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2/03 18:13:16瀏覽1178|回應6|推薦54 | |
在來 NZ 探訪孩子之前,原本已和同事說好要投資權益市場,大家一齊想策略。不過先生對此事大不以為然,覺得他才是經濟/財務方面的專家,我應該要聽他的建議才對。
當時心裡蠻掙扎的。我當初想投資的初衷是,不進入市場實際操作,上課夸談財務理論總有些心虛;和我的想法類似,同事投資大多都是玩票性質(大家揹房貸、培養孩子其實也沒有什麼閒錢、、、)。像之前我在 NZ 教書,也是有稍微投入 NZ 和 OZ 的權益市場,因為這兩處市場的投資特性之一是「兩稅合一」(imputation credit on dividend income),要是不親身經歷,上課連舉個實例都有困難。
可是先生做事一板一眼,如果由他主導投資那陣仗會是大不同,偏偏我又怕人囉嗦寧願接受建議了事、、、兩人的個性加在一起,導致近幾年來所謂「我的投資」的結果 ─ 都是撐不了多久後帳密一齊交給先生,讓他去操作到滿意為止;要不然若和先生的建議相左或是動作慢了些,他整天唸個不停,為了避免他唸到不耐煩轉為質疑我的能力,我多半自動「投降」交出帳密,換個耳根清淨。
(回想在我「離家出走」事件發生之前,家庭經濟完全由先生掌握,我沒有自己的銀行帳密的隱私;事件後算算擁有自己的帳密已經約 6 年了、、、只是人的個性其實不太會變,先生如果一直問,我就會透露帳戶細節,因此先生只要過一陣子就會給我一些「投資」建議;只能說超低利率的時代,一般人都難免想要從事比較高風險高報酬的投資吧、、、)
這次投資的時間恰巧遇到多年來罕見的 financial market turbulence, 過程就快轉不用說了。我因為是權益市場的新手,並未堅持原先預計的小額投資,著實摔了一大跤。雖然想投入權益市場的初衷的確已實現,不到兩個月學到的 practical lessons,絕非紙上的模擬操作可以比擬。但其實小規模的操作,也是可以得到同樣的 lessons… 只能說我自己沒有堅守原則,怪不得別人。
這兩天我跟先生說,他要我退掉的保險,我會照做 ─ 不過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從他的 financial advice 了。未來我不會再跟他透露帳戶細節,他若再想要主導操作我的投資事宜,現實的例子就在眼前,我會比較容易對他 say no.(而且這次因為我人在 NZ,「抗命」沒有把帳密交給先生代為操作,畢竟還是有所堅持,未來肯定會更有自主權、、、)
(說來好笑,開會時遇到之前在 NZ 工作的前同事,他目前在美國從事 real estate 的研究教學工作。前同事信誓旦旦地說,唉呀美股會一直漲下去直到 September,從 1986 年起就沒有這樣的榮景;亞股也會跟上的啦,如果他說得不準我可以去美國找他算帳、、、雖說投資結果自行負責,但如果有「貌似專家」的人和自己的想法相同時,那投資起來可是加倍振奮,遇到市場轉向時反之會更加錯愕了、、、)
這次結束 NZ visit 回台,我應該會先參加想了很久要參加的 gym. 雖說之前快走的運動效果是很不錯,既省錢又方便;問題是太受天候影響,我的身體又不好,遇到颳風下小雨就可能引發偏頭痛,接下來一整天只能臥床,根本做不了任何事。
之前一直猶豫沒有報名,就是因為先生會碎唸,交了會費又不是天天去,很浪費哪。不過反過來想,與其把錢省下來讓先生指揮操作投資,還不如投資在我自己的健康上不是嗎?先生要是再碎唸,我就舉這次的例子給他聽好了。唉~~~這樣也好,看來今後我能提昇運用財務的自由度,也算是收之桑隅阿。
加以最近我們原先居住的房子因為老舊而發生不少問題,先生主動說既然他下學期休假,那些問題就由他來聯絡修繕就好了。這是已往被他歸類為「小事」,也就是瑣碎麻煩、完成後也沒太大成就感的「家事」,他這次竟然願意主動承擔,讓我頗為驚訝。
已往即使先生休假,他也寧願忙其他的「正事」(例如多接研究案)也不願處理這些家事;我則因為家庭因素一再換學校,到哪裡都是新進,課多學校又遠,我們只好擱置這些其實相當重要的修繕事宜(房子該修的地方不修,小毛病可能拖成大問題,後續的修繕成本只會愈墊愈高、、、)。
這樣看來,雖然讓先生主導權益投資讓我損失不貲,我們雙方都因而能看清,生活中還有更重要的事值得我們關注。這樣想來,似乎上天讓我們學到寶貴的 lessons 之後,另開了一扇窗呢。 |
|
( 心情隨筆|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