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陽光布里斯本15:夢想與自然的櫥窗
2007/10/02 18:49:55瀏覽1320|回應0|推薦15

  在布里斯本流浪閒晃的日子裡,我時常漫無目的的到處亂走,看看周遭社區的寧靜與自然、道路旁井然有序又造型各異的建築物,尤其我喜歡看馬路邊的各色屋子,因為這兒每一戶人家的房子造型和顏色都不一樣。每棟房子最高不過兩層樓,斜角的屋頂鋪著各色屋瓦,牆壁漆著各種顏色,我還曾經看過整棟粉紅色的建築呢。在這裡散步壓馬路,看的不是都會的櫥窗,而是每戶人家特有的景致,這是融合人工與自然美景的櫥窗。

  除了鬧區、市中心的高樓大廈,布里斯本住宅區的房子普遍是二層樓的木造建築。每一戶人家不論一樓或二樓,門前有小花園、小草坪,而後院,想必是和我借住的地方一樣,有著可以乘涼的座椅、 BBQ 的場地和小型游泳池吧,或者,再加一座小花園。我想,多數人都會夢想著這樣的一個家吧? 不過,還是有不太習慣之處,這裡的人家的房間門都是沒有鎖的,一樓以招待客人的客廳、有電視的起居室、廚房等為主,二樓是臥房。不過因為是木造的,在二樓走動時,一樓都聽得到。住慣了鋼筋水泥大廈的我,覺得木造屋子不是很安全。不過,在沒地震颱風的澳洲,一般人家都是木造屋子呢。

  有次坐公車繞經另一個社區,忽然看到一棟漆著海藍和純白的木造低矮兩層樓屋子,我以為那是新屋,朋友告訴我那是昆士蘭的歷史建築,年代已久,是昆士蘭政府保護的「古蹟」,這種房子都比較迷你,而且一樓並不住人,雖然通風,但是全家人都擠住二樓呢。 早期好像一樓用來飼養牲畜,現在還有住人的一樓多成了停車場。(下圖一就是昆士蘭傳統建築;下圖二是我在布里斯本到處亂拍的房子。)

  造訪布里斯本,我先住在 Caridale, 是塊丘陵地,馬路與屋舍依勢建築,因此馬路也是起伏高低,開車或步行上得一個小丘,又是另一番下坡風景。如果站在高處,可以看到整片錯落有致的房子屋頂。無論從哪塊高處望去,只要看得到整片屋頂的,都是看起來整齊又漂亮的各種紅、灰、綠、藍等各色屋頂,看起來很乾淨、 舒服。

  我突然想到,我從台北市圖的文山分館往下望時,也是看到各種顏色的屋頂,但那是台灣都市特有的加蓋鐵皮屋頂,比起紅瓦,那真的是不怎麼好看的景觀。而我,也曾在台北市多處鐵皮屋下生活過,夏天時蒸籠般的熱氣四處竄流,冬天有著格外冷冽的溫度;雷雨天時,霹哩啪啦的斗大雨滴打在鐵皮屋頂上隆隆作響,電視機必須看到最大聲,而電話鈴響時,只能向對方大聲吼著,等雨停再聯絡……。想起我在台北居住的鐵皮屋蒸籠生涯……實在並不舒服哩。

  在布里斯本,有一次我看到一戶人家的房子頗為特別,拿起相機還沒對好焦,一聲大狼犬兇惡的叫聲,讓我嚇得還來不及定睛尋那犬聲,馬上拔腿快步遠離,雖然我知道這兒的狗不可能追來(都關在家裡面),但還是嚇好大一跳。其實,我是喜歡走路的,但在台北市我就不太敢走路出門,老是有流浪狗出沒,即使是有項圈的狗兒,狗主人也都不綁著任狗亂跑,自從小時候在林口曾經騎著腳踏車被狼犬咬住裙角拖下地後,我真的怕死狗了,連小狗都怕……又想起我的台北小窩了,但其實那是令我懷念的地方,這次到布里斯本不過一週,我就想家了。

  好一陣子,就這麼走來走去,到處閒晃。有時,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心想,大自然和人們的秩序是什麼?每個人是不是都該在自己的軌道上運行呢?那我此時必然是脫序的,此時此刻,我並不在我自己的軌道上。我納悶著,即使,我並不確定那一條軌道是屬於我自己的?或者,我的軌道在哪兒?我想,漂浮的塵埃,也終能找到落地的時候。我只好繼續浮沈等待著。在人聲鼎沸的台北,我是那個暫時得以逃脫的幸運兒,但是在此寧靜的世界裡,我的心卻正喧鬧著。我告訴自己,閒晃也是一種幸福。(寫於2007/1月)

下圖:搭公車時,從行駛中的公車的車窗玻璃往外拍到的昆士蘭傳統建築。   

Google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rrycore&aid=127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