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2/29 07:05:09瀏覽2741|回應2|推薦41 | |
引用文章 : 上海雪園 (( 懷舊能讓人快樂 ! )) *********************************************** 我在搜索時看到這新聞報導 ! 各位有興趣可點超連結進去看有專訪的影片! 百年上海菜的變與不變 ! **************************************************** See the Link: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video/2007-10/10/content_6858439.htm 入行60載,大師道盡本幫菜奧秘;百年歷史,本幫菜見證上海味道;延伸您的視野,貼近您的生活,大家好,這裏是《東視廣角》。在剛剛過去的國慶長假中,旅遊和美食成了不少人的享受。如今在上海,人們能夠吃到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國的佳肴。但對于上海人來說,自己的家鄉菜,也就是本幫菜依然有著獨特的魅力。今天的廣角關注,有一位本幫菜泰鬥級的廚師,向您講述上海家鄉菜一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9月21日,作為上海旅遊節的一項活動,十位烹飪大師在上海老飯店制作了一係列經典的本幫菜,人稱"烏參王"的上海老飯店總經理任德峰展示了他最拿手的"蝦籽大烏參"。這道被視作上海本幫菜"頭牌"的名菜,已經在上海風行了70多年。而把這道名菜傳給任德峰的,是一位名叫李伯榮的老人。 這位正在上海老飯店的廚房忙碌著的老人,就是李伯榮。老人今年76歲,而他的師父,正是蝦籽大烏參這道名菜的創制者楊和生。 李伯榮:燒好之後,你稍微動一動,它就會抖的,這是一個特點。另外,它主要調味品就是乾的河蝦籽。乾的蝦籽一個香味比較好,另外自然鮮味也比較好。兩樣東西配合在一起,再加上好湯,這個菜就與眾不同了。這當時德興館就一舉成名。 李伯榮說的德興館,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至今仍在上海老城區經營。這家飯店和上海老飯店、老正興一道,共同構成了上海本幫菜的源頭。像蝦籽大烏參、八寶鴨、扣三絲、草頭圈子等,最具代表性的特色菜,最早都是在這些飯店誕生的。李伯榮十四歲就進入德興館當學徒,和本幫菜打了60多年的交道。如今,他已經被公認為上海本幫菜的“泰鬥”。 美食家江禮楊:他是本幫菜活到現在,還活著的祖師爺。年紀最大,資格最老,另外,對本幫菜的演繹最到位,而且還有可能創造了幾個本幫菜的招牌菜。 美食家周彤:往往是積攢了好幾代人的經驗,他們本幫菜大師對材料,他們對本地人的口味習慣,這些都已經是了然于胸了。 如今,早已過了退休年齡的李伯榮,每天仍會花不少時間,整理本幫菜的資料。這些文字,不僅有他本人60多年的記憶,也和他整個家族的歷史密不可分。 李伯榮:從代數算起來,我爺爺一代,我父親一代,我自己一代,我兒子一代,我孫子,兩個孫子都吃這個飯,一共五代,都吃這個飯。如果要開句玩笑話,我們自己要開家店,集中在一起,都不要請廚師的,我們自己都可以解決。 上海本幫菜是隨著上海開埠而逐漸形成的,至今有100多年的歷史,本幫菜起源于浦東三林人在上海老城區設的飯攤。這批本幫菜最早的從業人員,有一個特別的稱呼,叫做“鏟刀幫”。而李伯榮的爺爺,正是一名“鏟刀幫”。 李伯榮:因為鄉下都有大灶,一般要用鏟刀的,所以叫鏟刀幫。在農村它不是作為一種固定職業,就是有一批廚師,比如有十個或者六個,到人家過節,就是大眾席,就是結婚過年的日子,或者人家辦婚喪喜事的時候,去喊這批人。他們就幫這家人操辦宴席。如果不在這個時候,他們還是種地什麼的。 最早的上海本幫菜以價廉、味重、量足為鮮明特點。 因為在那個時候,光顧本幫菜飯攤的,幾乎全部是體力勞動者。在人們印象中,上海本幫菜“濃油赤醬”的特點,也是在那個時候形成的。 美食家江禮楊:濃油赤醬為什麼濃油?油水沒有。勞動人民苦呀,油水沒有,所以油要濃。油要多。赤醬什麼道理?他汗流得多,要補充鹽份。你鹽加得多他不承認,醬油多他承認,紅了他承認了。所以濃油赤醬就是這樣形成的。 當時在飯攤上供應的,多是一些黃豆湯,鹹肉百葉,肉絲豆腐羹這樣的家常菜。而且考慮到下飯,幾乎所有的菜都以湯水足為特色。 李伯榮:當時炒菜的盆子都是我們現在所謂的湯盆。就是歪盆。比如炒蝦仁什麼的,都半湯半水的,我們現在講起來是煨菜。當時流行這種菜,我們現在上海地區現在不流行了。 這道菜名叫糟缽頭,是上海老飯店的當家菜。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已經順應了現代人口味,改造成清淡型了。但在100多年前,糟缽頭,是本幫菜“濃油赤醬”最典型的代表。 李伯榮:這個糟缽頭,將近200年前就有了。但200年的做法和現在的做法是不一樣的。200年前,這其實是一個冷菜。糟缽頭裏面是什麼東西呢?是豬內臟,全部是豬內臟。紅燒以後,和酒釀糟,拌起來以後,這樣吃的。然後放在缽頭裏面,所以叫糟缽頭。 上個世紀30年代以後,像糟缽頭這樣的廉價菜,在本幫菜中所佔比例,開始逐漸降低。因為在那個時候,本幫菜的顧客類型,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30年代的上海,由于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和外來人口的大量涌入,城市裏逐漸形成了公司職員為主的新興階層,這個群體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上海本幫菜的發展方向。 李伯榮:這時候就出現了很多新的品種。大烏參就是當時新開發的品種。這是30年代的時候,因為有這批消費對象也在改變。雖然當時的德興館也供應勞動人民的菜,什麼湯什麼湯都有。但是另外一方面,比如當時洋行街有寫字間,有寫字間先生也有的。為了迎合這批消費者,開發了比較高檔的菜。 李伯榮的父親,當時是德興館的股東。隨著生意的發展,這些最早的飯攤逐漸登堂入室,形成了規模較大的飯店。也正是在那個時候,被很多人稱為“德興館少東家”的李伯榮,在14歲的時候,成為了德興館的小學徒。 李伯榮:我父親本來就吃這個飯的,我對這個行業也有興趣。本來家裏兩代我祖父,我父親。我去學生意,我想也挺好。 美食家江禮揚:這是吃苦的活,你真的要做廚師,刀功,這炒功,灶臺上的功夫,這都是吃苦的活。 李伯榮妻子:他以前可以做小開的,但你們什麼活不做我來做,他捅煙囪都去做的,他是做出來的,他各行各業都很鑽研。 在灶臺這方寸之地,李伯榮廚師一幹就是60個春秋。他從飯館的小學徒,成長為中國特一級烹調師。那麼,李伯榮的廚藝究竟是怎樣不斷進步的呢? 美食家周彤:我一開始也請教他,希望他能夠倒給我很多好東西,其實不是的。點點滴滴,你在和他呆在一塊的時候,觀察他的每一個細節,真的大師能夠在每一個細節裏面,都做對。其實每一個徒弟都會做的。但是就是犯這樣那樣的小錯誤。所以總是做不到他那一步。 油爆蝦,是大多數上海人都會做的家常菜,但是提起李伯榮做的油爆蝦,大家都是讚不絕口。這道菜除了對火候的要求特別高,更妙的是要能使客人在品嘗後,產生“回甘”的口感。 周彤:吃完了以後嘴裏有一絲的甜味。這就很舒服,我們就叫尾。味道要有尾巴。能挂得住。這就需要對甜這個材料進行反復研究。甜這裏面不光是糖,糖裏面又分白糖,白糖裏面又分砂糖和綿糖,還有冰糖,還有紅糖,麥芽糖,很多種糖它都是甜,怎麼來把握住恰到好處的甜,這就是大師對材料的理解。 上海解放那年,李伯榮剛滿18歲,幾十年來,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弘揚本幫菜的工作中。但是事業的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上海本幫菜的發展遇到了一個轉折點。 這個50多歲的中年人名叫李明福,他正在做的菜,叫“扣三絲”。扣三絲是把燒熟的火腿絲、雞脯絲和冬筍絲等,切成長短粗細都一樣的“麻線絲”,然後再聚攏扣成一個優美的造型。 這是上海本幫菜中,最考驗刀功的一道。李明福,是李伯榮的大兒子,他也是一位特級廚師。有意思的是,他在剛剛步入社會時並不準備子承父業。到了上個世紀80年代初,他才從其他職業轉做廚師的。 李明福:當時我是做文藝工作,在三林地區是做文藝宣傳工作的。後來我們文化站辦了一個餐廳,餐廳領導知道我們家裏祖傳是燒菜的,後來他們和我說,我們文化站裏要開一個小吃的餐廳,你感興趣嗎?後來我說試試看吧。就這樣開始弄起來了。 和李明福一樣,上海老飯店的總經理任德峰也是在80年代初,正式成為了一名本幫菜廚師。在那個時候,本幫菜菜館,依舊延續著昔日的喧囂和繁榮。但任德峰卻隱隱感覺到,本幫菜面臨的危機。 任德峰:因為到日本也去過,我感覺到他們做出來的菜怎麼沒有油水的,菜的盆子上也沒有油水的。而我們傳統菜旺油旺灶,油水大,湯汁大,後來我就感覺到這些菜可能今後要走向淘汰的。 當時的本幫菜中,依舊有不少菜品選用動物內臟,用重油烹飪而成。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傳統的本幫菜逐漸受到了市場的冷落。 任德峰:我們的菜從86年開始有個分界線了,慢慢地世界各地的人進入上海了。但是我們傳統的本幫菜呢,應該說它的紅燒比較多,可能比較適應比較老的一代顧客,但是不一定適應比較年輕的顧客。 上個世紀80年代,由于市場的作用,本幫菜經歷了第二次較大的變化。面對顧客口味的改變,已經在本幫菜領域取得很高造詣的李伯榮,主動選擇了“變”。 李伯榮:時代要發展的,你如果老是用老的品種,繼承我們這代,老是繼承下去,這是作為一種技術是可以用的,但是從品種方面你一定要發展。研究新的,吸收好的,比如新的原料,新的技術,一定要這樣,才有發展前途。 糟煎銀鱈魚是李伯榮去年開發出來的新菜。銀鱈魚是最近幾年,在上海出現的新的原料。而這道菜的做法,卻是較為傳統的:它先用香糟腌制兩個小時,然後用少量的油煎熟而成。 李伯榮:一個仍舊有上海菜的特色,有糟香味,人家是不大用的。另外,食用比較方便,清清爽爽,不光中國人也適應,外國人也適應。 江禮揚:我佩服李大師就是這一點。他手藝這麼好,他說一句話,沒人能夠反對他。 在今天的上海老飯店,傳統本幫菜,在菜譜中所佔的比例大概為20%,但它們的點單量卻超過了80%。這或許說明,本幫菜經歷了80年代的那場“危機”後,留存下來的菜肴保留了自身的地位。 然而,在李伯榮看來,這些本幫菜能有生命力,關鍵還是一個“變”字。還是拿本幫菜的“頭牌”蝦籽大烏參來說,它和李伯榮師父當年創制的做法,已經有了明顯的區別。 任德峰:我不瞞大家說,我是用三種醬油做的,結合了我們上海的黃豆醬油,結合了日本的白醬油,也結合了香港的老抽醬油,三種醬油合起來做的一個菜,我感覺到組合在一起,我感覺到比我單一的放調料的醬油味道更好。 李伯榮:菜要做好,你這個廚師對這個菜的理解有多少,我們應該是對這個大烏參的理解比較透,比較深。所以也就做好了。 李伯榮退休後,除了經常回老飯店指導工作,閒暇時間經常會在家裏彈琵琶。老人說,要做好一名廚師,一雙手既要有力量,還要靈活,彈琵琶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眼下,老人的大兒子,在浦東三林地區開了一家本幫菜飯館;而他的大孫子在老飯店當廚師,目前也已經小有成就。從李伯榮的爺爺那輩起,李家已經有五代人和本幫菜結下了不解之緣。 周彤:這些菜再過好多年也許仍舊有人會點,因為它代表了某種上海的味道。 江禮揚:上海人消費的愛好,消費的觀念實際上是喜新不厭舊,你各種新的菜,你包括以色列菜,土耳其菜他也會去接受,最後還是愛這一口。上海本幫菜,從小就是媽媽的味道。 在中國博大的餐飲文化中,本幫菜可能並不起眼。可它對于許多上海人來說,代表著一種媽媽的味道,更具有一種親和力。有人說,美食倣佛是一張名片,代表著一座城市的形象。今天李伯榮大師所講述的本幫菜演變過程,不正是一個不斷吸收,不斷改進的過程。這,倣佛也是我們這座城市發展的一個注腳。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