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11/22 11:56:59瀏覽1081|回應0|推薦4 | |
華府那些打領帶的政客總認為世界上沒有不可以透過談判解決的事,但是五角大廈穿軍服的將領卻不認同。 近期,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漢密斯博士(Dr. T.X. Hammes) (註一)發表「近海掌控」(Offshore Control)的戰略觀點,詳細描述對中國作戰之想定,指出美國在西太平沒有地緣戰略的優勢,倘此時對中國發起戰事,沒有全面戰勝的機會。況且,美軍在越戰、韓戰與中國交手的經驗告訴自己,陸上大規模決戰代價太大,決不能走到那步,排除那些不切實際的打高空,對中國戰役,最多只能「近海掌控」。(註二) 引發美中大戰的原因,最可能的還是台灣問題,只是如果守不住第一島鏈,美國就等著拿洛杉磯來換台北。(註三) 美國擔心甚麼?答案是中國的核武。中國二砲部隊、潛射飛彈都具有發射核子彈頭的能力,它神出鬼沒,以精確、隱匿、機動轉換的特性,讓美軍無法掌握,不管用針灸或是點穴來形容都好,其遠距精準打擊能力,準能命中要害,癱瘓美軍罩門。所以「嚇阻中國,避免引發核戰」成了這場戰役的最高戰略指導。 而眼前能做的,既要能夠負擔平時維持戰力的開銷,戰時又要能夠發揮功效。坦言不諱的說,對中國,美國一點勝算也沒有。 客觀來看,雙方相距數千浬,美軍橫越太平洋作戰,陸軍肯定是派不上用場(註四),剩下海、空、特種兵,還有相當多戰術整合問題要克服;指管通情監偵等六項優勢(Six Domains)能有幾成把握?美軍也不敢講。 主要考量的因素有二。一是盟邦可支援度,二是手段(武器)的選定。 外交事務上所謂的友邦有兩種,一種是互蒙重大利益或依存關係,這種邦誼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休戚與共的精神,相互賣命;一種是適合一起把酒言歡、握手拍照、交換禮品的友邦。可悲的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朋友大多是第二種。 韓國、菲律賓、泰國戰力太弱,且內務不瑕,無力援助;日本和中國關係曖昧,不能信任;美軍內部評估,真正可以幫上忙的,只有澳大利亞。 手段(武器)的選定。第一島鏈以內首推潛艦作戰,意外的是「水雷」也並列其中,但是近年因國際公約的限制,美軍已經很少發展水雷作戰,能否再投入生產訓練,美國內部還有一番唇舌激戰。第一島鏈以外,則以其他海軍及空軍兵力為主。當然,經濟制裁也在評估的選項內,預估可以懲罰性的終止中國1500至2000艘船隻的航次,切斷境內三條主要輸油管,以及五條鐵路幹線。 總結整個想定的戰略指導,可以下列四個D來說明。 l拒止(Deny):第一島鏈內 l防禦(Defend):第一島鏈上 l取得優勢(Dominate):第一島鏈外 l遠距封鎖(Distance Blockade):麻六甲、印尼龍目、南北澳、東太平洋等。 面對一場無法戰勝的作戰行動,繞了一大圈似乎又重新回防第一島鏈,這項訊息應該可以提供位居島鏈重要位置的台灣,更多的機會與省思。 註一: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INSS, 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註二:「近海掌控」的”control”在英文意思是「控制」,軍事上有意指作戰行動上取得優勢,也有主導、掌控的味道。 註三:第一島鏈(First Island Chain),地緣戰略上北從勘察加半島,經日本、琉球、韓國、向南到菲律賓、澳大利亞之連線,美國「圍堵戰略」時期用來封鎖中國向外擴張的一條戰略線,台灣也位於該島鏈上。 註四:原因與相關探討請參照筆者2011/11/20所著「海空作戰--戰略不明的作戰概念」乙文http://blog.udn.com/captalex/5855687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