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1 11:38:01瀏覽3912|回應1|推薦2 | |
為什麼負負得正?我想這也是一個理所當然的問題,但是只要一問,大致上也是一個讓人傷透腦筋的問題,我忘了老師教過嗎?應該是沒教過吧!我想只要有學生拿這個問題去問老師,那個學生應該會被列為【找麻煩】的學生吧! . 研究這個問題前,又要回到前面提到的【為什麼先乘除後加減】的問題,其中有一個關鍵性的概念,就是一個二元運算式(或多元運算式)能不能走下去根本不知道: A + B = ? 【A, B】這兩個代號可以是自然數(1,2,3…),也可以是根號(√2, √3, √5…),甚至是其他根本不知道是甚麼東西的代號,負數呢?當然也是一個完整代號,而負數出現的前提,是【0,零, 沒有東西】的出現,沒有零,是沒有負號的, 3 – 4 = ? (3 – 3) – (4 – 3) = 0 – 1 我們把(0 – 1)以(-1)來代替,所以千萬記住(-1)是一個完整符號,中國在西元前就有零與負數的算式,印度很早以前也有,歐洲在17世紀才接受負數的概念。 . 此時就有一個問題了: (-1) X (-1) = ? 此時就要開始迂迴的動作,數學家研究數學就是在搞這種換來換去的事: ** (-1) X 0 = 0 => (-1) X (1 + (-1)) = 0 (分配律展開) => ((-1) X 1) + ((-1) X (-1)) = 0 => -1 + ((-1) X (-1)) = 0 上式來判斷,(-1) X (-1)只有一條路: (-1) X (-1) = 1 所有實數負數互乘跑出正數都是由上面的計算得來,是基於【分配律】得到的結果,不是一個理所當然的結果,數學上的東西是很謹慎的推演,很詭異,但是是真的,不信就算了。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