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3 20:06:35瀏覽1615|回應0|推薦25 | |
看《國殤》的省思 十多年前,香港陽光衛視拍攝40集的《國殤》紀錄片,當年無暇觀賞。適逢抗戰勝利70年,有朋友傳來全集,於是花一個月時間觀看完畢,感想只能用「悲壯」二字來形容。 這部紀錄片從鴉片戰爭說起,歷經甲午戰爭、一戰、918事件,128淞滬戰役,到全面抗戰,超過一百年。紀錄片開宗明義就說:由於祖先不爭氣,讓後代子孫淪落人間煉獄,終於犧牲千萬軍民同胞,贏得最後勝利,也為中華民族的浴火重生,設下「停損點」。今日,中國能夠傲視全球,成為舉足輕重的國家,那場戰爭的勝利是個關鍵,而領導抗戰勝利的蔣介石先生,更是關鍵中的關鍵。 當兩岸爭當抗戰中流砥柱時,本人試著探討:日本為什麼要發動那場兩敗俱傷的戰爭?又要如何避免戰爭的再生?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國力日盛,當時對外擴張的論調,響徹雲霄。同一時期,滿清政府正處於內憂外患的時刻,於是日本藉機發動甲午戰爭,最後得到清廷的割地賠款,也給了野心家對外侵略的誘因;十年後,又打敗了俄國,大大增加了大和民族的優越感,馴至自詡為「世界第一勇」。其實,以當時日本國力發動局部戰爭,尚有勝算;但要發動全面戰爭,不免有「人心不足蛇吞象」之譏,又去招惹美國,可謂愚不可及。 日本的狂妄自大,表現在「蘆溝橋事件」之後,陸相杉山元提出「三月亡華」論調,惟在上海就打了三個月,遑論其他戰事。此外,首相近衛文麿更誇言:「嚴懲暴戾支那,直到屈膝求饒為止。」只是,沒想到中國人憑著血肉之軀,採取「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誓死抵抗到底;在這種地廣人眾的情況下,再多的日本軍隊、再先進的武器,也只能占領點與線,而無法全面占領,終至拖垮一心想速戰速決的日本。 幾次與日本友人談論「八年抗戰」時,得知當時日本人也不是沒有反對者;只是野心份子以「愛國」為名,輕易把反對者打成「非國民」,並慫恿激進份子對鴿派人物進行暴力攻擊,加上操弄媒體製造假象,最後讓野心份子日益囂張跋扈。等到敗象畢露,這才發現日本根本沒有發動全面戰爭的本錢,有羞恥心的人還以自殺謝罪,多數人依然苟延性命,至今未有懺悔之意。 有道是:「戰爭是人類最愚蠢的行為。」但要避免戰爭,絕不是口頭說說而已,而是要讓野心份子沒有得逞的機會,當有人用「仇恨」鼓動人心、當有人用「愛國」包裝不法時,都要提高警覺;否則,大家保持沈默的結果,讓自己無端捲入戰爭旋渦,屆時「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後悔也就無濟於事了。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