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4/14 21:17:09瀏覽7287|回應18|推薦154 | |
前進北韓38度線非軍事區 遼寧丹東鴨綠江上的下橋,又稱斷橋,1911年完工,1943年由鐵路橋改成公路橋,橋中間是車道。 從丹東鴨綠江畔走上下橋往朝鮮方向。韓戰期間,美軍為了切斷中共軍源和兵力,實施封鎖轟炸約600多次,下橋朝鮮的一方被炸斷了。 下橋斷了,已無使用價值,現在只做觀光用,這座鴨綠江上的斷橋,開放於1993年6月。 從斷橋上眺望一旁的上橋,上橋又稱中朝友誼橋,原本只是鐵路橋,1951年1月改為公路鐵路雙用橋。 1950年11月8日到21日,朝鮮那方橋體,被美軍地毯式轟炸後,如今的下橋空留江中的幾根橋墩。 鴨綠江上的下橋望向比鄰的上橋,和對望寂寥的朝鮮。晚上中國丹東這岸是燈火通明,朝鮮那方則是漆黑無聲。 從斷橋上看一旁的上橋,上橋又稱中朝友誼橋。有吊弦部分是屬中方,平弦是朝方。 一列火車從上橋自朝鮮的新義州,正駛往中國的丹東。
大部分中國遊客,都從丹東的這座上橋,越過鴨綠江前往朝鮮。 1990年10月25日,中朝雙方將這座上橋,命名為中朝友誼橋。鴨綠江上的兩座鐵橋,一是通往朝鮮便利通道,一是丹東著名景點。 從斷橋看高樓林立的中國丹東。 再望向鴨綠江另一頭,破舊的船隻稀落江畔,僅咫尺之隔,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丹東是中國最大邊境城市,這兒的銀杏是滿城滿市,政府採收後,就讓當地居民採收剩餘部份。 外國遊客都搭機前往朝鮮,我們也不例外。朝鮮大同江橋上,早晨急急趕上班的人民。 活在自己世界裡的朝鮮人民,他們不知瞬息萬變世界,個個堅守本分,做好自己的工作。 早晨的平壤不塞車不擁擠,也沒有遊晃的閒人。平穰是朝鮮首都,沒有燈紅酒綠,沒有珠光寶氣,但卻是乾淨清爽得讓人驚訝。 不是任何人都能隨意搬遷住進平壤,要居住平壤得經過申請調查,沒有任何犯罪紀律才行,所以平壤的治安良好。 平穰街頭道路寬敞,車輛稀少,這兒要塞車可真度容易呀! 平壤市街也有林立的高樓,這都是政府興建給居民居住的。 平壤街上的居民大廈,朝鮮人民的住房由政府配給,所以朝鮮沒有炒地皮的行為。 車子離開平壤市街,南下往160公里外的板門店出發。 這條公路往開城板門店的道路,號稱是朝鮮的高速公路。路心一座希望南北韓統一的拱形建築, 象徵南北韓一定能實現統一,每當導遊一說此,就會狠批美國,說美國是是南北韓分裂的罪魁禍首。 朝鮮的高速公路沒有成排急馳的車陣,只有修剪齊平,綠意盎然的路樹與田野。 補丁的高速公路,雖然顛簸得厲害,但是,盎然的綠意讓人心情愉悅。 前往板門店高速公路上,隨時都能看見走在路間,拿著簡陋工具修補道路的工人。 補補丁丁,乏善可陳的高速公路,被整理得整齊劃一的路樹裝扮著。 2個多小時的沿途,久久才能見到車輛的高速公路,要想出事也難呀! 往開城板門店的高速公路兩旁,看不見雜亂無章的草叢,朝鮮的整潔翠綠,永遠留在遊客腦海。 中途休息站,賣水果和人參茶的攤子,乾淨俐落,簡單兩種水果,讓遊人不會有挑三揀四的困擾,當然也是國營的啦!賣給遊客,當然價格也不便宜哦! 前往板門店的中途休息站,這兒有廁所,但是洗手水是放在外面桶裝,廁所還是保持得很乾淨。 休息過後,繼續往板門店前進,說是高速公路,速度一點兒也快不起來。 要到板門店得穿過許多山洞,導遊有說過正確數字,我沒記,也忘記啦! 不知何故,每個山洞修築樣式各不相同。 板門店東南的開城到了!開城距離北緯38度軍事分界線約有8公里。 從朝鮮進入38度線前檢查哨石碑,這面圖意是南北統一如兄妹。 歡迎石碑的另一面,則是朝鮮半島地圖上那一指,表示拆開籓籬一統南北韓。 進入38分界線前的購物商店,賣的是朝鮮的招牌人參,包裝還十分誘人。 購物商店裡,有各式各樣的人參商品讓遊客選擇。 商店的服務人員,不喜歡遊客拍照,不過只是面有難色或躲過鏡頭,倒不會損人罵人啦! 購物商店裡朝鮮愛用的鍍金餐具,是金光閃閃讓人眼花。 遊客得登記列隊等在板門店入口處,國家購物商店利用遊客等候時間,以販賣紀念品向遊客展開攻勢。 商店裡外國遊客不多,絕大部分是大陸觀光客,愛買的也是他們,這兒的服務人員都能說國語哦!畢竟中國是朝鮮的老大哥。
車子直接駛進軍事區,北邊修剪得齊平林木森森間,藏著一幢小小建築,這就是韓戰期間,雙方舉行停火談判的場所。 走進空蕩蕩的會場,當年朝方和美方首席代表使用過的桌椅,還原封不動保持原狀。 停戰談判會場沒什麼讓人驚訝的陳設和物品,倒是外面場地草木扶疏,讓人流連。很快地隨著帶隊軍官離開,這一路都得追隨一名帶隊的軍官。 這名軍官帶領遊客進入分界線參觀,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軍官,屈服在我室友甜言蜜語,室友硬是要與他合照,照或不照,左右為難的軍官最後還是屈從了。 室友緊跟著軍官,緊纏著一旁的女翻譯,不知道的人以為她們早已相識。被室友跟上跟下的軍官有些招架不住,一臉哭笑不得,也為緊張戰地製造不少歡笑聲。室友美麗大方,她說都是為了製造讓我拍照的機會,所以她犧牲啦!是真的,她總是拉著我,有拍照機會就高呼我,我應該謝謝她! 離開停火談判場,往非軍事區路上,一塊雪白花崗岩石碑矗立,是金日成的手跡碑,石碑上刻有『1994年7月7日』和『金日成』的簽名。這塊手跡碑,長9.4公尺,寬7.7公尺,石碑的下方綴飾了82朵木蘭花浮雕。寓意金日成82歲逝世。金日成逝世前一天晚上,批閱了他人生最後一份南北韓統一文件,也是他人生最後一次的簽名,朝鮮將該簽名刻成碑置於板門店此處。 雙方南北分界線上的板門店會場,會場區有7排簡單建築,4座白色建築是北方朝鮮建的,3座藍色是由南方美軍所建。這幢藍色建築,就是朝美開軍事停戰委員會會議場所。 這張桌子位在38度線上,桌心幾枚黑色分隔物,分別了南與北,桌子左邊是朝鮮,右側是南韓。在這幢建築內,在這張桌子上,舉行過459次軍事停戰委員會會議,召開過509次祕書長會議,1991年3月,美國任命南韓將領替代,朝鮮不滿,從此不再在此召開會議了。 南北分界線上的板門店會場裡,兩名站得直挺挺的北韓士兵,守住緊緊關閉南韓出入的大門, 以防遊客搞錯方向誤闖南韓。
建築中間兩名士兵站立處,以水泥砌成寬 步出38度線南北分界線上的板門店會場,迎向遊客是一座3層建築的板門閣。 從板門閣2樓陽台俯瞰南北雙方共同警備區,左起第3座是板門店會場,遊客只能進入此屋,也只能從此屋跨越南北分界線。 板門閣2樓陽台,能遠眺分界線上,南韓與朝鮮對立的建築,兩方較量的意味濃厚。 就要離開1950年到1953年,韓戰產生的38度軍事區,就要離開60年前板門店南北雙方共同警備區和板門店會場區了。韓戰真的結束了嗎 ?!正確的說,沒有!南北韓只簽定停戰協定,並非簽定休戰書,所以兩造還是處在戰爭狀態中。一個韓國,兩樣情。絕盡所能封鎖國家,捨棄與世界接軌,但又不願被遺棄,被訓練得不卑不亢,半島上死心踏地的子民,她們心中的崇拜,只有神化的金家三父子,世上造神運動最成功朝鮮金家莫屬了!38度分界線上,朝鮮這方是遊人如織,熱鬧滾滾,嗅不到一絲煙硝味,碉堡、炮樓、鐵絲網、巡邏兵,還有挺立死守38度線不苟言笑,怒目相視的雙方軍人,畫面逗趣,讓人莞爾,但也令人心情難過沉重。 前進北韓38度線非軍事區 毛澤東割地贈金日成 沒有背包客,不能自由行,旅人進出必得跟團的朝鮮,遊客只能從北京或瀋陽搭機前往平壤,或從遼寧丹東搭火車,越過兩國江界鴨綠江,進入朝鮮邊城新義洲。這條全長 說到吉林不禁讓人想起與朝鮮交界長白山上的天池。不知是毛澤東豪邁義氣,還是嫌自家領土過於遼闊,1953年,竟接受了金日成的請求,將白頭山天池的53%和分水嶺東側的3座山峰以及之間的幾座島嶼,大手一揮贈給了朝鮮。朝鮮接收這份從天而降大禮的第2天,馬上將原名的『白頭峰』改成『將軍峰』成了朝鮮的領土。滿族發跡龍脈長白山上的天池,從此一半投入他人懷抱,若帝皇先賢地下有知,必會掩面痛哭。沒有深思熟慮,偉大的毛主席老大心態,一時興起的慷慨,為自己留下賣國的萬古罵名。鴉片戰爭後,能如此大方割讓領土給他國,獨剩毛澤東一人啦!至於金日成為何非要天池不可?!1931年的918事變,朝鮮族的金日成是中國籍,在吉林延邊就讀小學和中學,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他的活動範圍就在天池附近的長白山區,兒子金正日也在此地出生,所以金日成對天池有著獨鍾的情感,也被他視為1948年,建立朝鮮人民共和國使他登峰造極的福地。不管是編撰的故事或確實,要土地的金日成聰明,割版圖的毛澤東愚蠢! 鴨綠江上上橋和下橋 鴨綠江上有兩座並鄰的橋,一座是1911年完工的『下橋』,就是如今人人所稱的『斷橋』。橋長 鴨綠江上另一座橋是『上橋』,又稱『中朝友誼橋』,中國與朝鮮兩國的分界線就在橋心。上橋也有12孔,全長 全球聚焦在板門店 加足油門依然快不起來的車子,自平壤賣力駛往開城的板門店,補丁的高速公路,彈性不夠的車體,讓車內遊客經歷一趟 板門店非軍事區的南北兩方都有居民,也各自取了村名,朝鮮這方是260戶農家的『宣傳村』,和『和平村』,在此共同經營合作農場,只是有60多戶農家,因為南北軍事分界線,與父母親人離散了。南韓那邊是『自由村』,村民在重兵把守下從事農耕,也享有免稅,免服兵役的各項國家福利。朝鮮這方的板門店,只有為駐紮軍人及家屬服務的小商店,南韓那側,則遍布大小工廠,欣欣向榮著。南北兩方在分界線上,各有一旗台,韓方旗台高 板門店非軍事區巡禮 距離非軍事區不遠北邊,一座木造建築,是雙方停戰談判會場,當年朝方與美方用過的談判桌椅依然保持原狀,停戰協定簽字大廳,也原封不動在談判會場旁。距離談判會場南 步出會場,拿出相機,突與朝軍雙眼交會,那雙殺氣騰騰的眼神,令人不寒而慄,板門店非軍事區冷戰意味依舊濃重。1953年韓戰結束,劃定了38度線,但野心勃勃的朝鮮,還是處心積慮要赤化南韓,偷偷從朝鮮這頭,通過38度非軍事區分界線挖掘了4條地下道,距離首爾僅剩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