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6 23:27:44瀏覽1574|回應4|推薦10 | |
這幾天,各名嘴、立委對馬政府延攬張善政博士進入內閣,極力好評。而張博士願意為了國家科技產業發展,放棄Google亞太區基礎建設營運總監高薪職位,不但是男兒一展抱負、關懷天下的體現,也可見國家重視人材、積極為臺灣開拓新領域的苦心。 我前幾天聽邱毅在2100全民開講,評說這是內閣閣員中最好的一個選擇。今天下午,在陳文茜的廣播節目中,也聽他說這是最佳人選。還引證他與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先生談論,林百里也讚譽找對了人,讚譽張善政博士是專家。當然,大家都知道,林百里董事長已經投資雲端產業,伺服機技術,開墾了許多年,頗有成就。但是,我不知道,聽像邱毅、陳文茜這些萬事通的名嘴,討論科技決策的品質,有什麼意義? 好吧!我在這邊還有什麼好說呢?我想說的是,延攬張善政博士入閣,多多少少是反應了政府新瓶裝舊酒的心態,而不自知。這個新瓶,就是雲端科技這個又炫又酷的新名詞。而這個舊酒,其實就是台灣一直最拿手的硬體代工、硬體成本控管等基礎技術。而在國際上,ICT(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產業中。這其實是很合邏輯的一步,但不是有足夠前瞻性的一步。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先來看看ICT的技術,如果一層層往上建構。
而根據報載,張善政博士的主張如下:
從這些相關資料,我們大概可以推斷,張博士過去的專長、功績,還是在偏重臺灣的工業重心,也就是硬體產業方面。更詳細點說,是網路相關的基礎建設。而因為他在這方面的專長,他也被宏碁、Google延攬,進行雲端資料中心的硬體業務,包含了在台灣設立Google的資料中心。而這種資料中心,固然需要大量的硬體、網路頻寬、系統軟體,但是在ICT產業的層級架構中來看,其實只是當Google的倉庫。就好像是當DHL、Federal Express的亞洲貨物轉運中心而已。真正的利潤,是給Google賺走了,臺灣可能收一些電腦伺服機、網路硬體、還有倉儲管理費用。 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張善政入閣,表現出了馬政府拼經濟的企圖,但是很可能還是新瓶裝舊酒,缺乏前瞻性。而這也是臺灣的硬體代工業者,在硬體產業的利潤越來越微薄,已經到了毛三到四(諧音茅山道士)的地步,很自然而然想到的一個產業下一步。而馬英九會作這樣的決策,可能也是因為他的決策顧問,也是臺灣硬體產業的大老闆,缺乏真正軟體產業有國際視野的人士。而這恐怕也是陳文茜問林百里董事長意見時,林董事長大力稱讚此一人士任命的原因。因為,林百里董事長對他公司的未來規劃,也正好是在這個方向上。 那各位朋友可能會問,如果臺灣不走雲端硬體服務,應用軟體又該怎樣發展呢?這其實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臺灣的軟體產業發展了這麼多年,其實是沒有什麼像樣的國際競爭力產品、大公司出現。反觀過來,印度這幾年從軟體測試服務開始紮根,已經蔚為軟體出口大國了。因此,我們可以從歐美、印度的民族性,來看臺灣為何軟體發展一直失敗,但是硬體製造卻很成功。這其中可以由一段個人的經驗來看。 我們以前在世界各地碰到許多留學生。臺灣的留學生都喜歡找應用研究的領域論文題目,而且最好是很快就能開始寫程式的。但是,我們遇到了一些印度、歐美的研究生,他們在寫論文、寫程式之前,都喜歡花很長的時間,把問題想清楚。因此,臺灣的研究生寫程式都很強,但寫出來的東西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架構不太完整,有很多漏洞的軟體。但是歐美、印度研究生,花了很多時間構想,才落筆解出來的問題,或寫出來的程式,往往有更廣泛的考量、更周延的架構、更長久的生命延續力。 這可能是我們臺灣,在中華文化下,一向是輕視作白日夢的人,一向是鼓勵勤能補拙的人。因此,我們要是看到一個工程師,在那邊想了好幾天,一行程式碼都沒有寫出來,那公司老闆大概會覺得這個人很沒有效率。 當然,話又說回來,如張善政博士這樣優秀的人中龍鳳,其眼光也許是愚弟無法揣度的。我們還是很期待,他不只為臺灣的硬體產業,跨出了邏輯上的一步,更能為臺灣軟體產業做出國際化、耀眼的成績。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