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嘔吐次數破PB的2022台北超馬24小時賽
2022/02/22 03:16:19瀏覽3871|回應0|推薦15


◎24小時賽起跑

 

歷經三個月努力的備戰過程,我萬萬沒想到最後是跑出這樣不怎麼樣的成績。

 

緣起

跑馬12年,回顧至今共參加8場24HR賽。
2012東京明治神宮外苑24HR超馬賽136.267公里/第45名
2013台北超馬嘉年華會24HR賽173.8公里/第8名。M40分1
2013東吳24HR超馬賽169.613公里/第26名
2018台北超馬24HR賽187.629公里/第11名。M45分1
2019台北超馬24HR賽195.585公里/第20名。M50分1
2020台北超馬24HR賽212.82公里/第5名
2021台北超馬24HR賽110.721公里 (跑12小時棄賽)/第59名。M50分4
2022台北超馬24HR賽179.010公里/第19名。M50分3

雖不敢說自己是天生跑者,但前面這幾場24HR賽前,都因為工作與家庭關係無法累積充足的練習跑量,僅能維持在三個月平均約250公里左右的跑量而已。對於補給也不甚在意,抱著見招拆招的態度面對極為重要的24小時補給。

自從經歷2021年台北超馬24HR賽,僅跑12小時就輕易棄賽的懊悔經驗後,今年決定專心面對這場比賽,不論跑量與補給,都以有計畫的方式正面迎接挑戰。


◎53歲的自主生日超馬


◎1月份月努力達成的跑量

賽前三個月,去年11月起將月跑量拉高到300公里以上,包含4次半馬的自主練習;12月迎來年度賽事「台北馬拉松」,雖沒達到破PB目標,加上4次自主半馬練習,也將跑量維持在300公里以上。過年後的1月,跑了一個自主生日超馬53公里,再加上兩次30公里以上與四次20公里以上的練跑,控制在5:30的速度,讓身體習慣這速度,不要暴衝,這個月更將跑量拉到345公里。

雖然與每個月動輒500公里以上的跑者完全不能相比,但也是很努力在工作與生活中,炸出每天的每分每秒來練跑。雨天無法練跑時,就在自家跳繩、拉單槓、做體能訓練,加強自身肌耐力。

補給方面,依往年的經驗,我的腸胃對於能量膠的接受度大約可以維持10次 (10小時左右),比賽中我也無法接受便當、雞腿、羊肉爐、麻油雞、啤酒等補給,因此今年打定主意以最精簡的補給為主,能量膠與鹽碇,之後搭配大會的水果與鹹粥,只補給每一小時流失的能量,不做過量的補給,不喝含糖量極高的運動飲料,只喝礦泉水。有這樣計畫後,從12月起的每次長距離練跑,就很規律地以能量膠與鹽碇作補給,讓身體不排斥並且習慣這口味。


◎依天氣預報與多次長距離練習跑的適應度,決定穿短袖T應戰,以避免太早就覺得畏寒,也希望「單攻行不行」T恤能帶來跑不停的力量


◎女兒們加持的跑鞋


◎以能量包為主的精簡補給,其他熱食與水果靠大會供應


◎預定的補給課表,依照以往的經驗,就看可以照表操課幾個小時

 

賽前

因為女兒今天要上美術課,與她們約下課後在會場見面。因此中午12點,獨自拖著行李搭公車,前往新生公園花博園區的比賽會場過一晚。

今年的補給員,很榮幸邀請「超馬女王」王雅芬幫忙補給24小時,一方面她對超馬極有經驗,希望能達到穩定軍心與督促鞭策的功能;二方面她與我是多場比賽的同學,非常了解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尤其在已經跑得昏頭狀況下能提供適當的建議。


◎雅芬這次從跑者變為補給員,非常感謝她的協助


◎與眾位超馬大神合影


◎小康醫師與蔡老師,都是擁有220公里以上實力的狠腳色

 

 

0-8小時,82.875公里


◎倒數準備中

下午兩點鐘,準時鳴槍起跑。起跑第一圈,我就看到小女兒遠遠跟我揮手,是家中的女將加油團來打氣,馬上提振起精神,簡單打招呼後,繼續沿著賽道前進。這次的策略就是記得速度壓慢下來,保留體力給後12小時,不要讓前12小時與後12小時的距離差距太大。


◎女將加油團


◎接住

一開始位居18名,我不急,仍繼續按照原定每公里5:20,大約11公里的時速前進,名次緩緩地往前推進,18、16、14名,漸漸往上升到第9名,按照補給表,每小時該吞能量包,就手拿一包邊配著水小口吞下肚,電解質帶一聯10顆在身上,大約每小時就吃一顆,或想含點東西時,也會拆一顆來含在嘴巴,鼓勵自己一下。

全馬完成時間03:44:40,與原本計畫以11公里時速來跑前4小時差不多,速度控制得很穩當,名次維持在第九名。這段時間100公里、12HR、24HR、48HR都在同一側賽道上競賽,由於大家速度不一,已經夠窄的賽道更顯得擁擠,尤其對於已經跑了一天,有些恍惚的48HR跑者來說相當不友善,好幾次看到驚險的閃人畫面在眼前出現,還是要賽道分流比較好。

我的配速計畫是從時速11公里開始,每四小時配速遞減1公里,即5-8小時時速10公里、9-12小時時速9公里來配速。四小時的階段性目標達成後,時速再降慢為10公里,04:29:48完成50公里,這時感覺都還可以輕鬆應付,順便檢視一下自己的狀況,腸胃沒有問題、沒有嘔吐感,繼續以能量包與鹽碇補給,四肢肌肉也沒有痠痛感,除了賽前原本有的左肩背稍稍痠麻外,其他都沒有問題,速度也照計畫走。

賽事進行四個多小時,時間是晚上六點多,天色漸暗,跟補給員拿一瓶花生湯就著口,邊跑邊咕嚕咕嚕喝下肚,當做晚餐。晚上八點多,又去大會的公補區拿一碗麵線邊走邊吃後,繼續上路。

八小時完成82.875公里,計畫目標是84公里,心想只差一公里,後面再補上即可。

 

8-16小時,132.6公里

賽事進行八小時,已經是晚上十點,氣溫更涼,賽道上風大,跟補給員拿一件長袖T套在短袖T上面禦寒。名次一直在8-10名間擺盪,但速度明顯漸漸下滑,從6分多的速度有時甚至跌出7分速,而無法照時速9公里的計畫來跑,有些力不從心,這時只能不斷告訴自己穩住速度,後面慢慢就可以追回來。

第七個小時吃完第七包能量包後,除了第八個小時到公補區喝一碗湯外,雖然鹽碇仍有定時吃,但其他食物好像就不是吃得很順利,偶而拿一些水果、偶而吃個口香糖、偶而吃幾個果凍、偶而喝一杯可樂,很沒規律地東吃一些西吃一些,補給的計畫已經亂掉。

時間剛過凌晨12點,賽事進行10:07:29完成100公里,比我的PB慢44分鐘,也比這次的預定配速計畫慢了3公里,但還在有機會追上的範圍,戴上耳機聽我的音樂歌單,隔離外面的干擾,也跟補給員拿止痛藥與胃散吃,先拚過12小時,看能不能至少跑到117公里的舊12小時國家選手目標,這段時間雖然有嘔吐感,但都被我硬生生地壓住吞回去,補給員雅芬這麼有經驗的跑者,都覺得不可思議。

凌晨兩點,12小時完成113.373公里,離配速計畫的120公里相當遠,但離後來修正的117公里倒是還在可以容許的範圍內,至少已經完成一半時間,平安度過12小時,原打算奮力一搏,下半場拚100公里,還是有機會打破自己的PB。

該來還是會來,才剛過12小時沒多久,就迎來第一個嘔吐。這時還慶幸第一個嘔吐被我壓到12小時後才吐,控制得不錯,沒想到就這樣拉開後12小時嘔吐的序曲。接下來幾乎每30分鐘吐一次,猶記得第三次蹲在暗黑的樹叢中嘔吐,這次吐的量非常驚人,將所有吃的東西都吐光光,但無線耳機撥放的Spotify歌單傳來陳建年「海洋」的歌聲,這邊大聲地「嘔嘔嘔~」 那邊「啊嗚,喔~海洋,啊嗚,喔~海洋」,我都錯亂了。

大吐了幾次後,精神有點恍惚,賽道上跟誰打過招呼也不太記得,已經完全沒有繼續跑下去的念頭,慢速走跑一兩圈後,就窩到補給區,雅芬用按摩槍幫我用力舒緩肌肉,並且不斷鼓勵我,再過幾小時就天亮了,天亮就會好一點。中間也曾有棄賽的念頭,但雅芬告訴我「如果連你們這些跑兩百多公里的跑者都棄賽了,那你叫那些即使使盡全力撐完24小時,也只能跑一百公里出頭的人怎麼辦?要怎麼拿你們當模範?這些人不是乾脆就不要報名算了!」「棄賽會棄成習慣,繼續撐下去就是一個經驗累積」,這些鼓勵的話語如同五雷轟頂,直接進到我心裡,繼續拖著吐到已經要翻肚的身體在賽道上努力撐著。

賽事進行到16小時,時間清晨6點,天色已漸亮,從12小時到16小時這四小時,總共吐了7次,里程只推進19公里,到達132.6公里,總名次退到15名。

 

16-24小時,179.010公里

清晨6點15分吐了第8次,頭腦昏沉地連走路都會偏移賽道,眼皮睜不開,連耳機的音樂也起不了提神作用,撐不過瞌睡蟲來襲,只好央由補給員讓我睡15分鐘。窩到休息室時,看到逍遙哥也躺在那裏小睡,把握時間躺下後,馬上進入深沉的睡眠。

15分鐘後,雅芬把我挖起來推回賽道,繼續未完的八小時賽程。


◎感謝高雄超馬一姐穗霓的徒手按壓

短短熟睡一下後,精神好一些,不過嘔吐感仍在,不太敢吃任何東西。17小時吐一次、18小時也吐一次,胃裡面已經沒東西了,花了很多時間嘔,只能吐出強烈的胃酸與唾液。賽事第18小時,里程只有142.545公里,名次退到19名。


◎相較於游刃有餘的謝仲倫醫師,我顯得狼狽許多


◎與也是吐很慘的春神走了近一小時,他後來又活起來,跑超過200公里的距離


◎感謝48小時跑者李榮富的鼓勵,才讓我笑出來

 

第19小時再吐第11次,又窩進休息區小睡15分鐘,之後維持著每小時吐一次的規律,吃水果吐水果、吃熱粥吐熱粥、喝溫水吐溫水、喝康貝特吐康貝特,吃甚麼都原封不動吐出來,雅芬完全不知要怎麼幫我補給,唯一沒有吐出來的是林桑帶來的溫豆花,不過也可能是鬆軟已經化為水吐出來了也說不定。


◎與高速的六小時跑者高大哥跑在一起,恭喜他打破六小時的分齡紀錄

 

賽事第22小時,時間是隔天的中午12點,嘔吐次數已經破了PB,達到13次,這一小時總算沒有吐,累積里程161.772公里,名次21名。雅芬幫我評估狀況與里程後,下達命令,務必達成175公里的最低標準。既然命令下來了,就把握住這逐漸好轉的時刻追一些里程回來。

拋開想達成200公里目標的箍咒後,反而海闊天空,反正目標已經不可能達到了,那就戴上耳機開心地盡力跑,享受最後兩小時的賽程,一圈一圈慢慢往前推,盡量不停下來。


◎跑不快跑不遠,但仍要帥帥的

 

第23小時,里程169.065公里,名次仍然是21名,吐了第14次,但我沒打算慢下腳步,從7分速加快再加快,6分速、5分速、4分速往前加速,反正加速本來就是我專長,這時已經不用管會不會跑爆掉,只管往前推進即可,於是一圈一圈套過已經露出疲態、準備結束倒數的跑者。

因為成績沒有達國家標,最後一圈沒有丈量餘數的里程,所以要算準最後通過感應地墊的時間,最後一圈卯足全力繞完,在賽事結束前一分鐘高舉雙手通過終點,「嗶嗶」感應聲後,脫帽轉身向賽道與工作人員鞠躬致意,結束這場漫長煎熬的24小時賽,然後轉到草地去吐今天的第15次,也是最後一次。

最後成績179.010公里,總名次19名,M50分組第3名,很糟糕的成績,卻是我吐了15次堅持到最後所掙來的,我格外珍惜這個經驗,還有極大的進步空間。


◎完賽證書、獎牌、M50分組獎盃


◎M50分組頒獎,三位都有210公里以上的實力,這次卻一起手牽手出狀況

 

後記

這次出的最大狀況就是連吐15次,超過2019台北超馬24HR賽吐9次的紀錄,那年還有跑到195.585公里的成績,今年卻沒有將成績拉回來。

賽後有專業的朋友幫我分析,應該是電解質補充不足才會造成這麼容易嘔吐,比較我與從事劇烈運動的運動員,在每小時流失電解質後所應該補給的量,竟然相差五倍之多,就是因為沒有平衡汗水中流失的電解質,而導致噁心、嘔吐、抽筋、肌肉無力等症狀。

下次再來試試這樣的補給方式,看會不會改善嘔吐的發生。當然是如果有下次的話,現在不要跟我提什麼24小時賽,打死再也不經歷這種煎熬了!


◎左腳背壓到瘀青,腳底也長一顆大水泡

( 興趣嗜好運動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ono5510&aid=171736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