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2/04 21:14:06瀏覽1582|回應2|推薦14 | |
文/怡克納米斯 新書《上班族經濟學》於1/25發行,敬請多多指教,謝謝。 本部落格推出「神鬼經濟學」,本次收錄一篇短文,剛好今天是農曆十二月廿四日的送神日,剛好談談信仰的「供需關係」。 經濟學中的宗教行為,其實認為信徒是個宗教市場的消費者,在競爭的宗教市場裡選擇宗教,宗教信仰似乎就像商品一般,消費者選擇這個商品(宗教信仰),就是認為這商品對其有利,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在信徒的宗教觀裡,這個未來的「效用」,甚至可以是「來世」,也可以「移轉與贈與」(佛教裡講的是「迴向」)。 既然宗教信仰是一個市場,有市場的參與者,有供需關係,信徒(需求者)的角度思考,信徒到底圖什麼?圖平安、圖財富或者是圖幸福皆是有所需求,這種需求的程度會透過很多種宗教行為來向天上與地下的神明們表達。然每個信徒的需求是不同的,這有可能和信仰的強度有關,表現出來的方式當然就會不盡相同。 我常說「求得愈大,給得愈大」是一種一般化的想法,信徒的求,必須透過某一種機制來向神明表達他們的虔誠,而這種機制,最好有點價格機能來量化表現,譬如說是捐獻。信徒捐得愈多,當然希望得的愈多愈好,這可能是今世的投入得到今世的效用,如求財;或者是今世的投入,轉變成為自己或者是先人來世的消費。 這種透過「求」所表現出來的「量」,本質上也可以視為一種炫耀性的行為,至於神明之間是否是無私的,也即是對於信徒所奉獻的「量」和提供的庇佑是無關的。但我也很好奇,如果信徒們知道,而且充分瞭解到神明是公正無私的話,信徒又何必用「量」來「求」?因此,我認為這就是一種炫耀罷了,除非,這彼此有「對價關係」的存在,如果有對價關係,神明的庇佑程度,就不是公正無私的了。這倒是讓我想起老家灶台上的灶神: 其名聯是正中:「司命灶君神位」,右聯為「有德能司火」,左聯是「無私可達天」。 灶神長年在人家的灶台上,看著人間家戶一年的所行所為,監察人間善惡,並在年底稟報天庭。但人們也會在每年底的 如果人們平常做好事,何須拜糖果,來甜灶神的嘴巴,求祂說點好話呢? 如果灶神是無私的,想必也不會因為自私的人們拜糖果,想諂媚灶神,就會扭曲人們的行為? 所以送神日,人們到底求什麼?求心安,買個保險?到底信徒的行為是不是理性的?會求自己的效用極大嗎? 當然,以上這種討論,就會涉及到宗教信仰中,相當避諱的問題,這中間,僅能靠社會學家和經濟學家去設法探討了。 總之,信仰的行為,就是一種「求」的行為,就會產生「需求」,有需求就會有市場,有供給,有消費,一樣有價格在裡頭。宗教信仰,彷彿就有一種需求的機制,宗教捐獻與消費也彷彿是一種保險機制,而宗教服務的提供者,除了神明之外,就是各種神職人員,他們也可能會研發出很多種宗教商品,提供更多種可以區隔的商品與服務,他們也是人間與神界之間的溝通窗口與代言人,或者是代理人。因此,從信仰的供給端來說,爭取代言,與代言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就是一種市場機制,但消費市場的信眾也有可能不買單,這個關鍵點在於信仰市場所提供的服務,是否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或者是有效性,可見,需求端的力量其實是很大的。 已出版書籍: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