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奈良隨筆
2022/07/06 00:05:00瀏覽12498|回應5|推薦125

十二月上旬的初冬時節,在奈良市中心,我們經過奈良公園,公園幾棵楓紅,艶麗如火,在暖暖冬陽照耀下閃閃發亮,一旁是往春日大社的指示牌,我們的目標是東大寺,一路上不時可以看到鹿悠閒地在街上逛著,也看到不少遊客餵食鹿,奈良公園附近野放的鹿,是奈良的一大特色,不小心還會被在街上到處閒逛的鹿撞到。

 

東大寺由奈良時代(710-794,唐中宗景龍四年-唐德宗貞元十年)聖武天皇在西元728年所建,因在當時首都平城京(奈良)之東而得名,是佛教華嚴宗的大本山(總寺院),也是日本各地國分寺的總寺院,南都七大寺之一,所謂南都是指奈良,日本於794年遷都平安京(京都),稱為平安時代(794-1192,唐德宗貞元十年-南宋光宗紹熙三年),奈良在京都之南,故稱南都,東大寺在1998年以「古都奈良文化財」的一部分,被核准為世界文化遺產,東大寺大佛殿正面寛57公尺,深50公尺,是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之一;東大寺也是一代高僧,由中土東渡日本的鑑真大師,西元754年由當時的孝謙女天皇,任命為該寺大僧都,統領日本佛教事務,並為日本的聖武太上皇、光明皇太后,孝謙天皇及皇族、高級官員共500人傳授菩薩戒的寺院,之後鑑真更創建唐昭提寺,日本僧人受戒前必須前往該寺學習,被視為佛教徒的最高學府。

 

鑑真(688-763,武后垂拱四年-唐代宗廣德元年),俗姓淳于,揚州江陽縣人,除佛經之外,在建築、繪畫,尤其是醫學方面,都具有相當的造詣,733年成為揚州大明寺方丈,是江淮地區的佛教領袖,時人譽其「江淮之間,獨為化主」,受日本遣唐使力邀,懇請鑒真東渡日本傳授真正的佛教;鑑真應允,742年(唐玄宗天寶元年),首次東渡,因故不成,然鑑真一諾千金,矢志東渡,不屈不撓,前五次均告失敗,第五次時還因突發眼疾,導致失明,第六次終於成功,在西元753年底,抵達日本薩摩,即現在鹿兒島,當時鑑真已65歲。

 

鑑真大師赴日,是當時日本矚目的大事,連天皇都高度參與其中,鑑真不僅帶去佛經,還促進了中華文化向日本的流傳,在佛教、醫藥、書法等方面,對日本都有深遠的影響;隋唐兩朝,中華文化、政治、經濟備受日本推崇,日本先後派遣使節及大批留學生、僧人等來華求學;隋朝38年間(581-619),五批「遣隋使」先後來到中土,唐朝西元630(唐太宗貞觀四年),至894年(唐昭宗乾寧元年)二百多年間,再派20批「遣唐使」,每批人數多達五、六百人,其盛況可想而知,而且停留時間不只數日或數月,而是數年,甚至數十年,將每件事的技術及精隨了解透徹,俾便全數移植,全盤模仿,平安時代國都平安京的街道及建築,就是模仿大唐京城長安;之後近一千年,日本一直受中華文化的影響,文字也源於中國的象形文字,平安朝之後,日本進入武家政治,連續鎌倉(1192-1333)、室町(1336-1573)及江戶 (1603-1868)三朝幕府,長達676年,幕府將軍掌握實權,簡單的說就是武人當家,挾天皇以令諸侯,但基本中華文化仍是日本社會的主流,社會菁英的漢文能力,都到可以賦詩的造詣。

 

15-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方海洋強權,探險全球各地,發現很多先前未知的土地,巧取豪奪,獲得大量財富,國力日強;19世紀中葉,西方列強憑藉船堅炮利,相繼打開中國和日本的大門,中國的清廷和日本幕府都受了不少難堪和屈辱,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兩國也都見識了西方列強的蠻橫和軟土深堀:但日本對新文化較容易接受,善於學習,正如一千年前他們的祖先對大唐文化的孺慕和模仿,當發現強勢的歐洲文明,中國如大船轉彎,走得踉踉蹌蹌,在「華夷之辯」,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間掙扎,日本卻身手靈活,趁著1868年「明治維新」的巨大政治變革,很快的轉向「脫亞入歐」和「全盤歐化」。

 

1885年福澤諭吉發表「脫亞論」,1896年學者竹越與三郎著「二千五百年」一書,更以歐洲文明的嫡系自居;「明治維新」後日本國力確實蒸蒸日上,也開始師法西方列強,野心勃勃,亟思以武力擴大領土,攫取利益,1894年的清日甲午戰爭,一舉扳倒清廷,獲得清廷其國家預算四倍多的巨額賠償,及割讓台灣和東北,並用這筆賠償金,建立財政金本位,加速其內部工業化,升格京都帝大等;日本食髓知味,接連的1904年日俄戰爭,及1918年一戰,二十多年內連續的三場軍事勝利,造成軍人驕縱,勢力無限膨脹,成為難以駕馭的「軍國主義」,野心愈來愈大,日本開始以近鄰,曾為其長期孺慕對象的中國為目標,1937年刻意挑起盧溝橋事件,隨著二戰歐洲戰火點燃,偷襲美國珍珠港,德日義合組軸心國,接著又以大東亞共榮圈為由,進兵東南亞;初期的順利,一時讓日本躊躇滿志,四顧茫茫,但隨著戰線擴大,漸顧此失彼,終至全面崩潰,東京慘遭無情轟炸,挨了兩顆原子彈,只能無條件投降,還差點亡國。

 

中國人的韌性,同是黃種人,日本人也不缺,二戰後東京滿目瘡痍,但趁著1950年的韓戰,沒幾年很快又站了起來,更在1964年主辦東京奥運,帶動經濟快速起飛,二戰投降34年後的1979年,就成美國學者傅高義筆下的日本第一,又是一尾活龍;中國的國民政府,雖說嬴得最後勝利,但百廢待舉,步履蹣跚,內戰又起,終致大陸變色,1949年黯然退到台灣,兩岸隔海分治,反而沒有戰敗國日本的幸運;1970年代台灣才拼出亞洲四小龍格局,大陸歷經40多年的踉蹌,也在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確立改革開放政策,之後中國這頭19世紀初葉拿破崙口中的睡獅,似開始醒過來,往前大步邁進,近30年後的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GDP)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學家紛紛預測,大陸在十年內會超越美國,成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西元八、九世紀,日本大幅度模仿大唐,到19世紀整個轉向,全盤歐化,20世紀中葉後,又轉向唯美國馬首是瞻,轉向時間越來越短,日本這個善於向世界首強學習的民族,再下來會如何走,回頭? 向左? 向右? 或許只能待歷史給世人答案。

▲▼暮秋初冬時節,奈良公園的楓紅,艶麗似火,秋意濃濃(上),我們沿著街道往前走,前往東大寺,往右邊是前往春日大社的參道(下),春日大社是全日本一千多所春日神社的總本社,1998年和東大寺同時以古都奈良的文化財,核准為世界文化遺產。

▲東大寺的大佛殿,也稱金堂,現在建築寛57公尺,深50公尺,高49公尺,是江戶時代中期的1709年重建,但只是西元748年完成,原來建築的三分之二。

▲大佛殿內的大佛像,稱盧舍那佛像,大佛高14.98公尺,重約五百噸,最早的大佛是西元758年完成,但現在的手及頭分別是安土桃山及江戶時代重鑄的,左側稍小的是虛空藏菩薩坐像。

▲大佛殿近拍,可見建築的精細木工,正面走道的金銅八角燈籠,也屬日本的國寶。

▲▼南大門擁擠的參訪人潮(上),南大門也屬國寶,門楣上扁額上有「大華嚴寺」字樣,因東大寺也是日本佛教華嚴宗的大本山,東大寺是日本中小學生必須參觀的文化財產(下)。

▲南大門前面的鏡池,水中倒影映照紅豔似火,耀眼金黃的秋葉,秋意濃濃。

▲唐昭提寺的四棟建築,金堂(左前)、講堂(左後)、鼓樓(中)和禮堂(右),唐昭提寺是鑒真以天皇賜予的宅邸改建而成,也是當時日本佛教的最高學府。(摘自Wikipedia

▲唐昭提寺金堂正面,建築是仿唐朝建築,是研究盛唐建築的重要參考範例。(摘自Wikipedia

▲▼鹿儼然已成為奈良的象徵(上),但事實上只在奈良公園,春日大社、東大寺附近有,並不是整個奈良都有;傳說鹿是神的侍從,自古鹿在奈良受到保護,鹿以吃青草為主,但奈良的鹿大概被遊客餵食鹿餅餵得飽飽(下),鹿餅以小麥粉和米糠為原料。

▲鑑真日本上陸的坊津秋妻屋浦,現在鹿兒島縣南蕯摩市坊津町;坊津是當時一個繁華的港口。(摘自Wikipedia

▲畫家邨田丹陵所繪的「大政奉還」圖,所謂大政奉還是指1867年,江戶幕府第15代將軍德慶喜,主動把政權交還天皇,成立以德川家為中心的新政府,但實際上仍然掌握政治實權,討幕派對這樣的內容有異議,決定宣告廢止江戶幕府,成立明治新政府的「王政復古」,從而引發戊辰戰爭。(摘自Wikipedia

▲戊辰戰爭(1868-1869)是明治新政府擊敗江戶幕府勢力的一系列內戰,1868年為中國天干地支年表的戊辰年,故取此名,主要戰役先後有鳥羽伏見之戰、會津戰爭及箱館戰爭。

福澤諭吉是日本1984年版,現在仍流通,幣值最大的一萬元日幣紙鈔正面上的圖像;1885年福澤諭古提出的「脫亞論」,是明治維新後日本脫亞入歐,全盤歐化的理論基礎,對日本影響甚大睦仁天皇以「易經」中的「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取明治為年號,維新則來自「詩經大雅·文王」的「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日本天皇的年號一向取自中國古書籍,直到2021年繼位的德仁天皇,他的年號令和是取自奈良時代的日本古籍,「萬葉集」中的「初春令月,氣淑風和」(摘自Wikipedia

▲日本下關市的春帆樓,是1895年清日甲午戰爭後,馬關條約談判及簽署地點,日本攫取甚大利益,也是讓很多華人心有戚戚焉的地方,但原建築已在二戰時毀於空襲,現在所見是1985年重建,前面是建於1937年的「清日議和紀念館」。(摘自Wikipedia

1904年的日俄戰爭,是日本人進入列強之林的關鍵戰役,打嬴這場戰爭有重大貢獻的三位將領,陸軍的兒玉源太郎、乃木希典,和海軍的東鄉平八郎,都被日本人奉為戰神,各自有專門神社祀;上圖自左上起順時針,分別是神奈川縣橫須賀市三笠公園的三笠艦,是日俄戰爭時,日本聯合艦隊的旗艦,東京都澀谷區神宮前的東鄉神社,神奈川縣藤澤市江之島的兒玉神社,東京都港區赤坂的乃木神社

▲儘管明治維新後日本脫亞入歐,全盤歐化,但社會菁英的漢文,仍有相當的能力;上圖是日本兩個軍神賦詩的墨跡;兒玉源太郎的「唯覺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墨跡(右,摘自Wikipedia),藤園是兒玉號,和乃木神社所展示乃木希典的墨跡(左)。

194592日上午九時許,日本代表團共11人,由代表政府及天皇的外務大臣重光葵,和代表軍方的陸軍總參謀長及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率領,抵達停泊在東京灣的美國戰艦密蘇里號(USS Missouri),準備參加受降典禮,並簽署「降伏文書」。 (摘自Wikipedia

▲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的日本投降典禮,日本外務大臣重光葵,代表日本政府及天皇簽署「降伏文書」,一旁協助重光葵的是代表團成員的加瀬俊一,另一人在旁注視的是美軍中將薩瑟蘭(Richard Sutherland),他是二戰太平洋戰區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的參謀長。(摘自Wikipedia

▲美國戰艦密蘇里號上的日本投降典禮,在二戰太平洋戰區統帥麥克阿瑟將軍,及美軍中將薩瑟蘭的注視下,日本陸軍參謀長及關東軍總司令梅津美治郎代表軍方簽署「降伏文書」。(摘自Wikipedia

▲櫻花是日本的國花,日本人熱愛櫻花,一般說法是櫻花跟日本民族性格類似,櫻花花期短,只有7-10天,短暫但燦爛,冷豔而高貴,彷彿將蓄積一整年的生命力,在短暫時間內綻放,與日本武士道,寧願短暫,但求燦爛的精神境界有些神似,這種民族性格,是否跟日本歷史上幾次的轉彎相關?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175228213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黑幫哪裡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23 19:14
您這篇仍然華麗登場,賜給超高規格的禮遇。👏👏👏
奈良的妙處,在於遐想的浪漫,也在於人口稀疏,古代迷路的懸疑。🌴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30 20:45 回覆:
謝謝爵士賞文及美言。

奈良是奈良時代的帝都,雖目前王氣已褪盡,但從很多奈良時代遺留的寺院,不難窺出當年帝都的輝煌,及大唐文化對日本的巨大影響。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大幅轉向,脱亞入歐,二戰之後,日本再度轉向,以美國馬首是瞻,說日本是善於向當時世界第一強學習民族,應是雖不中亦不遠矣。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22 09:53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27 18:40 回覆: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27 18:45 回覆:
謝謝終南山大哥賞文,附上大佛像旁虛空藏菩薩坐像。

終南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22 09:53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27 18:46 回覆:
謝謝終南山大哥賞文。

我是google迷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22 09:25
我也有特地去唐昭提寺參拜。遇刺紀念碑是個奇怪的產物。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23 16:56 回覆:
謝謝Google 迷賞文。
刺殺事件,固屬不幸,但也是當代及後世之警惕;所附照片是日本大津市府在「大津事件」現場所立紀念碑,「此附近露國皇太子遭難之地」,並說明事件之影響,日文露西亞即俄羅斯;1891年,俄羅斯王儲至日本訪問,在京都附近的大津被刺殺,所幸俄羅斯王儲躲過一劫,但引發日本社會不少討論,史稱「大津事件」。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23 16:59 回覆:


中子(東籬居士)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22/07/10 19:41

奈良之旅除了奈良公園、馴鹿等淳樸的印象,往後恐將增加一個安倍晉三遇刺事件的話題了。

Charles Lin (charleslin9863) 於 2022-07-12 11:16 回覆:
謝謝中子兄賞文。

安倍遇刺,實屬不幸,或許奈良未來會有一「安倍遇刺處」紀念碑,該處也很可能成為熱門景點。

1990年前後,我常去Dallas,Texas公出,那時我服務公司的總部所在,那也是美國前總統甘迺迪被暗殺的城市,後來也蓋了紀念碑,成為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