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9/15 18:51:56瀏覽504|回應2|推薦7 | |
記得很小的時候,那時候是民國68年,高雄搞個美麗島事件,這對於當時的黨外來說,是一個大事件;對於當時的黨國政府來說,是一件很頭大的問題;對於像我這樣什麼概念都沒有的小孩子來說,唯一有的是搞不清楚狀況。 當時的政府,統一的說法是「叛亂犯施匪明德」帶頭搞暴動,打傷第一線「打不還口,罵不還手」的軍警人員,之後,施明德四處流亡,被捕時已經是被張溫鷹搞到嚴重的整形失敗。 我相信,當年的黨外份子到現在的泛綠支持者,還是堅持,這就是「被國民黨政府洗腦的結果」。 是這樣的嗎?「洗腦」,很制式的說法。相當輕視人,尤其是輕視人的醒思與反思的能力。 對於「美麗島大審」這個黨外大事件,沒有太多印象。我唯一記憶鮮明的是,小學校刊裡頭,有學生的作品說:「施明德是一個大惡魔,他邪惡的嘴臉,帶領著很多的暴徒打傷了我們善良無辜的軍警,這些軍警打不還口罵不還手,就任憑施明德這個大惡魔荼毒。」 我不知道當年寫這篇文章的小學生到哪裡去了。不過,這篇文章不是我寫的,老子當時對於施匪明德並沒有什麼概念,有關施匪明德的一切都是「聽人家說的」。 就這樣,等到再聽到施匪明德的消息,已經是施明德被關在綠島,絕食到快要死掉的事情了。 等到蔣經國掛了以後,當年的叛亂犯施匪明德出獄,變成在野第一大黨的主席,每天就綁個蝴蝶結到處哈拉要找人喝大和解咖啡,在那時候有人稱呼他是「台灣曼德拉」,只因為他坐了不少政治牢,相對的,被關過幾年的李敖跟柏楊,就沒有這樣的外號。 此一時彼一時,不是嗎? 當時的施明德也被對號入座到「北港香爐人人插」這部小說,也有人認為他對女人的不主動、不負責、不拒絕「三不政策」是浪漫的,積極為他辯解。 而現在,只因為他站出來比出大拇指向下的動作向陳總統示威,於是「台灣曼德拉」當年的求饒信也拿出來了,他的前妻陳麗珠與艾琳達也站出來認為他是被國民黨利用了。 歷史總是這樣的荒謬與諷刺。 在那個還是「快樂希望」陳市長的年代裡,我在一個政治受難圖騰象徵的地標旁邊的紀念館裡工作。 有超過半年的時間,我每天看著許多人提供的物品,這都是當年參加過美麗島遊行與美麗島大審的人提供的私人物品。 唯一讓我最有印象的就是一件「施匪明德」當時在綠島絕食所使用過的「灌食器」。 我常常在那個灌食器之前想像當年在綠島的場景,也許你很難想像,一個這麼大的人,在黑牢裡面被打到牙齒都飛了,想要絕食,除了要忍受基本的飢餓痛苦以外,更要忍受更多大漢把你架住,像你抓住白文鳥一樣在你嘴巴塞進灌食器灌進一堆不知道是啥東西的失去尊嚴。 那支有名的美麗島受難者灌食器,正擺在眼前的玻璃展覽櫃,用個錦盒慎重的盛裝起來。 沒有人知道這支灌食器未來會被當成寶一樣的供在這裡,當然,我們也不知道我們的命運會走到哪裡?就像現在沒有人再提到當年很有象徵意義的灌食器。 當我看到站在台上的國小學生念著自創的倒扁打油詩,或者是三歲孩童背頌大學說是要教導陳總統作人的道理。會讓我想到那個年代的事情,就像大家也不知道「叛亂犯施匪明德」到底幹了什麼好事,但是,只要小孩夜啼,一講到青面獠牙的施明德,你就會看到小孩子乖乖的。 在這個時候,阿扁的成就堪稱「罄竹難書」,沒事情跑上去罵罵阿扁,大家都會覺得理所當然,可是,阿扁到底爛到什麼流膿生瘡的地步,大概就是假發票之類的弊案,或是執政六年因為愛搞政黨惡鬥,所以國家政事空轉,這好像也是民主國家的常態,就因為這樣要把他轟下台,好像也勉強說的過去,至少,在司法檢察官還沒有起訴他之前,在法理上還是得尊重一下這個國家不太像話的憲法。 只是這些連很多大人都搞不太清楚(包括我在內)的複雜問題,一搬到凱達格蘭大道,「反貪腐」的聲音變的很微弱,「嗆扁下台」的聲音倒是蓋過一切。 我的疑問只有一個,當我們把「阿扁」妖魔化之後,阿扁也如你我所願的下台了,世界是不是就這樣變的國泰民安,股市就狂飆到萬點,台灣經濟又重回亞洲四小龍之首,教育的城鄉差距也消失了,很多小朋友的營養午餐也不用擔心了,社會的貧富差距也縮小了…… 這個世界真的是我們想像的簡單嗎?只要阿扁下台就能解決眼前弊病叢生的社會結構問題? 小時候,我們都不想當壞人,也相信故事書的超人會拯救世界,現在孩子眼裡的阿扁壞人,當年會不會也有他想做個好人的願望呢?有沒有人知道,現在站在台上朗誦打油詩跟背誦大學的孩子,以後會不會向那支灌食器一樣的今非昨是或者昨非今是?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