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入侵者之敵情3:互花米草
2024/07/31 21:56:05瀏覽154|回應0|推薦19

除了小花蔓澤蘭、銀膠菊以外,互花米草在臺灣亦是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有在宣導防除的外來入侵植物品項,不過,它相對比較少被一般民眾或民代通報外來入侵植物危害。

依照【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然保育網】的互花米草摺頁資料,互花米草為禾本科米草屬之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美洲大西洋沿岸,具有地下莖、地下根,可深入土壤30~100公分,莖桿堅韌直立,高可達2.5公尺,直徑約1~1.5公分,具有葉鞘,葉互生,長坡針形,長30~60公分,寬1.5~2公分,具鹽腺,葉表面常有白色粉狀的鹽粒,花序長15~55公分,具8~18個穗形狀花序,小穗有14~30個,呈現扁平狀,長約1~1.5公分,為兩性花、柱頭長、白色,有雄蕊3枚、花藥成熟縱裂、花粉黃色,穎果長1~1.5公分。

由於互花米草具有耐鹽及耐淹之特性,可以適應潮間帶高鹽分環境,被認為在護岸及造陸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為了保護海岸及提高海灘植披生長力,遂於1979年自美國引進互花米草,為互花米草至2002年成為中國沿海灘地最強勢的入侵植物,之後隨著海流入金門縣,甚至橫越臺灣海峽來到臺灣,已在彰化縣、臺中市、新北市發現互花米草的蹤跡。

互花米草常被誤認為蘆葦,兩者外型相似,尤其株高、莖桿及葉型較難分辨,惟花序明顯不同,互花米草型為細長形之穗狀花序,蘆葦為開展形之圓錐花序,故開花期為便是最佳時機。

互花米草藉著有性繁殖(產生種子)及無性繁殖(地下根莖萌生側芽或莖桿節處萌生不定芽)二類方式擴張族群,它是風媒花(花粉隨風傳播),花期與地理分布有關,北美洲一般是6~10月,南美洲是12月到隔年5月,歐洲是7~11月,臺灣則是7~10月,花序上的種子數量約120~630粒。

互花米草拓展新生育地主要仰賴種子,但已經建立的互花米草族群,主要藉由地下根莖的無性繁殖進行擴張,每年生長約1~5公尺,藉著地下根莖快速的萌生能力,互花米草在潮間帶形成高密度的單物種植物群落,使其他植物無法與他競爭。

互花米草會與當地植物競爭、降低生物多樣性、威脅漁業發展、妨礙水道運輸,「保持監控且一發現便即刻根除

是控制互花米草族群的原則,主要採用人工拔除、割除、機械挖除、火燒、黑色塑膠布覆蓋、圍堤水淹等,這當中又以人工拔除配合機械挖除效果最好,施做時須將根系儘可能移除,並將根系及斷莖掩埋至2公尺深,或運到焚化爐焚燬,以避免互花米草無性繁殖再度生長擴散。

資料來源:外來生物管理 - 外來物種防治宣導 - 互花米草摺頁 (forest.gov.tw)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ues1112a&aid=180764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