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黑色魔液,不知讓多少人狂戀…
賣咖啡的店鋪,似乎是台灣最受歡迎的經營主題之一,不過,它卻不是新進的產物。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早在二十幾年前,台灣就已經出現這種店舖了,在這些店舖當中,我最常去、最印象深刻的,是【怡客咖啡】,幸運的是,它在國父紀念館,位於逸仙路側門的巷子裡,有設一家分店,離我家只差一個捷運站。
對我而言,那家咖啡店是回憶的儲藏箱、過往情景的相本,你一定會以為,我是跟同學、朋友在那裡聊天,其實,我是跟家母在那裡話家常。因而,【怡客咖啡】在逸仙路的那家分店,便成了我最常光顧的所在,不過,我去那邊主要不是喝咖啡,而是叫簡餐來填飽肚子,順便喝附帶的咖啡。然而,怡客的簡餐也相當美味,像是米蘭雞腿、西班牙海鮮、和風咖哩牛肉等,都是我相當愛吃的菜色。
雖然,我去怡客很多次,但最近的一次卻令我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那次剛好是915圍城之夜後的隔日早晨,另一個原因是,那回,喝咖啡的時候,忽然看到怡客徵文活動的廣告,從看到那份廣告起,我就一直構思關於咖啡的文章。儘管,去年曾經寫過一篇張學友〈咖啡〉的歌詞解析,不過,那與咖啡本身沒有直接的關係,而且偏重抽象的概念論述;然而,它卻仍經常出現在,我的閱讀進程中。
我去怡客,不只是喝咖啡、吃簡餐,更是利用那樣的氣氛,整體腦海中雜亂無章的思緒,同時對我前幾天的言行舉止,作一種徹底的反思、評估、檢討;或者,也構思當天、未來幾天文章的靈感。當然,這兩個動作,常常是同時進行的。有時,我在喝咖啡、用簡餐的時候,也會對四周正在進行社交互動的顧客加以觀察(是我專業科目的敏感嗎?)。哇!這樣看來,我在那裡還真是一心多用呢~!
其實,在逸仙路上除了【怡客咖啡】這個老招牌之外,還有【丹堤咖啡】、【真鍋咖啡屋】,以及最近新開,目前正值試賣八折優待期間的【布朗尼咖啡】,欸!這樣看來,逸仙路豈不成了一條「咖啡街」麼?不過,當你走在那條路時,你很容易就能看到,對於「氛圍」相當考究的咖啡店、快餐店;而就在前幾天,我也出於好奇心地,去光顧了那家最新開的咖啡店,同樣,是在午餐時刻。
當我走進【布朗尼咖啡】的店內後,我便立刻回想起,之前在網路上看到的一項職場趨勢:新世代的年輕人,偏好自己開店(或合夥)當老闆。當我這麼寫的時候,你一定可以猜到,我在那家店所看到的東西。沒錯!那家店上至店長,下至服務生,都是和我年紀相仿的七年級生,他們的「制服」是目前頗為流行的海軍水手服,而店內的設計(包含廁所),也可以看出七年級生最主要的優點─創意。
然而,跟怡客一樣,布朗尼也是以咖啡和簡餐為主,我去的時候,是點一個名為台塑焗拷雞腿的套餐,至於為何取這個名字,原因耐人尋味,我想,可能也是創意的表現吧。無論如何,我要說的是,咖啡店、咖啡廳、咖啡屋及咖啡館的經營,「感覺」的行銷,似乎跟咖啡的口感一樣重要,而且,這已經成為千古不變的定律;於是,畫家的塗色、詩人的歌詠、廣告的文本,就常以咖啡店為主角。
「我若不是在喝咖啡,就是在去咖啡店的路上。」就表面而言,這句話對我不適用,因為我很少去咖啡店,反而很常去書店和研究室;不過,若引入我的常用比喻─閱讀 = 喝咖啡─的話,那麼,這句話就百分之百適用。可不是嗎?咖啡的滋味,就跟閱讀的感覺一樣,有的苦澀、有的甘甜,氣氛,只是配角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