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到人間的現場》,沉澱一下心緒與心思,唉,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的政治
2007/12/11 22:17:04瀏覽1238|回應0|推薦26

    《回到人間的現場》是鍾喬在民國七十九在時報出版的報導文學結集,此刻看這本書很好,沉澱一下心緒與心思,唉,想過去的歷史和現在的政治與社會民生。

從戒嚴的75年鹿港反杜邦建廠的抗爭運動,到解嚴後的78年李幸長先生成立「無住屋者團結組織」:825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代表至內政部拜會許水德部長,並要求制定房租管制,並邀請許部長前來參加826日夜宿活動。826日無住屋者團結組織,舉行忠孝東路數萬人夜宿活動,以理性而幽默的方式抗爭,該夜活動並有多方團體的聲援與支持。

    阿扁第二任總統的拼經濟無能,及親人親屬的貪污腐敗,讓那次投綠的選民鬱抑,讓投藍的氣憤難平,投綠不投藍的再來選票不知該如何找出路,投藍的盡量發聲,一吐怨氣,但對現況可以比評,對政黨觀感因素和政黨藉以攀附的歷史情緣,都沒有交集可討論。

    去年的台北街頭混亂後,阿扁一樣拼經濟無能,再加上近日拼選舉亂講話,藍色的朋友說到還不如回到威權時代,嚇我一跳,前此貼一文反說,政治語言太直接,放在udn不好,徹了,當我不會這麼說的時候,可能投藍投綠的民眾對話空間才比較有。

    可能,20多年前的事,時間太久,讓一些人在厭惡台灣現總統下,懷舊起念威權時代,但對我這高中還經歷戒嚴時代要黨政軍一體愚民的人來說,不能擺脫過去戒嚴威權色彩的政黨,我投不下去,好在我碰到解嚴,在戒嚴時代要當兵的時代,對我來說充滿了生命恐懼,以我對高中教官這無以接受的管理,記到兩大過兩小過,到軍中我不入國民黨,我又不喜歡國民黨,為什麼要受迫入黨,能怎樣嗎?!

    當阿扁總統拼選舉穩住基本盤口語靠向深綠,而國民黨不也是拼選舉穩住基本盤言行不敢得罪深藍,我當然認為紀念獨裁暴君的「大中至正」該換牌,SNG電視媒體和政黨一樣只讓我們看到都是為了拼選舉穩住基本盤的一場深綠深藍政黨的交叉衝突。

    最鬱抑的都是沒一定要投某政黨的選民。 最沒用的是SNG電視媒體。 

    藍色的朋友說到還不如回到威權時代的總統,嚇我一跳,看這本《回到人間的現場》,回憶一下當初威權時代留下多少社會民生問題,需要靠人民不得已的上街抗爭,現在另一黨執政的無能,不見得可以美好化以前威權獨裁的政黨,更不能再美化獨裁暴君蔣中正。

    從我高中時代後,對新聞都會關注的,至少標題事件我都有記住,雖然那時在林森北路混10年前就早已不存在的地下舞廳。而我直到近3年來才不買報紙看,我看了以前是兩大報,現在卻不想買的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看了十幾年。   

    《回到人間的現場》很多文章應該是鍾喬在當《人間》雜誌的主編所寫的報導文學,之後他去了會令人懷念的自立報系,現在,應該很多人知道他用了個《差事劇團》,有演出時就去捧場吧,他是好樣的人。 

    《人間》雜誌1989停刊時,大學學長還找我去幫忙搬家,回饋就是有庫存的雜誌各拿一本,我拿了近一套,之後不存的,在後來特買的場合都買齊了。他們還有出版社,更還有著一個人間學社網站可以去看http://www.ren-jian.com/%2801%29RJBC/01/01-01-01.html裡面精彩文章很多,雖然看一看就是統派的立場,但統派立場ok啊,比拼政治選票的深藍政客好太多了。 

    在中華民國國史館網頁上,關於「解嚴」的說明︰

民國38年(1949)夏,國共和談破裂,共軍渡江南犯,5月19日臺灣省警備總司令部為「確保臺灣之安定,俾能有助於戡亂工作的最後成功」,於是布告自20日起全台戒嚴。
  戒嚴法限制了憲法所保障的人身自由、居住遷徙自由、意見自由、秘密通訊自由及集會結社自由等,對於犯罪者除加重處罰外,亦使非軍人受軍法審判。
  戒嚴令久行而未解,影響民主憲政的發展以及國際社會對臺灣人權的評估,而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遷、人權法治思想的普及,戒嚴體制已無法應付現實情況所需,不得不另行更張,因此政府當局遂有解嚴之議。
  解嚴政策的制訂是國家最高當局的決定,民國74年(1985),經國先生已開始思考解嚴,民國75年(1986)3月交付國民黨十二屆三中全會研議相關政策,10月15日決議通過結束長達近四十年的戒嚴統治,而由行政院送請立法院研議通過。蔣經國先生於民國76年(1987)7月14日明令宣布:臺灣地區自15日零時起解嚴,開放黨禁,報禁。解嚴的同時,「動員戡亂時期國家安全法」開始生效;行政院並公告廢止三十種與戒嚴法相關的法規。
解嚴三大實質的意義:

軍事管制範圍的減縮與普通行政機關職權的擴張; 

人民權利的大幅增進,例如從事政治活動的權力將以法律保障並促成; 

行政必須依據法律,各主管機關的行政裁量權不再如戒嚴時期的廣泛及有彈性,必須以平常的法律為依據,使一般人民或民意機關更能發揮督促或監督的功能。 

解嚴對於國家社會造成莫大的影響,其中首先衝擊國內政情的,一為開放報禁;二為開放黨禁。 

開放報禁
  解嚴後,國內出版業與傳播業不再像戒嚴時期受到政府嚴厲的管制,因此在數量上或內容上均大有改觀。
  報禁開放前,臺灣的中文報紙有二十九家,民國77年(1988)元旦起,政府開放報紙登記與張數,長達三十餘年的報禁全部開放,頓時各家新報紙如同雨後春筍般百家爭鳴,也使得新聞報導上更多樣化,逐漸形成多元化的言論。
     開放黨禁
  臺灣地區在解嚴前組黨活動受到戡亂體制和軍事戒嚴的限制,形成國民黨一黨獨大的局面。解除戒嚴後,戒嚴法第十一條中戒嚴地區之最高司令官有權「停止集會結社及遊行請願」的規定也隨之解除,黨禁因而失去效力,政黨政治才獲得萌芽成長的機會。
 

妳也可以上網看看第一次無殼蝸牛運動大事紀http://bbs.nsysu.edu.tw/txtVersion/treasure/tmm/M.915390111.A/M.931778036.A/M.935130818.A/M.935350037.A.html:「第一次無住屋運動起因

民國76年國產局標售華航附近土地創下當時天價,引發了台灣嚴重的房價狂飆期,當時民眾在所得並無明顯提高,但房價卻在短期內高速上漲,民眾在此房價飆漲狀態下,產生預期房價高漲心態,明顯感受到不安,因此,社會不滿情緒高漲,產生了第一次無住屋運動。

    當時全台房價一陣狂飆,二年內飆漲二倍,以台北市為例,房價在民國78、79年二年內,上漲為民國77年之三倍之多,民國77年時可以買一層房子的錢,在79年時可能只能買到一、二間廁所。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glee&aid=144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