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7 20:51:05瀏覽5490|回應5|推薦22 | |
文/怡克納米斯 最近讀到一篇雜誌的報導,主要是談政府打房是否能讓房價在短期內下降,雜誌社派出了兩位筆和官方代表對談。我承認我是被這個標題所吸引,但標題分明是談房價是否能在短期內下降的可能性,但文章一大半是兩造針對房價的議題展開交鋒,主觀上我認為內容可能有失焦的疑慮,但還是花點時間把整篇文章看了,簡單給個心得:兩條平行線,沒有交叉! 先廢話談一下,經濟學最主要的思想架構就是供給與需求,但我們也常見到很多專家學者開口閉口供給、需求和價格機能,這個現象非常普遍(不敢講很嚴重),正是因為薩默爾遜(Paul A Samuelson) 說過:「只要教會鸚鵡講供給需求,鸚鵡也會變成經濟學家。」(另一種說法是19世紀早期,英國經濟學家麥克庫洛赫(J. R. McCulloch)講過:「把一隻鸚鵡訓練成一位差強人意的政治經濟學家,只需教它一句話就行了:供求啊供求。」 )就薩默爾遜的意思,我猜想是要我們小心眼皮下有很多偽經濟學家,因為他們只會講供給與需求。 經濟學談供給談需求,經濟問題可以一以貫之,但談到「供需自成市場」時就必須小心,因為這句話有很多假定的前提,通常經濟家會以為我們都懂了,所以這些前提也就當成廢話略去不談,但魔鬼就在細節裡,小老百姓千萬不可聽聽就算,最主要的前提是供需自成市場是假定在完全競爭市場下才有機會,但市場上很難找出一個完美的「完全競爭市場」。所以說房價是由市場決定的,條件放寬一點這句話可以為真,但說房價是供需自成市場這句話可得好好搖頭了。 一開始官方代表認為房屋並非一般商品,但雜誌社的主筆認為房屋與一般商品無異,一開始的兩條平行線,當然不會有交集,以後當然也不會有交集。 房屋,當然是個商品(財貨),然而是一個什麼商品?這點就必須好好定義一下。首先,經濟學認為商品分為兩種,正常財與劣等財,誠然,房屋一定是個正常財,對房屋的需求隨著所得增加而增加,所以房屋鐵定是個正常財沒錯。(我認為這裡把所得定義為實質所得會比較精確一點,但臺灣的實質平均薪資倒退,為何大家拚命買房,房價直漲,這是哪番道理?) 但什麼又是一般商品呢?這個形容詞我沒見過,大抵上我猜測是到處都有的商品,房屋當然是,但這裡有個限制就是每個建案的房屋都是唯一的,也就是說你找不到條件完全「一模一樣」,或者是趨近於一樣的房屋。舉個簡單例子來說,你可以很容易到便利商店找到一模一樣的任何產品,因為都是規模經濟下的規格化產品,但房屋就偏偏不是,所以房屋是一般化商品,這句話說不通,再說房屋是一般化商品且價格由供需決定,當然更是不通。 在供需自成市場中,買賣雙方一個巴掌拍不響,在價格機能中這個價格當然是彼此願意而且可以接受的價格,所以會成交,不用第三者去干預,就像你今天買一瓶可樂,你可以選擇去便利商店買,或者去一般超市買,或者去量販店買,你一定買得到,但面對一瓶可樂的價格一定有所差異,你或許可以接受,如果你接受這個價格,這當然是供需自成市場。便利商店方便,但貴了點,超市遠了點,但價格便宜一些,量販店可能最便宜,但你得一次買多一點,沒人逼你,所以供需自成市場,而且可樂一瓶多少錢,你心中一定有個譜。 但房屋偏偏就不是,光是你要比較就難了,而且決定房價的變數有好幾個,這些變數有些是不透明的,既然不透明,消費者就更難以比較,這就是資訊不對稱,對於有利資訊的一方,當然有誘因操縱價格,不能說這也是「供需自成市場」吧?也不會有人願意支持被操弄和被騙也是「應該」的,難道被騙與買貴了都是活該嗎?恐怕不會有人這麼想。 房屋是不動產,在不動產的市場中,無法用供需自成市場來論,但是房屋價格仍受供給與需求影響,這樣的論點或許比較切近事實。 既然,房屋價格無法用供需自成市場來論,到底什麼才是合理的房價?官方代表認為國際上有很多指標,譬如說房價所得比,超過這些指標太多,可以論定有泡沫化的傾向。但媒體主筆認為所謂的泡沫並非有所本,是主觀的定義。兩造的說法當然沒太大的問題,如果我們認為泡沫化是機率的話,我們也不能去質疑機率的問題,就像我說今天的天氣看起來陰陰的,夏天吹南風,溼度計上相對濕度是90%,有點刮風,我幾乎可以斬釘截鐵的說「今天會下雨」,然後我決定出門帶把傘。至於,是否一定會下雨呢?我可不敢保證,放寬一點說每個人的認為的機率當然不同,只要氣象報告說下雨機率大於40%,我出門就得帶傘了,然氣象局也不敢斷言有四成的把握會下雨,就一定會下雨啊! 所以房價當然可以有個指標,物價也有指標,貨幣供給也有指標,只是經濟學家沒辦法給你一個很精確的定義,超過什麼門檻「一定」會出事,那麼經濟學家就是預言家了。 所以咯,官方與媒體兩造的對話,簡直是兩條平行線。 談到房價時,媒體主筆認為房價是反應服務未來的現值,一般來說我們會認為股價是反應一段時間獲得股利的現值,同樣的,房屋若是拿來收租的,租金的現值就會反應房價,所以他認為房價所得比豈能用現在的所得來反應未來的房價?這之前其實提過了,房價是反應未來租金的現值,所以房價反應的當然是現在的價格(因為已經折現了),所以房價所得比的時間點並沒有錯,所以官方代表才會說已經都考量折現了,這種比值可以反應現實(這語氣好像是說你不相信我也沒轍)。 接下來兩造討論的是打房的手法與影響,如果界定房市有泡沫的傾向,這個泡沫可以說是需求端的泡沫,那麼,政府打房應該是從供給端動刀,還是需求端動刀?徵稅的方式是對商品課稅,如果是對供給端課稅,在其它條不變之下,供給減少當然會提高價格,提高地價稅就是一種方式。若課奢侈稅呢?那是對需求端在一定時間內「賣出」時徵稅,可能會降低需求(但對自住者沒有影響),在其它條件不變之下價格會跌落。但如果要轉手賣出,原來的買方變賣方(供給端)後,會不會對價格加碼呢?房價如果反應當時的需求與供給狀況,賣方是不是要完全轉嫁就得去判斷時機點(還有折舊的因素等),當資產價格大幅度跌落時也許連轉嫁的機會都沒有。 我比較能夠接受房屋市場有泡沫的風險,這個泡沫是需求泡沫,所以得讓市場降溫,要從需求端著手,然這個泡沫是政府、銀行與房地產業者所共同製造出來的,而且缺一不可,但卻是全民必須承擔的「共業」。過去這三者從市場中拿到很多錢,現在一打房,市場受挫,這三者又是連環船,任何一方都可以出來恐嚇手段萬萬不可過度激進,一不小心就是「火燒連環船」,全民必須去承擔這個災難(就像過去雙卡事件),但吊詭的是錢都這些人賺走了,萬一市場崩潰,這個苦果要全民承擔,是不是也太超過吧! 如果你問我政府打房要在兩三年內讓房價下降三成,是不是玩真的?我可以簡單說,以預期心裡來說,如果政策讓人民猜到的話,效果會打折,如果政府真的讓市場信以為真(打真的),市場一定會有所「動作」,譬如說趕緊把囤房便宜賣掉,先獲利了結,這種氛圍一旦成真,房價均價也許有機會下降。但怎麼讓房價一下子下降三成呢?提高貸款利率不妥,對現有房屋但非自住者課徵高額屯房稅是一計絕招,但多絕?就看政府的絕心,而不是決心了! 那麼,之前投資買房者不就賠啦?我想用央行彭總裁一句話來總結,投資有賺有賠,風險自負吧! 已出版書籍:
怡克納米斯信箱:e-mail to me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