。把這些領高薪的,都一律打成貪婪的官吏。那個時候社會上民粹之風極盛,許多政客也以此為題發揮,肆無忌憚的羞辱這些高薪的政府雇員。當時社會氣氛若此,加上貧富差距擴大,房地產價錢飆漲,誰也不敢對此民粹風氣置一詞。

    然後,從上次新加坡副總體評論臺灣人材政策,批評臺灣為失敗國家,忽然風勢一轉,大家又開始擔憂肥貓不來了。以前擔憂的貧富差距問題,政府雇員薪資過高問題,忽然不見了,變成政治不正確了。然後,大家一股腦兒的討論,該怎樣鬆綁政府薪資架構,怎樣給優秀人材方便,讓他們可以高高興興來臺灣當肥貓。這其中還包含許多政府官吏(管中閩、朱敬一)、加上許多名嘴,都忽然改口。而這次臺灣名嘴、官員提出的彈性調整高端人材薪資方案,其實也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於是臺灣的各種政策,就像牆頭草一樣,忽然吹東風,忽然吹西風,
然後一下刮颱風?

   最後,愚弟要強調的是,臺灣到處都是人材,不只是在高科技研發、管理方面,土木裝潢師傅、汽車修理師傅、到夜市的廚師,都是可貴的人材。臺灣的問題是,我們願意給所有這些人材,一個適當的尊重,物質的回報嗎?如果只把薪資問題,集中在高科技研發、管理人材方面,那真是見樹不見林,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看倌們,臺灣整體社會文化,是不是已經準備接受進步國家、高工業畫國家、已開發國家的,高薪資、高所得、高物價的環境?也就是我們在要求每年四萬元美金國民所得時,我們是否願意像瑞士、德國、瑞典這樣的先進國家,中午吃飯要三百台幣,吃個漢堡也要三百台幣,汽車一次加油也要三千台幣,然後一家三口的電費每月一萬元。我們願不願意給我們周邊的高水準的認真師傅,適當的報酬呢?我們願不願意尊重、實質報答周圍那些默默付出心力、提昇精神價值的人呢?

    如果我們願意,以臺灣人的聰明勤奮,就可以鼓勵各種人材、創意,然後讓臺灣慢慢進入高物價、高所得的先進國家之林。這樣,我們雖然午餐費、服務費、油電費都要增加不少,但我們也就買得起高昂的國際機票、進口汽車、進口鐘錶。

    各位看倌,這是國家發展的正道、王道。但是,台灣準備好了嗎?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iefay&aid=670046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Cacious
to Eric
2012/08/09 13:24
我覺得作者想說的是,如果我們不願意因為廚師的獨門醬汁、精選用料等等,付出100元買一小碗滷肉飯,我們就沒有資格怪自己只能拿22000的月薪。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2-08-10 13:41 回覆:

很抱歉,由於人在中國,沒有能夠即時回覆。

兄臺所言,深獲我心。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高薪
2012/08/09 11:20

就是高成本.  台灣有這能力負擔高成本嗎? 

台灣企業都賺微薄的利潤, 像宏達電可能利潤不錯.  其他都是靠低價在競爭,

因為沒有自己的品牌.  如果台灣企業像美國企業一樣, 淨利可以到40%-50%,

那自然可以負擔的起.  主要還是看企業獲利的能力.

現在低薪, 那企業賺了, 應多發些獎金, 活絡資金的流通.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2-08-10 13:40 回覆:

兄臺所言甚為有理!

因此,大家繼續砍低價格,砍到見骨,砍到大家都賠錢賠光光吧!

臺灣不給創意工作者適當的酬勞,一位在低價上求競爭力,現在已經無以為繼了。現在台灣的企業主,在這種不重視創意、人材的經營模式下,獲利能力的前景何在?連HTC這樣的公司,和Apple、三星一比,就被比下去了。

恥言獲利?單靠低價競爭,有用嗎?

現在台灣一定要變的,溫水煮青蛙,臺灣產業死光光是一變。臺灣改變追求低價的策略,從本土產業開始,重視各行各業的人材,不是只有高科技的白領人材,才是正道,王道。

臺灣要成為高所得的進步國家,是不可能只有白領階級的「人材」,可以享受高薪、高所得的。必須全民的視野都要提昇。


eric
.....
2012/08/09 11:11

請問台灣夜市賣魯肉飯的是那一間還是每一間賣10元?

應該不多吧.

15年前陽春麵20元  我2專出社會27000

15年後陽春麵45元  大學都還22000

這是市井小民貪魯肉飯10元造成的嘛?

 

 

 

 

王僧劍的頑石集(chiefay) 於 2012-08-10 13:33 回覆:

謝謝兄臺賜教。由於這幾天,愚弟到大陸訪問,因此回覆晚了些。

在台灣這個不斷追求低價,不斷要求政府控制物價,政客、名嘴也配合炒作,把漲價連動到政府無能的環境中,每個人都是很無辜。但是,每個人也都像是在泥巴灘理打滾的小豬。

大家都在追求低價、低品質的氛圍中,自得其樂,顧不得國際物價、競爭力飛漲。

還能怎樣呢?我們不斷要求同胞提供低廉物價,最後導致大家薪資都不能隨國際水準上漲。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