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2/28 23:56:22瀏覽1077|回應12|推薦102 | |
自以為遇到最糟的事情,不見得是世間最倒霉的狀況。 「人比人,氣死人。」或來句安慰的話,「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這是合理的邏輯嗎? 如果把這個『比較』的天平來秤量世上的『愁苦』而非『富裕』呢?該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吧。原來壞事不是我家才有,但也不見得你家比較多;往往在計較之後,發現別人的慘狀和自己比起來,我的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可是,噩運就像上了魔咒的巫毒娃娃,當自己以為早已經拋離的陳年傷心事,自以為已經縫癒不揭的傷口,原來仍掩藏在黑暗處,哪一天一個情景,一句對談,一篇文章,一段報導,只要遇上同弦共振,就引出類似的哀淒,那個巫毒娃娃立刻被釘上戳上,難過和眼淚有如舊傷復發,撕裂開的絞痛像不期然的火山爆發,讓人措手不及的想掩面離去。 作者陳維鸚,一個爲了醫治兒子罕病的媽媽,在醫院如身經百戰的戰士,長期和孩子在難以預期的病魔手中幾度交手,熬著身心靈疲乏的意志,化作滴滴血淚的文字,掺著調好味的幽默筆觸,一筆一劃剷出一條通往讀者內心共鳴的通道,寫下了這本《奇蹟男孩》。 我順著她的通道走,起伏錯綜的劇情,說盡老二凡凡的出生病史。 凡凡,一點都不平凡。凡凡,倒是添了不少麻煩。『進行性家族性肝內膽汁滯留症』(PFIC),什麼鬼東西?萬分之一的大樂透?幸運神選中了一個剛出生的得主,讓他從出生起就和醫院結緣? 這位勇敢的媽媽作家,操著她流暢的筆桿,以往寫喜劇收場的青少年書籍,如今記錄著一點一滴康復又患病的凡凡在醫院治療的經過,全家是如何克服了第一道關卡,解決了肝硬化的問題後,又得武裝戒備地準備度過另一波的壞消息-惡性淋巴腫瘤(移植術後淋巴異常增生,是一種癌症)。 書中除了道盡為人父母的焦慮與盼望,也適時地提供了此疾病的參考資訊。作者慣用幽默的方式來訴說病房裡的種種無奈,我想苦中作樂,也是人生難關的潤滑劑。我一邊流淚讀著卻也忍不住哈哈大笑。笑,是為了掩飾那困境中的無助與同情;笑,是心有戚戚焉之後的同理與回顧,想起我們也曾為著孩子出入急診室,住院、打點滴、手術、高燒不退、發炎。。。天哪!康復的日子到底等在哪裡呢? 。。。。。。 那早已破碎成千片萬片的記憶,此時掩卷的當下全奔入鼻腔中,我的鼻膜如即將爆脹的汽球,奮力將壓擠的水氣彈入眼框裡,一閉眼,記憶重新被壓縮,熱氣冷凝,蒸餾出來的影像是被頑皮的天使裁剪不全的篇章,模糊失焦但沒有忘記。 於是,我佩服作者為人母的堅強和樂觀。看著書中那張全家福照片,照片中每個人的動作、眼神和表情,萬萬看不出來,凡凡走向健康成長的路,會是如此坎坷與艱辛。而我們的曾經滄海,比較起來,真的微不足道,如滄海之一粟了。 是我才該說,不幸中的大幸,是恩典,是奇蹟!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