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4/09 16:09:14瀏覽1076|回應6|推薦33 | |
在進入彌迦書分享之前, 小妹先分享UDN的一個好消息。 從悅己的部落回應欄知道, 異色格友已經於去年得到救恩成為主內姊妹。這是緊接著笑笑弟兄之前得救受洗的好消息。最近總覺得UDN是一個有神傾倒福氣的好地方。多年來, 天父上帝差派不同的福音使者, 進駐園地忠心耕耘, 撒種灌溉。小妹我也是受益者之一, 在這裡閱讀弟兄姊妹真理的分享, 也同樣將所獲得的真理活水, 分享出去。 今天算是最後兩篇的讀經分享, 在此勉勵弟兄姊妹繼續接棒耕耘。祝福異色姊妹在基督裏, 渴慕學習更多的真理與認識我們的神。持守救恩, 直到見我們主的面, 阿們。 於彌迦的年代, 以色列人多是物質富足, 誠信品格卻極度匱乏。卽使是祭司或法官都是販賣服務給出價高者。令人驚嚇的是這些猶太人居然妄信神會繼續賜福給他們。 藉著彌迦先知, 神將他的子民置身於試煉中。隨著證據增加, 很顯然他們無從推諉----他們是罪人。 彌迦書清晰指出神對其子民的要求, 是「行公義, 好憐憫, 謙虛謹慎與你的神同行」(6:8)。唯有這樣生活才是尊崇審判全地的公義之主。 從6:6-8我們看到猶大人當年的疑問。「我該如何朝見神?」 這也是埋藏在我們每一個人靈魂深處的問題。「我朝見耶和華, 當獻上什麼呢?」他們想知道該獻上什麼祭物, 然而彌迦的答案直指他們的心靈; 他們有沒有在自己的社區施行神的公義? 他們有沒有向弱勢社群彰顯神的慈愛? 他們有沒有謙虛謹慎的獻上他們的生命給神? 神其實並不在乎他們的祭物; 祂在乎的是他們的生命。 神今天也同樣向世上的教會和我們提出一樣的問題。 主前約620年, 猶大國又一次遭受世上最強暴和殘酷國家亞述的壓迫, 一百多年前亞述人曾回應約拿的講道, 但其悔改顯然是曇花一現。因此, 曾經歷過神恩典的亞述人更加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神吩咐那鴻先知宣布尼尼微城的滅亡(2:6-8)。這毀滅, 卽神的憤怒真實的於主前612年臨到。尼尼微城被巴比倫人, 瑪代人和西堤古人攻佔, 並成為永久的廢墟。 不論是掙扎於老板的高壓, 處理個人的痛苦與心靈破碎, 或是對世事感到沮喪, 這些都表示我們渴望公義, 奸惡應該懲罰, 正義應得勝利, 美善應得高舉。然而, 世事往往事與願違。不管在虐待配偶的, 專橫父母的, 專權政府的, 企業主對員工苛待的, 我們心裡對欺壓行徑常感畏縮躲避。 那鴻先知提醒我們公義的神不會對邪惡視若無睹, 也不會對受害者的呼喊置若罔聞。你若心中因受不公平對待或因處不義處境而憤憤不平, 就讓那鴻以真理來安慰你----在神的世界, 無人能作惡而逍遙法外。邪終不能勝正。 我們常聽到人哀嘆:「爲什麼好事總發生在壞人身上, 而壞事總發生在好人身上?」 只要看看每天的新聞, 就發現這個事實比我們想像的還多。當 「壞事」真的臨到我們時, 我們會有疑問! 哈巴谷先知也也向神提出了類似的疑問。他質問神爲什麼容讓惡事存在猶大人中。神令人震驚的回答是, 祂打算利用極其殘暴, 腐敗的巴比倫人, 作為審判祂那任意妄為的子民的工具。這個啟示不但不能安慰哈巴谷不安的心, 反而促使進一步質問神的智慧(1:12-17)。神傾聽了哈巴谷的疑問, 並回應了他。這卷短短的先知書記載了哈巴古如何認識到全能的神能夠使用外族人影響祂最高的主權。 書中的經典金句:「義人必因信得生」(2:4), 不僅是哈巴谷自己的信仰宣告, 更是新約聖經常常引用的經文。表達了 「唯獨信心」這個救恩的基要教義。神所有的子民都必須如哈巴古一樣, 察覺到唯有全然信靠神, 才能叫我們有力度過困境和動盪不安的日子。 當有好消息和壞消息時 , 妳想先聽哪一樣? 多數人會選擇先聽壞消息。可能因為只有嘗盡艱苦, 我們才能徹底體會美善。西番雅書的預言是反映箇中道理的經典模範。先知於書中描繪神審判臨到時的形勢何其黑暗, 以色列未來的榮耀又是何其光明。 西番雅尖銳的筆觸非其他先知能及。國民頑固不化, 堅持犯罪, 神於是興起敬虔君王希西家的玄孫西番雅。與同期耶利米先知一樣, 西番雅宣告嚴厲的審判即將來到。這是最糟糕的壞消息。不過, 西番雅的信息也包含好消息----只要國民願意悔改, 神的喜悅和憐憫一樣會臨到(2:1-3)。 神不僅興起了西番雅, 還使用公義之王約西亞去改變猶大國。約西亞王在位期間, 國民歸向神, 拆毀偶像, 並遵照律法恢復真正的敬拜(王下23:1-15)。 可是, 約西亞王一死, 國民的靈命就跌落空前的低點。審判最終以猶大國終被巴比倫攻陷的形式臨到。令人欣慰的是歷史和西番雅書都沒有就此痛苦終結。真正的好消息----事實上, 也是絕頂的好消息----就是有榮耀的未來為神的子民存留(3:14-20)。我們只需將自己交在祂手中。 危機通常帶來三種結果: 一是活得比以前好, 二是活得比以前差, 三是回復以往水平。出現哪種結果往往視乎經歷的人如何決定, 回應和度過危機。好結果或壞結果的分別就在於當事人是選擇親近神或遠離神。很多人拒絕甚至指責神, 認為是神讓危機發生。或者, 他們因在與神建立關係的過程中不夠操練而找不着賴以依靠的精神支柱。從好的方面看, 危機可以融化冰冷的心, 將人帶出心靈倦怠, 使人甚至順從聖靈深入的工作。詩篇的作者說: 「我受苦是對我有益, 為要使我學習祢的律例。」(詩119:71) 哈該書教導, 反省我們的行為(1:3-7)。 人往往會把金錢花在自己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哈該指出耶路撒冷的人民關注他們的家園是否舒適, 遠超過關心神。他們的房屋蓋有木頭製作的「天花板」和粉飾的牆壁(這在當年是昂貴不必要的花費), 而聖殿---神的家----卻仍是荒廢。他們把資源投放在自己看為重要的事物上。哈該的信息是:「你們要反省自己的行為!」這信息同樣是對我們說的。我們需要重新衡量自己如何運用資源。我們的活動和消費習慣有沒有反映出我們是奉獻給神的人。 本週讀經進度: 撒迦利亞書1-14章, 瑪拉基書1-4章。導讀: 撒迦利亞書(一)(二), 瑪拉基書(一) (二)。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