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2/21 23:58:41瀏覽1029|回應2|推薦31 | |
前兩天,去高師大翻幾篇期刊論文,順便翻翻報紙,發現很有趣的現象,有一家報社全版討論日本的道德教育,有一家報社大篇幅報導小學生拾金不昧,還有一家報社報導國中生偷手機效法華盛頓精神。 我之前說過,張榮發辦道德月刊的道德重整,代表的意涵是「反者,道之動」的道德真正淪喪。 我個人是比較傾向解釋為,台灣人還有「恥感」,還沒到達道德淪喪的境界,只不過道德這種東西,真的是完全寄望於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至於現在的成人喔!說句不客氣的話,道德對於現在的成人來說,祇是打嘴炮而已。 這樣講是滿不堪的,也很難聽,不過,這真的是事實啊! 說句不客氣的話,一堆人罵陳阿扁如何爛,雖然是事實啦!不過,不要一邊罵,一邊牽狗散步,狗屎拉滿地,當作沒事閃人,這種行為不見得比陳阿扁高尚到哪去,要是再辯解:「你看陳阿扁貪污多少錢,哪能跟他比!」是啊!陳阿扁頂多只是跟國務機要費有剪不斷理還亂的複雜關係,是很沒道德,不過,狗沒唸書,不知道隨地大小便是錯的,當主人的不幫忙收拾,還拿陳阿扁這種人來當藉口,這種轉移焦點的口吻,跟陳阿扁在行為與道德的本質根本就是毫無差異的。 打開報紙,最常看到的就是一堆投書客寫八股文,老是說,政客是「風俗厚薄,繫於繫於一二人心之所向」,不過,我一直是很懷疑這種論調。 換個角度來看,日本先有道德月刊,張榮發引進這種東西,現在日本有意配置「道德教師」,台灣也想玩一下,特別是有人不認為教育部說:「品德教育全部融入各學習領域」是正確的,所以,有社會輿論的聲音認為台灣非常有必要學日本也來「道德教師」一下。 這也暴露了台灣什麼事情都是「老師上課沒有教」的怠惰,什麼都把責任推給了三字經說的「教不嚴,師之惰」,反正,學生沒道德,一定是老師上課沒有教,那父母都不用負擔「養不教」的責任嗎? 基本上,教育部說「品德教育全部融入各學習領域」,大家可以不相信這種鬼話,但是,多上幾堂道德課程,大家就不會把道德當成「知識」,道德考試只要考一百,台灣的社會就不會混亂,你相信嗎? 起碼,很多政客已經為我們作過錯誤的示範,這些人小時候都上過「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為何如今的言行卻令人感到不齒的怪異現象,你還會相信,現在學校多塞兩個道德教師,就能提振道德風氣的鬼話嗎? 社會輿論出現「沒有道德教師」不行的聲浪,難道我們的社會變成,如果沒有道德老師在課堂上講生活與倫理、公民與道德,便會落入不成公民、喪失道德、缺乏倫理的生活嗎? 許多負面公眾人物,已經印證教條化的道德教育已然失敗的事實,但這並不意味著這個社會不需要「道德教育」,不過,台灣當前最需要的並不是專責的道德課程與道德教學時數,而是需要如何將「風俗厚薄繫於一二人心之所向」的道德責任攬在每個人的身上,特別是近來中小學生表現出「拾金不昧」與「知恥近乎勇」的道德行為,這才能落實真正的道德教育是「從生活中去學習」,而「由生活中落實」,否則,道德只是課堂上的教條與分數,一但脫離教室,道德變拋諸腦後,那麼,我們會需要多少的道德教育時數才能讓社會「向上提昇」? 所以,有人認為政客要負擔「風俗厚薄繫於一二人心之所向」的絕對責任,講的是很義正辭嚴,不過,卻是非常不負責任的態度,畢竟,道德不是某一個人要負擔的責任,而是這個社會的每一份子都要作的事情,如果只是怪罪某一個人,而自己也不怎麼道德,這樣的社會還有救嗎? 多想想新聞版面報導的這些國中生和小學生吧!他們沒有道德教師也可以這麼有道德,而成人還要品德教育的提倡,還有「風俗厚薄繫於一二人心之所向」的絕對道德責任歸咎在他人身上,這樣才能讓成人們深切反省卻未必能實踐道德這回事,這是多麼的可恥,比之中小學生還不如啊!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