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5/08/10 20:50:18瀏覽3500|回應0|推薦19 | |
重讀郁離子鄭人學蓋 明朝劉伯溫的《郁離子》,是本人喜歡閱讀的書籍之一,書中運用許多寓言筆法,闡述人生哲學,不僅意蘊深遠,而且妙趣橫生。近日,重讀〈鄭人學蓋〉(註一)乙篇,略述心得,以饗網友。 讀小學時,與「立志」有關的作文,經常會寫:「人若不立志,就像海上的船沒有舵一樣,會迷失了方向...」;記得讀中學時,國文老師要我們把〈鄭人學蓋〉乙文,當作課外讀物,並且要提出心得報告。由於時值懵懂少年,缺乏社會經驗,所述心得,總離不開「人要立志」的範疇,不能像「鄭之鄙人」一樣見異思遷。 就業後,正值台灣起步之初,政府為了全力發展工商業,壓縮軍公教人員待遇。當時,本人雖已是薦任公務員,但月薪僅約計程車司機收入的七成而已。為了養家活口,生活充滿危機感,只好省吃儉用,絕不能陷入「寅吃卯糧」的困境;於是,郁離子所提:「旱斯具舟、熱斯具裘」,成為自勉勉人的名言。我一位同事說得更淺白,他說:「飽帶乾糧、晴帶傘」,足見當時周遭的人都有「憂患意識」,免得將來感慨「馮唐易老、時運不濟」。 所謂「風水輪流轉」,近年來台灣流失經濟優勢之後,工作與收入相對穩定的軍公教人員,成為人人稱羨的行業。想當年,公務員被揶揄為「吃袜飽、餓袜死」,若將女兒嫁給公務員,老丈人都感到不捨,深怕女兒也會跟著吃苦。如今,居然有人以考上公職,作為嫁女兒的條件,真可謂:「此一時、彼一時!」(註二) 郁離子說:「然老與少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藝事由己之學,雖失時在命,而不可盡謂非己也。」此語頗似《愛拚才會贏》歌詞中的「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回顧本人公務員一生,我有幸運的一面,也真的很努力過!
註一、〈鄭人學蓋〉全文如下: 鄭之鄙人學為蓋。三年,藝成而大旱,蓋無所用,乃棄而為桔橰。又三年,藝成而大雨,桔槹無所用,則又還為蓋焉。未幾而盜起,民盡改戎服,鮮有用蓋者,欲學為兵,則老矣。郁離子見而嗟之曰:「是殆類漢之老郎與?然老與少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藝事由己之學,雖失時在命,而不可盡謂非己也。故粵有善農者,鑿田以種稻,三年皆傷於澇。人謂之宜洩水以樹黍,弗對,而仍其舊。其年乃大旱,連三歲,計其穫則償所歉而贏也。故曰:『旱斯具舟,熱斯具裘。』天下之名言也。」 註二、參閱【公務經驗分享/想當公務員】乙文。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