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7/13 00:31:01瀏覽3774|回應5|推薦171 | |
以白鷺、拱橋、山水景觀著名的大湖公園,是許多電視劇及廣告最愛取景之地。 不久前,一張大湖公園的美景照,躍上「法國世界報」的每日影像單元,意外地使得這個老公園重新被正視。 說大湖公園「老」,其實也沒多老,它興建於1979年,以人類的年紀來算,正當是青壯年,大有可為時候。 但以一座公園而言,33齡的歷史,在各方面都顯露疲態,也逐漸被人們遺忘。 因此,最近幾年市府致力於老公園換新裝,整修沿湖步道加強綠色值栽,並利用既有郊山路線規劃親山廊道,整體感覺像一座嶄新的公園,不論是舊地重遊或初來乍到,都能有一番新感受。 圍繞公園的「大湖」,湖泊面積約10公頃餘,為台北市的大型湖泊之一,也是內湖重要防洪設施及灌溉埤塘,由於灌溉地區遍及十四個區域,故舊時名稱「十四份陂」。 在成為公園之前,原是一深山幽靜之湖,常可見野鳥、野鴨來此棲息,其中又以白鷺鷥居多,因白鷺成群又稱白鷺湖--這是「大湖」的第三個名字。 大湖因兼具治洪因素,水生植物稀少,白鷺鷥棲息湖中,為公園重要生態景觀。 若沒有了白鷺鷥,大湖將會失色不少。 小白鷺為台灣數量分布最多的鷺科留鳥,以魚、蝦為主食,較特殊的捕食動作是以腳在水中擾動,伺機咬取受驚嚇的魚蝦。 但要捕捉到這樣的動作並不容易,最常見的是小白鷺在岸邊按兵不動,不知是在觀察獵物動向,或等著獵物自動送上嘴,表現十足耐性,倒把我急得失去耐心了。 湖裡孕育的魚兒多,不只是白鷺鷥喜歡,更是垂釣者的天堂。 公園開放垂釣,還貼心設置釣魚區,釣客們人手一竿,各自擇一角落,安靜又專注地等待魚兒上鈎。 這些姜太公們,也像白鷺鷥一樣,成為大湖公園的一景。 說了半天,還沒說到大湖的地標--錦帶橋。 「驄馬金絡頭,錦帶佩吳鉤。」 這一座粉白相間的拱橋,有如錦緞製的衣帶,繫在澄清如鏡的湖心,發揮了畫龍點睛的妙用,寫意了大湖公園浪漫的氣氛,唯有以橋為背景,留下到此一遊的照片,才能證明真的來過大湖公園呢。 拱橋南面毗鄰白鷺鷥山,這座標高143公尺的小山,和大湖卻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先前說到大湖「因白鷺成群又稱白鷺湖」,白天忙著捕食的白鷺鷥,傍晚便棲息在山頭,成千上萬的白鷺群,使得滿山似「白花繽紛」狀。這座山理所當然成為「白鷺鷥山」。 滿山白鷺鷥,場面極為壯觀,是內湖舊八景之一。 如今山頭鮮有白鷺鷥棲息,卻有不少「大鳥」低空掠過,也算是大湖新景吧。 附帶一提:大湖公園因位於航道下,嚴禁放風箏喔。 湖中另有九曲橋相連水榭,古色古香,亦為大湖公園著名的地標。 登橋憑欄,眺望湖面風光,想來十分愜意。 可惜,九曲橋經年破舊,正在整修當中,遊不得也。 小白鷺凝望曲橋水榭,若有所思。 忽而,拍翅飛躍,開始行動了! 小白鷺振翅而飛,卻不是我以為的捕食,牠只是優雅地飛越湖面。 大湖原來就是白鷺鷥的故鄉,牠在自己的領域怡然自得地飛,與湖光山色相互輝映。 錦帶橋不只是佇立湖心的一景,也是跨越湖中二岸的橋樑。 登高望遠,視野開闊。 南面與白鷺鷥山相望。 (白鷺鷥山有登山步道,登頂約20分鐘,可一覽大湖公園湖景。) 北面與幢幢高聳的大樓相望。 (大湖公園美景如畫,湖邊第一排的景觀,當然是令人稱羨的好位置。) 大湖的水源匯集白石湖(碧山山區透過大溝溪流下)、及大邱田山區(大湖街山區透過米粉坑溪及牛稠湖山澗流下),這些水源造就了「十四份陂」澄清如鏡的湖水。(來源:解說牌) 當時水域面積約為19公頃,約為現今面積的一倍。(來源:解說牌) 大湖公園與成功路五段的開闢,是以填湖造陸的方式興建,不僅縮減了湖面,也影響了大湖生態,湖水優氧化日益嚴重。 民國98年捷運文湖線延伸至此,於大湖公園設站,捷運在上方急速奔馳,也改變了大湖風貌。 那一條筆直的捷運軌道橫亙在湖中,阻礙了湖光山色、曲橋水榭的一氣呵成,怎麼看都覺得違背了「為發揚中國園林趣味的自然公園」的初衷。 然而,如果不過於苛求,捷運為大湖公園帶來交通便利,使得人們更樂於親山親水,不也是美事一樁。 褪變中的大湖公園,仍是晶瑩剔透的一顆明珠,仍是白鷺鷥嚮往的故鄉。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