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2/23 10:56:30瀏覽3059|回應2|推薦23 | |
那以後早餐都要吃稀飯,不要吃麵包!! 剛剛看完《白米不是炸彈》,對楊儒門比較了解了,雖然,看完很想轉手給應該看看的人,但他的怪異的文筆,語句轉折語意,不是一般的平順,我相信不是常看書的人,很難順利看得懂,而花腦筋思考字又不是那不是常看書的人可以順利進行的,是出版社印刻故意的嗎?保留原聲,不多修改,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才是沒被圖改過的原創,我是喜歡看這樣,比較貼近作者的心聲。 如果想要了解楊儒門做此事的心意和思緒,主要就在第六章〈我與前觀的對話〉: 之一: 我自己也不知道為何,但我知道人生要有希望,才有前進的動力,要有目標,生命才有意義,總之不管如何,心存良善,就無所畏懼。 之二: 有愛就要追,有夢就要圓,人生永遠也不知道何時會謝幕,顧慮東、顧慮西,時間都浪費掉了。丟臉又如何?被嘲笑又如何?至少曾經勇敢過,不然只會碎碎念,慢慢搓、慢慢磨,像個女人一樣。(雪梨情註︰最後那一句好像寫得不太好,對女生不好。不過這是小說寫法,是剛當兵後男生的想法,也說得過去。) 之三: 簡單來說,你永遠不知道明天要發生什麼,因為這就是人生。我追求的是心靈上的平靜,對任何事物抱持有能力就做,盡一切可能去完成,甚至付出生命爭取也在所不惜;無力協助的事,淡然以對,不去苛求。不是我殘忍或無情,畢竟我只是人,一個平凡人,不是上帝。 只能說楊儒門真是個怪角,他的怪,加上他的直,加上他的不平與正義感,感受到台灣施政對農民照顧的不好,應該是,從以前到現在,政黨輪替的鳥用也不大,重點可能不是津貼,重點應該是台灣農民應該可以耕作賺夠錢的配套施政,這點很重要。台灣難得還有農民可以還有蠻多的自出糧食蔬菜,自給民生,是全世界很多國家想望的,而且在未來原物料可能短缺的全球趨勢下,更重要。 沒有很多不必要的3C產品還可以活,買不起糧食就活不了。雖然我們小時候的生活經驗,知道白飯配醬油、稀飯加砂糖,也能活,比一些非洲難民還是好多了。 書籍簡介:「2003年11月23日起一年間,出身彰化農村的青年楊儒門,放置了十七件裝有白米的飲料盒爆裂物,貼上「炸彈、勿按,一不要進口稻米、二政府要照顧人民」紙條,表達對於台灣加入WTO後農民生計的關切。在他主動現身,並因違反槍炮彈藥刀械管制條例、公共危險罪等遭到起訴後,不斷有各界人士以各種形式聲援。2005年2月,作家吳音寧進入土城看守所內會見楊儒門,並鼓勵他透過書信寫下自己的故事;於是,一封封貼著五塊錢郵票的信封,從土城看守所的鐵窗內寄出。 書摘:白米不是炸彈| 苦勞網關於楊儒門:「1978年12月,出生在彰化二林的萬興,就讀萬興國小、萬興國中。秀水高工三年級時休學,住在二林舊趙甲,從事大理石按裝工作。十九歲,第一次摩托車環島。在馬祖東引當兵,軍種為陸軍兩棲偵搜營。退伍後,住彰化溪湖。繼續做大理石按裝的工作。」 原來他是彰化二林人,把白米炸彈的歷史意義上接到日據時代,時代真是不一樣了,抗議手法差真多。 維基百科︰「二林事件是一件蔗農因要求合理待遇與偏袒會社的日本警察的衝突事件。李應章醫師在彰化二林成立「二林蔗農組合」,舉辦農民講座,說明爭取蔗農權益。提出要求:決定收割日期、收割前先公佈收割價、肥料由蔗農自由選購、雙方共同協定收割價、甘蔗過磅時由雙方共同監視,被「林本源製糖會社」所拒絕,並請來日警干涉,大正14年(1925年)10月22日製糖會社強制採收甘蔗,二林地區蔗農群起反抗,與警方發生衝突,蔗農奪下日本巡察的配刀,只有9名警察輕傷。但事後警方藉機逮捕蔗農及文協成員,原本包括旁觀者在內不過200多人,後來竟逮捕400多人,25人被判刑。昭和2年(1927年)4月本案結案李應章醫師被判刑8個月。這個事件影響日後台灣的農民運動。」 所以,本書的推薦序,找上「二林蔗農事件」被推派為主其事者李應章先生的兒子李克世來寫,更加付予書的意義。 「林本源製糖會社」就是後來的板橋林家花園的先代啦!
彰縣/二林蔗農事件紀念碑鑑界 台灣農民運動濫觴 東森新聞 2005/07/12 記者蕭詩凱/二林報導 二林鎮公所網站:二林蔗農事件,其衝突發生重要描述一段︰ 「就在林本源製糖會社對二林蔗農組合所提出的要求迄未得結論之前,即於民國十四年(一九二五年)十月二十二日冒然強行收割該地區的甘蔗。農組的會員力對蔗農拒絕採收,以致發生會社派來的原料員、苦力三十餘人及警察七人跟蔗農一百餘人衝突行動。根據《台灣民報》的記載,是日會社原料主任矢島軍治見苦力們懾於組合員的聲勢而觀望不前時,便抓起一把鎌刀親自動手割蔗,一面喝令苦力跟他一齊割取,遠藤巡官偕六名警察一擁而上環繞矢島身邊。蔗農見警察未見公平的處理反袒護會社,於是大聲叫喊︰未發表價格不能採取甘蔗。遠藤巡官見狀立即拔出配刀並說割下去不要管他!接著大石、德富、小野、高木等巡查也相繼拔刀意欲鎮壓蔗農。在緊張情形下,蔗農中數位青年見大石、德富猶揮刀揚威,直奔兩人面前將手中的配刀搶下。蔗農見此情形知道闖下大禍,一聲呼喊各自逃離現場。北斗郡接獲報告立即名集大隊警察趕赴現場,但眾人已經散去。在這一場糾紛中矢島及六名警察各負輕傷,但是幾十位農民及組合員卻因此吃盡毒打。 十月二十三日,北斗郡名集警察百餘人,是夜馳赴二林、沙山兩庄,檢舉事件涉嫌者,共抓走九十三人。其中李應章於事件發生時正在沙山看病,而劉崧甫、詹奕侯一去竹塘、一去潭子,都不在現場,也被拘押於北斗郡警察課。會社方面,由該會社監察人許丙代表,把事件原因歸罪於文化協會的煽動,虛報有四、五百名「暴徒」。《台南新報》更表示︰「反抗警察就是反抗政府,反抗政府就是反對國家,有人說該適用〈匪徒刑罰令〉…」。在一片「輿論」的譴責暴徒聲中,九十三名被捕者飽受凌辱。其中路上厝養蠶場技手鄭佩因不堪拷問之苦,於拘押所中懸樑自殺,幸未遂。此時的二林庄如施戒嚴令,驛頭有警察站岡,沿街亦有警察立哨,這一帶農民坐立不安,人人自危。」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