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翻轉的城市
2009/09/21 02:36:52瀏覽2483|回應3|推薦24

海默城別名翻轉的城市﹐是呼回世界三大奇觀之一﹐和索倫城的銅像﹑易羅河的情橋齊名。但是索倫城的銅像和易羅河的情橋早已全毀﹐海默城的遺址仍然存在可供遊人憑吊。而且海默城不僅是呼回世界的奇特景觀﹐銀河系多少星球並沒有另外一個城市發展出類似的翻轉結構﹐因此更加難能可貴。

海默城原先是個濱海的無名小城﹐玄業紀時人口大約二十七萬人。玄業紀末﹐呼回世界面臨暖化危機﹐冰山融解百分之六十五﹐海平面上昇七尺﹐沿海的城鎮大都淹沒﹐唯一沒有被淹沒的就是海默城。究其原因﹐相傳一位于姓富商功不可沒。

于姓富商的生平已不可考﹐我們唯一知道的是這人性格倔強一向不肯認輸。當冰山開始融解﹑海水逐漸上昇時﹐海默城全城人民就準備遷城到附近山上。左鄰右舍都要走了﹐可是于姓富商卻不肯搬。他的家人急壞了﹐一齊來勸他。于老頭不為所動﹐說﹕「這房子是祖傳的基業﹐我不能對不起祖宗。要走你們走好了﹐我不走。」

「可是老爸呀﹐」他的兒子說﹕「人不與天鬥。等到海水漲上來﹐我們怎麼辦﹖」

「等到海水漲上來再說。」于老頭說﹕「海水能漲﹐它就能退。」

「可是老公呀﹐」他的老婆說﹕「萬一海水要到冰河期結束才退呢﹖我們可就要等一萬年啦。」

「一萬年算什麼﹖」于老頭說﹕「妳打三十二圈麻將都比這還久﹐我熬熬也就熬過去了。」

家人都說不過他。還是他年方十七歲的小女兒有主意﹐仗著父親寵愛對于老頭說﹕「親愛的老爸呀﹐您要守著祖宗傳下來的老房子﹐總不能讓它泡水。何不把圍牆築高些呢﹖」

一言驚醒夢中人。于老頭雖然嘴硬﹐心中可是七上八下﹐聽了小女兒的話大喜道﹕「有理﹗海平面上昇七尺﹐我就築一圈十尺厚厚的圍牆。海水能奈我何﹖」

于老頭築牆擋海的消息不脛而走﹐海默城的人無論遠近都來參觀﹐有哈哈大笑的﹑有點頭無語的﹑有替于老祈禱的﹑還有破口大罵的。最後一類人特別奇怪﹐海默人尊稱這種人為罵將。按理說別人築牆擋海干他何事﹐但是呼回世界的罵將總能把任何事情都扯到謀財害命﹐罵得振振有辭擲地有聲。所以海默人要和誰過不去﹐就雇一批罵將來修理他。對方往往也雇一批罵將來回罵。

除了罵將明罵之外﹐還有一個人在心裡頭暗罵。這人姓吳﹐是海默城的首富﹐世代經營房地產﹐名喚吳大方﹐因為大方和大房諧音﹐其實此人毫不大方。他從十幾年前起就不聲不響收購附近的山坡地。海默城遷往山上﹐不消說吳大方將會獲利最多。于老頭築牆擋海﹐果然有人群起傚法。吳大方暗暗心驚﹐如果海默人都這麼做他就沒得賺了。除了雇一批罵將亂罵﹐他又散佈小道消息說﹕「每家都築牆縱然擋得住海﹐可是以後彼此如何來往﹖難道都要坐船﹖太不方便了。而且市政府要加徵每戶每年兩萬元交通費﹗」

有人聽了這話﹐告訴于老頭。于老頭回家向女兒問計。聰明的小女兒說﹕「這還不簡單﹖從我們家的圍牆可以搭木橋到隔壁鄰居溫斯敦老伯的圍牆。如果每家都這樣搭橋到左鄰右舍﹐不久我們就都連接起來﹐誰也不用坐船。」

于小妹的構想就是海默城有名的蛛網橋路的起點。海水一天天漲高﹐能搬的人都搬走了﹐不能搬或不願搬的人紛紛高築圍牆﹐在圍牆頂上架了蛛網橋路。等到水超過六尺﹐海默城還剩下將近一半人口﹐蛛網橋路也逐漸成形。意外的是海默城不但沒有被水困死﹐竟開展了第二春﹐成為以觀光業為主的城市。它不像威尼斯等水都﹐房子在水上﹐彼此以橋樑和水道相連。海默城的房子建在水平面之下﹐靠層層圍牆保護﹐蛛網橋路卻在水面﹐景觀完全不同。所以它是個翻轉的城市。

海默城的名聲逐漸傳播開來﹐成為星際觀光客必到的景點﹐比從前更加繁榮﹐水下市區也逐年朝淺海方向擴大。原來的水下房屋﹐像于家的老屋﹐多半是一層的平房。新建的水底大樓就不同了﹐至少有十來層﹐甚至超過二十層的都有﹗水底大樓外面的圍牆竟然有數百尺高﹐為了抵抗海水的壓力﹐形狀也由方形改變成為圓形。這種外圓內方的設計﹐成為海默城新潮水底大樓的特色。

外星來的觀光客時常會問地陪﹕住在這樣的水底大樓裡﹐每天面對通天的圍牆﹐只有黯淡的有限天光﹐難道不會感到窒息嗎﹖地陪總是笑著回答說不會的。事實上圍牆的設計成為海默城建築師爭奇鬥艷的焦點。有的圍牆種了一層層精心栽培的花草樹木﹔有的圍牆讓每層樓住戶駕馭小型昇降機耕耘袖珍空中花園和空中菜園﹐使圍牆成為有機生態環境的一部分﹔有的圍牆在每一層都有多媒體窗口﹐播放天空雲彩海市蜃樓的莫測變幻。最豪華的水底大樓則不惜重金聘請知名畫家﹐用各種自然發光顏料畫出二十層樓高的巨大三

D壁畫。海默城的壁畫家來自宇宙各星球﹐雖然還沒有像達文西﹑米開蘭基羅那麼出名﹐的確已經引起星際藝術界的高度重視。翻轉城市的翻轉藝術﹐在宇宙藝術裡居然爭得一席之地。

其實翻轉城市這個名稱也是于小妹的傑作。這時候她已經從索倫城的國立呼回大學建築系畢業﹐她的畢業論文就是詮釋翻轉城市。既然宇宙從來沒有像海默城這樣的翻轉城市﹐于小妹迅即成為獨一無二的翻轉城市權威。她回到故鄉開業﹐專門設計水底房屋﹐也備受族人尊敬。于老頭當然很得意。但是天下事不可能十全十美。于小妹不成器的哥哥受不了妹妹成名刺激竟遠走他鄉﹐加入帝國的星際艦隊當突擊隊員﹐在貪狼星之役失蹤。

于小妹的哥哥失蹤﹐令兩老備受打擊。然後﹐更加不幸的事情發生了。

前面提到過海默城的首富吳大方﹐雖然有不少害怕海水上漲的海默人跟隨他搬到山上﹐畢竟因為海默城沒有遷城無法發大財。痛定思痛﹐吳大方對于老頭斷他財路始終不能釋懷﹐尤其對出點子的于小妹更加耿耿于懷。不久機會來了。一次暴風雨後﹐有棟水底大樓竟因海水灌入圍牆而樓毀人亡。雖然這水底大樓並非于小妹的建築公司所設計﹐但是她曾擔任承包營造商的顧問﹐無法說完全無關。吳大方運用他的關係﹐一方面找律師替苦主伸冤要求賠償﹐一方面暗中指使海默城警方以涉嫌殺人罪名將于小妹扣押。于老頭心疼女兒﹐把家產賣光賠償苦主﹐卻沒有想到這是吳大方的狠招。等到家產賣盡﹐于老頭仍然救不出女兒﹐不免悔恨交加﹐一時想不開竟上吊自殺。于老太不飲不食哭泣數日﹐替于老頭辦完喪事後也吞金自盡。

吳大方成功達到目的﹐就示意有司釋放于小妹出獄。不過短短一個月時間﹐于小妹由天堂跌落到地獄。她的事業毀了﹐父母兄長都走了﹐惡人卻逍遙法外﹐她怎麼辦﹖

如果換了別人﹐說不定走上極端﹐可是于小妹並沒有這麼做。她領悟到呼回世界持續暖化﹐冰山繼續融解﹐海平面還在上昇﹐上次的暴風雨不過是示警的預兆﹐更大的暴風雨即將來臨。她的雙親為此喪失生命﹐她不能讓他們平白犧牲。于小妹化悲憤為力量﹐四處奔走勸海默城的人民覺悟大難即將臨頭。

「海平面上昇七尺﹐十尺的圍牆肯定擋不住暴風雨。」于小妹聲嘶力竭對肯聽她講話的海默人說﹕「如果遇到超級大暴風雨﹐十五尺的圍牆都不夠﹗更不用說新建海底大樓的圍牆了。」

雖然有人相信她的話﹐更多人受到無所不在的罵將的影響﹐反而恥笑她說﹕「大家聽聽看。她害死了人不說﹐現在反倒是她在說風涼話。她的話你們能信嗎﹖」

于小妹雖然生性樂觀﹐但她到處碰壁﹐不能不喪氣。一次她在演說中又被罵將嗆﹐還沒講完聽眾全都散盡﹐只好躲在牆角哭泣。這時有人拍拍她的肩膀說﹕「不要難過。妳是對的﹐可惜他們不能接受。」

「你是誰﹖」于小妹驚奇看這英俊的年輕人。

年輕人不好意思說﹕「我是吳小方﹐我爸就是害了妳全家的人﹐但是我完全不認同他的手段。妳不認得我﹐可是我老早就注意到妳。我們其實是同學﹐我比妳高兩班。」

他這麼說﹐于小妹倒記起他來。她在大學的社團活動裡見過他﹐因為他英氣逼人﹐她總覺得自己是醜小鴨﹐不然也許早就認識了。

吳小方再三向于小妹道歉﹐表示願意全力幫助她救海默城﹐也可以說是替父親贖罪。原來吳小方是律師﹐各方面的關係都不錯。有了他的協助﹐于小妹果然向呼回政府申請到專款﹐為海默城的大樓﹑重點文物和一級古蹟的圍牆進行強化工程。

圍牆強化工程快要結束﹐氣象局預報又有暴風雨來襲。于小妹知道這是測驗強化工程的良機﹐一方面要求全體工程人員全力戒備﹐一方面邀請吳小方和他一起在暴風雨來襲時到處巡邏。起先吳小方有點勉強﹐最後還是答應了。于小妹以為他顧慮父親會有意見﹐兩人見面時就主動提出﹐他不妨邀請吳大方也來看看。于小妹這麼說﹐當然有她女孩子的想法。如果殺父之仇都可以化解﹐還有什麼不可以原諒的呢﹖或許還包括羅密歐和朱麗葉吧﹖

沒有想到于小妹這麼講﹐吳小方突然跪下來﹐淚流滿面說﹕「妳的心地實在太善良了。我對不起妳﹐我該死﹗」然後他一五一十坦白說出﹐他幫助于小妹完全是父親授意﹐為的是插手圍牆強化工程﹐安排吳大方的人馬在強化的圍牆裡埋了炸藥。暴風雨來襲時吳大方只要乘機引爆炸藥﹐這些大樓古蹟都毀滅不說﹐還可以把責任全部裁到于小妹身上。

吳大方這個計策太毒了﹐連他的兒子都不能不天良發現。暴風雨來襲時﹐吳小方不理會父親氣急敗壞阻止﹐協助于小妹消除炸藥的控制器程式。吳大方的毒計因而未能得逞。

但是這次的暴風雨不是尋常的暴風雨。它仿彿是世界剛誕生時原始海洋的暴風雨﹐連下了卅天卅夜。到了第卅天﹐海默城所有的圍牆都垮了﹐大水淹沒了全城。全城的人﹐包括于小妹和吳小方﹐都葬身海底。

所以吳大方的心機都是白費精神。他根本不需要動一根小指頭﹐海默城本來註定要毀滅。當然﹐註定要毀滅的也包括吳大方和所有逃到山上去的海默人﹐因為暴風雨到了第卅天﹐山上的土石流同樣埋葬了他們。

有關海默城毀滅的故事有許多不同的版本﹐以上的版本可以說是最浪漫﹑最通俗的版本。在另外一個版本裡吳小方自始至終都是壞人﹐或許比他老爸更壞。于小妹最後發現他們父子倆的毒計﹐不能不手刃心上人。第三個版本又稍有不同﹕吳小方在撤消炸藥控制器時不慎被炸死﹐吳大方悔恨自盡。第四個版本則把吳大方變成天良未泯的好人﹕吳小方和于小妹在撤消炸藥控制器時被水所困﹐吳大方為了救他們犧牲自己把自己炸死……不論故事怎麼編﹐總之都改變不了如下的事實﹕城裡的海默人固然都沒能逃走﹐山上的海默人也一個逃不脫﹐好人壞人都同歸于盡。

海默城的遺址現在仍然存在﹐可供遊人憑吊。在風和日麗時﹐可以看到蔚藍的海洋水底下的圍牆殘壘。呼回政府並且在海默城的遺址附近重建新海默城。新海默城規模比較小﹐由名建築師小貝殼負責設計。小貝殼據說是地球古代名建築師貝氏的後裔。新海默城最有趣的地方是它一正一反的設計﹕在海裡的部份是原先的翻轉城市﹐在陸上的部份則是對稱的正常城市。和舊海默城一樣﹐新海默城主要的商業是觀光﹐大部份的建築都是旅館。旅客可以選擇住陸上的旅館大樓﹐也可以住同樣旅館收費一樣的海底大樓。要注意的是﹐旅館會在電視上不斷播放〈海默城毀滅記〉這部電影作為宣傳。如果住海底大樓﹐不想看〈海默城毀滅記〉的電影﹐可以預先通知旅館服務部。

——摘自李董芳教授著《細說呼回》

習題﹕如果你閱讀這篇小說是因為選我的課沒辦法﹐就必須做習題。請使用電腦繪圖程式將你想像的翻轉城市畫出來。你可以畫原先的海默城﹑或被暴風雨襲擊時的海默城﹑或海默城的遺址﹑或名建築師小貝殼設計的新海默城。作品請用附加檔案方式寄給﹕

chang@cs.pitt.edu。如果我滿意﹐獎品是本人著作一本。

(原載2009922日聯副。插畫黃正文)

( 創作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ngsk&aid=3321777

 回應文章

路人甲
海底城市
2010/02/08 23:12
真是一篇結合時事的創意!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錯覺,翻轉城市的設計似乎有點像一些作品中,對於亞特蘭提斯城的描述?我記得有種說法是,亞特蘭提斯也是由高大的圍牆圍住的城市,其地基也是低於海平面。後來因為地震造成的海嘯,把圍牆沖毀,整座城才陳入海底......

換個角度想,搞不好傳說中亞特蘭提斯的滅亡,也是因為醜陋官商鬥爭所引發的結果?挺有趣的!

此外,關於88水災過後的重建構想附件,感覺算是一種新的嘗試?我以為華人最不能接受新的作法,不管客觀數值如何,總覺得推行上就有一定的困難度......

田英奇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真好看
2009/10/05 13:33

唯一的問題是,下大雨的話水是要用抽水機抽出去,還是圍牆要加蓋?前者噪音隆隆,未免煞風景,後者暗無天日,就算有3D浮雕,也不太自然吧?

田英奇

張系國(changsk) 於 2009-10-13 13:28 回覆:

附錄﹕水上城鎮

 屏東縣林邊與佳冬等區域地勢較低,經年累月遇潮積水、遇雨淹水、平時整個城鎮雨水下水道系統就淤積阻塞,八八大水災後,就有人提出昂貴耗時的遷村異地重建看法。個人提出另類重建方式||就地升高改善為「準水上社區」,從補助經費低與執行時間快及住民接受度高等角度,均比目前重建所提的「異地遷村」更具可行性,實可為執政者執行重建之另項選擇。

 我國西部沿海各鄉鎮由於養殖事業的發達,抽用地下水層裡滯留帶水量極多;同時重要河川的上游築壩攔水,造成下游沿岸漂砂補注海岸減少與海岸退縮,使得地盤下陷與國土流失相當嚴重。據臺大李鴻源教授研究,西部縣市養殖業每年所抽之地下水高達六十億噸,幾乎等於六十座南化水庫總儲量,其所需付出的社會成本高達四百億元以上!

 一五一二年西班牙航海探險家麥哲倫來到亞洲婆羅洲西北海岸的汶萊,被這近三萬居民以捕漁為生所住的水上村落之自然美景所感動,在其航海筆記與隨從所寫「首次周遊世界」將之形容為「東方的威尼斯」。經過六百年的演化,目前擁有三十五萬免繳稅國民,號稱亞洲首富的王國汶萊,在一八八八年曾為英國保護國時發現珍貴又大量(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的石化燃料石油與天然氣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王國,並在一九八四年正式獨立成為立憲君國。

 約三十年前蘇丹為鼓勵國民能夠改變生活方式,不需捕魚殘害生態維護居住美景,獎勵曾有一半國民所生活的水村,遷離原有世居,改往內陸定居,而國王蘇丹也以身示範登陸建蓋美侖美奐的蘇丹皇宮。另外大多數國民遷建陸地定居後的別墅,幾多把一樓改設立柱挑高成為每戶家中二部以上轎車的停車場,讓整個世襲水村生活方式得以延續並又可確保市容觀瞻清潔及維持交通安全順暢。其原來濱海而居的水村方式與義大利最負盛名的威尼斯水城及泰國曼谷的水市,都為世界上水上聚落頗為著名的典範。

 臺灣西部沿海鄉鎮要避免日後類似八八水災的淹沒,與日益嚴峻的地球暖化溶冰造成水面高升及既有國土的沉陷海岸流失等問題,目前政府提出遷村重建的構想,想要以疏濬水庫或河川所得之土石來回填這些低地,應付沿海地區重建基地之回填防水防沉使用。但這些挖取級配良好又稀少珍貴的砂石料會只使用在低地回填作為重建使用而已嗎?相對該地區其他國家重要工程建設需土孔急,似乎有些浪費可惜。

 倒不如在不大幅改變這些低窪地區人民既有生活居住形態,保持其大部分產業所在及社會倫理家族關係的故鄉,而改把原有聚落的居住基地全面性的以樁柱提高既有的樓層數。把第一樓當做低強度使用的空間如停車場與雜物間,其上二樓就成為商業功能與社交活動空間,往上三、四樓才是家庭生活重心空間。

 而政府對於住戶面臨的道路,可提高其高層或分二層構築使之可水平銜接,並在道路下設置共同管道與公共服務管線來和住戶搭接;同時各公共機關與服務機構亦可比照分層搭建。如此就不擔憂氣候變遷暴雨的淹水侵襲與地球暖化海水上升及地盤沉陷等問題,另外因為是就地整建加強加高方式,地籍重劃與異地重建的後遺症就可消除,並且也保有居民原有的產業財產與社會鄰里文化風俗的關係。

 這樣做法省時省錢,避免抗爭,又可重新改善既有低窪地的市容景觀與提升產業效能之重建方式,不僅可解決目前因災變要遷村的反彈與國家財政赤字難以負擔的窘境,對於未來的暖化溶冰問題也有積極預防。筆者認為「準水上社區」,實可為目前政府焦頭爛額思考重建政策另類的好模式。(作者為成功大學土木系特聘教授)

 
 
 
 
 
 
 
vs.遷村重建(2009-10-13 中國時報 李德河)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名城的背後都有一個難忘的歷史.
2009/09/21 10:58
多麼有創意的小城啊, 真的感謝前悲們用鮮血和汗水給我們留下寶貴的歷史財富, 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 他們的奉獻是好了一代又一代人, 所以說是極其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