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10/03 08:35:24瀏覽261|回應2|推薦15 | |
歸來吧,雲林人 102.10.3馬祖日報副刊 在載女兒到斗南火車站搭車時,看到電影《候鳥來的季節》的看板立在車站的廣場一角,聽聞就讀高中的小女兒說,這部片有到學校去宣傳。 你的雲林印象是什麼?記者以「候鳥來的季節,俯瞰雲林美與愁」為題反問大家,導演蔡銀娟鏡頭下的雲林故鄉,有有些令人嚮往的美景,卻也有難以化解的哀愁,影片闡述雲林鮮為人知的現況,藉候鳥反映遊子鄉愁。 許多雲林的菁英子弟從三、四十年前就離家飄泊異鄉討生活,尤其落腳生根處以北部最多。秋涼季節一始,除了幾處繁華市鎮,到處充斥著中老年人及幼小孩童的雲林鄉鎮的許多角落,更顯無言的悲涼。尤其東北季風一刮起狂風,濁水溪南岸的鄉鎮,每次都得接受沙塵暴,每天有吃不完的沙塵,屋舍內外,無一處幸免,這更凸顯雲林人的無奈和悲哀。 青壯年的一代,工作事業都在異鄉,就連退休後,他們的生活圈也在他鄉,尤其他們的孩子及下一代的就學及就業都在當地,無法返回雲林故鄉照顧年老雙親,兒有意歸鄉奉養雙親,但媳婦及孫子則未必能適應無電影院、咖啡館、百貨公司、大賣場,文化展場等等的偏鄉生活。 雲林這片土地,是供養台灣泰半子民的糧倉,卻長期被忽視,造成菁英子弟出走,留下難解的家庭與親情的兩難困境。故鄉在西螺的蔡銀娟說,朋友看到她拍的電影,曾不敢置信而狐疑問「那是六○年代的雲林吧?」她說:「不,這就是現在的雲林……」。的確,希望雲林人都能聽聽在地自己的故事,也希望所有人都能停下腳步傾聽、關心雲林的現況與未來。 電影諸多鋪陳的情節令人感動,也是雲林家庭普遍的真實的縮影,在溫暖的感覺中,卻令人留下一聲聲的哀嘆。大部分的雲林人,在年幼或青少年讀書和工作時就離開雲林北上,在台北定居後,渴望如候鳥般在天空遨翔,但現實生活中陷入精神和情感難以依歸的複雜困境,更難以排解。在他縣市人的眼中,可能無法深刻體會,但身為雲林子弟,活生生的故事就在身旁展現,卻只能三聲無奈的默然無語,因為一切都是難與老天抗衡的宿命,也只能無語看蒼天。 期待出門在外生根的雲林人能有「還鄉幸福」的念頭,努力無私奉獻、反哺雲林偏鄉的作為,讓雲林幸福起飛,再現雲林的純樸、亮麗的未來。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