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在籠中高歌的鳥
2019/05/03 05:45:02瀏覽800|回應1|推薦14

     

                最近讀書會裡剛讀完非裔作家瑪雅安吉羅的《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自社交媒體掀起一股metoo 浪潮,鼓勵性侵女子勇敢站出來公開受害事實的政治氛圍之際,這本50 年前出版的個人自傳,仍然對這個世代的讀者大聲說話。

 

                《我知道籠中鳥為何歌唱》是集詩人、舞蹈家及導演於一身,寫作生涯超過半世紀的安吉羅六本自傳體小說中的第一本。書中描述作者從三歲到十七歲的成長歷程,其中包括三歲遭父母離異被送上火車到外州、七歲被母親男友性侵、後來送給阿肯色州的祖母撫養、十三歲回歸父母身邊、十六歲成為單親母親。一路走來讓人心疼惋惜的遭遇,卻成為滋養作者靈魂的養分,而讓她在回溯過往時抱著善意與感恩之情。


                 「如果說一個黑人女孩在南方的成長是一種痛苦,那麼意識到這種錯位,就像是在喉嚨邊上架起一把利刃,時刻威脅著她的生命。」成長歲月中因種族歧視及身為女性所受到的羞辱與不公平待遇,伴隨著瑪雅的童年與青少年。但是她努力不讓那把「利刃」造成的威脅成為她往後生命中的主旋律,反而從文學閱讀中找到一股救贖的力量以及與週遭環境相抗衡的勇氣。


                 非洲有句諺語:It takes a village to raise a child. 瑪雅的童年裡,她的村莊是阿肯色州的斯丹普鎮,她的阿嬤韓德森太太在鎮上開了一家雜貨店,是黑人中少數擁有土地和房產的。在鄰里眼中是個好看女人的阿嬤,在瑪雅眼中代表了力量和權威。阿嬤的氣魄與膽識展現在有一次瑪雅牙痛, 萬不得已帶她去看鎮上一位曾向她借錢的白人醫生。結果不但被當場拒絕,祖孫倆更被羞辱了一番。阿嬤氣不過,被趕出辦公室後又走回去,揪住醫生的衣領,狠狠地嚴厲地教訓了那個說「寧可把手伸進狗嘴裡,也不給黑鬼看牙」的醫生,痛快地報了一仇。


                瑪雅七歲時和哥哥貝利被送至母親在聖路易斯的家,被母親同居男友弗里曼強暴。她在庭上公開作證,讓弗里曼繩之以法,出獄之後弗里曼卻被謀殺。瑪雅身心靈受到重創,她認為是自己的撒謊,導致弗里曼的死亡,往後五年時間裡,除了貝利之外,她讓自己陷進寂靜無聲的世界裡,選擇用沈默回應這一切。


                因為失身導致失聲的瑪雅,此時生命中出現了一位貴人--弗勞爾斯夫人。瑪雅形容她是斯丹普鎮黑人區的貴族,舉止優雅,「在嚴寒中如炭火般溫暖,在阿肯色州的酷暑中如習習青風圍繞四周。」弗勞爾斯不僅為瑪雅做甜點,也讀書給她聽。她用文學搭起一座橋,潛入瑪雅幽暗的世界,也讓瑪雅藉著這座橋,進入貝武夫或者奧利弗的私人天地。弗勞爾斯夫人要求她讀書時要讀出聲來。「人類的聲音賦予語言更深層的意義。」


                此後瑪雅從朗讀詩歌與文學的音韻中,慢慢尋回掌握自己生命的節奏。


                十歲的瑪雅在白人太太的廚房裡,學習如何成為「淑女」的功課。包括洗燙衣物、佈置餐具及烹飪。骨子裡有一股不願被人欺的個性,為了反抗女主人擅自將她改名的污辱,她假裝失手摔碎女主人最心愛的瓷器,女主人向她大丟瓷器碎片。


                  書中對於當時美國南方黑人緊緊抓住宗教,作為脫離苦難的救贖,多有著墨; 但是基督教信仰對他們來說,經常流於教條與教義的遵守,尤其對於年輕下一代來說,上帝是一位讓他們敬畏多過於敬愛的神。聖經中「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的真理成為一句口頭禪,無法真正深入人心,成為他們待人處事、安家立命的生命態度。


                有關宗教對人的影響,書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是搭在鐵路邊田野裡的帳篷,搖曳的燈泡,昏黃的燈光所組成的「培靈會」,在當時美國社會對黑人的歧視、隔離、虐待與唾棄的環境下,黑人在上帝面前的一次靈魂對話。牧師宣稱,在末日審判的那天,「基督會把綿羊(黑人)和山羊(白人)區分開來。」 黑人相信,現今忍受的辛苦操勞,能夠換來永生裡幸福的家園。「此世短暫的逆來順受、地位卑微、遭人唾棄、被人虐待,總比永世在地獄的烈火中煎熬要好。那些基督徒和以『愛』為最終追求的人,誰也不會承認,看到自己的敵人被穿在魔鬼的長叉上,受盡硫磺烈火的炙烤時,心中會升起莫名的快感。」


                 帶著黑人女性視角出發,這本書不僅侷限於種族議題,更包含人生成長的功課,有掙扎、有苦痛、有自卑、更有救贖與希望。作者安吉羅取用詩人Paul Lawrence Dunbar 一首<同情>詩作中的詩句「我知道為何籠中鳥歌唱」作為本書的題名,可說相互輝映。


                 對作者來說,種族、女性、離異的父母、社會階級、敏感的心都可能是她成長路上的牢籠; 但是當她懂得用獨特的智慧與機巧對待世界和她自己,用極其優雅及幽默的方式書寫整理過去發生的所有事件時,她找到了一份獨特動人的聲音,也為自己在美國詩壇唱出最嘹亮的名字—瑪雅安吉羅。


           每一個人都帶著與生俱來及後天造成的牢籠,或許是肉體上的先天殘疾,或許是現實環境中的重挫,讓我們心靈受損,頹廢不堪,如同身陷牢籠,無法掙脫。但是當人願意面對現實環境中的艱困,化阻力為助力時,那股爆發力就能帶人超越困境,飛出青天。


          出生便沒有四肢,卻把人生活成一首讚美詩的澳洲人尼克胡哲,出生時沒有雙手雙久,父親嚇得跑到產房外面去吐,母親不願意給他餵奶。 一個帶著兩個腳指頭小腳的人,不能走路,連吃飯、上廁所都要依靠別人。如今學會電腦打字、游泳、潛水、騎馬、踢足球、打高爾夫球等,甚至創辦了自己的演講公司,到全世界超過60 個以上的國家演講,激勵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尼克胡哲的殘疾並沒有成為他的牢籠,反而激發他證明自己別人可以,我也可以」的超能力。

     

         出生於中國湖北橫店村莊的中國詩人余秀華,因為出生時缺氧,導致先天性腦癱。與生俱來的疾病並沒有損壞她的智商與學習能力,高二輟學後,余秀華生活在農村裡,在叼著煙割草與餵兔子的間隙裏,斷斷續續地寫詩。2014年,她的詩被出版,震驚詩壇。曾經有一位美國作家形容余秀華的詩:「出奇的想像,語言的打擊力量,與中國大部分女詩人相比,她的詩歌是純粹的詩歌,是生命的詩歌,是語言的流星雨,燦爛得你目瞪口呆,感情的深度打中你,讓你的心疼痛。」余秀華沒有讓腦癱和後來婚姻上的挫折成為禁錮她的牢籠,反而遨遊在詩的天地中,盡情唱出自己獨特的聲音。

 

          好友雪倫自幼成長環境優渥,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的她總是自我感覺良好。直到她結婚升子,生下一個有重度自閉症的孩子後,整個世界變天,痛苦成為她的朋友。過了幾年以淚洗面的日子後,她決心擦乾眼淚,積極面對現實。

 

        「我雖然生活在一個籠子裡,但是我每天都努力唱歌。甚至要唱出孩子無法唱出來的歌。」雪倫說。

 

            如今的她天天帶著時常被別人投以異樣眼光的兒子出門,手上戴著寫有<自閉症>三個字的手環,藉以開啟和周遭人的對話,教育社會大眾有關自閉症的議題。她說,因著孩子的特殊經歷,讓她學會謙卑的功課,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如何詮釋生命中的苦難?瑪雅安吉羅這樣解釋:籠中鳥之所以唱歌,不是因為牠有答案,而是因為牠心中有一首歌。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lssdrptr&aid=126159792

 回應文章

Sir Norton 魯賓遜,救命!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生命的詩歌
2019/09/08 12:33
拜讀您這篇大作,是擲地有聲的令深深感動的大音,回響了數位作家的心路和奮鬥,大哉靈魂。
懷抱有時(blssdrptr) 於 2019-11-21 10:22 回覆:

謝謝你,

很高興這篇文章對你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