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31 10:02:52瀏覽1164|回應5|推薦14 | |
中指蕭擋車,有人認為不知道什麼樣的教育教出了這種人。 說到底,社會上許多問題的根源都來自於教育問題。 交通部政務次長葉匡時表示:阻擋救護車應該只是個案,但也凸顯基本價值出了問題,必須從根本解決。否則凡事都靠法律規定,恐怕也不是長久之計。交通部表示:會透過「道安會報」系統,加強學校道安教育,從小做起。 此事經過社會廣泛討論,最後似乎都能發現一個偉大真理:根本教育出了問題! 可在我看來,這些都是癈話。 如果教育能夠不出問題,能把人的行為規範一生,那麼教育就能把人變成從不犯錯的聖人。 試問天下豈有聖人?就是監察院長"王聖人",有時也會說出具爭議性的話。 教育只是基本,可以讓人明白道理,卻不是萬靈丹。 "環境",才是人一生受教育的主要場所。如果環境不佳,能馴化出多少循規蹈矩的人? 當然,教育有問題的部分應當改善,日新求新,可是環境才是人性的考驗場,書本上的道理常常一遇到社會環境,就被輕易抛諸腦後。 由此可見,環境的建構也很重要。例如一個老舊社區平日就是幫派角頭混跡之所,在那裡生長的小孩子,耳濡目染下,長大成為黑社會機率就比較高。環境可以影響一個人的行為,所以古代孟母三遷故事,正說明了環境對人的重大影響。 中指蕭事件,除了其本身行為觀念需要檢討,可我們的用路環境太差,每天都在製造不同程度的中指蕭,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針對環境去解決問題,可以說和教育同等重要。 把用路環境弄好,令人民不必"被迫鑽空子",守規矩的人就會多,如中指蕭那樣怒氣沖天的用路人也能減少。 將校園環境整頓好,配合各項措施將學校變回學校,霸凌的學生減少,令學生們有個安心讀書的場所。 將政治環境改善,徹底限制黑金人士參政,令法治清明,該提高待遇的提高待遇,令犯法的必受追究,我們才能擁有良性循環的民主法治社會。 而良善環境的建構,如政治環境,教育環境,用路環境等等,不都得依靠我們大有為的政府來整合建立嗎? 古人所謂牧民正是此理。政府牧民,首先需要給一個好的環境令人民有所適從,終能自動自發,形成一個向上的社會系統。這好比政府設置各種獎勵投資條例,有利於民,人民就會爭相把錢拿出來投資一般,風行則草偃。 而法律,不過是限制人民行為的最後一道防線,消極辦法。 交通部政務次長葉匡時所認為的教育出問題看法,其實是柿子撿軟的吃,推脫責任。交通環境如此差勁不思改善,卻頭痛醫頭的來個加強道安教育?試問學生們出社會後,每天面對"逼人違規"的交通環境,能夠堅持多久? 同樣的,如果貪汙環境友善,一定有官員勇於試著貪贓枉法,如陳水扁一般。如果學校環境限制,導正不了這些霸凌學生的行為,霸凌事件就不會減少。 明天就是建國一百年,在此祝願我中華民國的官員及民意代表,施政時能夠多動腦筋,具備大局眼光,而不要只能推卸責任,不思進取。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