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30 22:22:00瀏覽6722|回應1|推薦7 | |
《北大荒》深深感動我心 前年(民國九十八年)底,有幸讀到梅濟民教授的《北大荒》,雖然這距該書民國六十七年一月的初版相差約卅二年,且我祖籍也不是中國大陸東北地區的任何一個省市,但卻宛若乍見神交已久的老友,有種莫名親近的感覺,特別是在內心深處漾起絲連情繫的感傷和感動。 《北大荒》之所以能觸動、感動我心,是作者對故鄉和家人思念的烈火肝腸和終其生的追憶渴望心靈;它不僅是一本文字優美、文學性頗高的創作,更是一本在痛苦追憶中的嘔心瀝血作品。雖然該書與時代背景有極密切的關聯性,但其文學價值卻不會因為時代的輪轉、社會的差異、種族的不同而消減。無怪乎,在海外有許多華僑把這本書當禮物贈送親友;有國中老師將該書作為國文科的輔助讀物;有大專和大學教授、講師推介此書給同學們;已譯成外文部份更得到北歐瑞典採用作為國家的教材。 《北大荒》中的每一篇單篇文章都堪稱絕妙好文,值得細讀再三。當然,因著每位讀者的成長背景和個人喜好不同,而獨鍾某一篇或某幾篇文章,這也是必然的。就像梅教授在其〈十二版感言〉中寫的,前已故台灣鐵路局王奉瑞局長將《北大荒》放在枕邊,反覆讀著致心靈得到安靜,特別是對〈草原婚禮〉,一直重讀一個多月;輔仁大學前已故校長于斌樞機主教因為讀〈九月的鄉愁〉而落淚,並說自己是為中國的遭遇痛哭,為人類的悲慘處境痛哭。 整本書透過梅教授文字的描述,不僅讓讀者知曉一些北國地區特有的新奇事物,像:〈挖棒槌〉(東北人稱採人參)、〈山林裡的調皮鬼-熊〉、〈草原上的強盜-狼〉,也在內容的字裡行間穿梭、追逐大自然四季更迭的不同風貌,而這正是生活在四季如春台灣的讀者們難以經驗到的,而梅教授卻能妙筆生輝地呈現出一幅幅迭轉不輟、美麗迷人、撩人心弦的有聲圖像。現將梅教授的〈草原故鄉〉全文呈現,在品賞之間能夠似幻似真地聽聞到馬蹄聲、羊哶叫、聲聲犬吠,更能自繪出其間或明或朦的動人影像;這,是一種閱讀的享樂。 「黑龍江畔的巴克哈倫草原深處是我的故鄉。 在這兒長著浩渺無邊茂密的野草,興安嶺在遠遠的天邊,就像一條美麗的花邊圖案,綿亘在綠野與藍天之間。清淺窄小的巴克哈倫河,像蛇一樣的爬過草原,閃亮的河水,映印著兩暗翠綠的柳條兒。一羣羣白色的綿羊,一匹匹悠閒的牧馬,散亂的遊蕩在近河草地上。 靠進一處小河灣,幾棵扭曲的老榆樹,環抱著一所寬敞的大宅院,這兒就是我的家。 在這人烟稀少的荒原上,我們的鄰居至少都住在七十里以外。在我家附近,除了靠近我們東邊的河岸上,有一座白石砌成的小廟,和對岸幾座荒涼的墳墓外,在就沒有甚麼了,四望儘是浩渺無垠的野草,像海浪一樣的隨風翻動著,在陽光下呈現著一片寂寞,但是在這寂寞中卻隱含著說不盡的詩情。 每當朝陽撩起大草原上的夜霧,現出一片閃爍露珠的時候,父親就領著牧工分批的趕著馬羣,走向青草豐茂的遠方。母親和妹妹也騎在馬上,趕著大羣的綿羊,翻過朝陽輝映下的坡岡。七八隻高大的蒙古狗,習慣的走在羊羣前面,牠們都是這草原中的武士,常為保衛羊羣,而與那些草原上的強盜(野狼)在森林邊緣上決鬥。 每當落日時分,草原罩上一層豔紫的霞霧,遠山也變成一條連綿的暗影,一排排的牧馬,拖著長長的影子,邁著閒散的蹄步,自遠而近,一批批的趕回來。從晚風裏傳來遠處清脆的皮鞭聲,和嬉笑的歌唱聲,落日的餘暉為羊背塗上一層淺淺的金紅。妹妹騎在馬上,手挽著獵槍的皮帶,草帽上插滿了野花,緊緊隨在羊羣後面,幾隻淘氣的狗兒,圍繞著母親的馬的前前後後跑著跳著。黃昏給草原帶來無限的安寧和喜樂。 一年四季的巴克哈倫草原,就像一首首美妙的詩篇。 春天在這兒閃耀著美麗的野火,就像一條條舞動的赤龍。夏日繁茂的野花,會把這兒裝點成一個仙境,你看那暑雨後滿野迷人的新綠配著天邊的彩虹;你看那夏夜含烟的月色就像一片柔情的夢。秋日那河邊醉人的紅葉,和那長空悠悠的雁鳴,以及那秋夜撩人遐思的虫聲和風聲。冬夜那皎潔的雪月,和霜林中神秘的月影,還有那從秃枝中透過的滿天星星 ……啊!我說不盡她的可愛,她的優美。 這使人懷念的草原故鄉!不知幾時才能再投入她的懷抱!」 梅教授以生動的筆觸,抒發充滿童年記憶的濃厚念鄉情懷,也為遙遠北國故鄉譜下了感動人心的思鄉曲,讓讀者充滿遐想,也充滿心酸。 照片(下載自網路):梅濟民教授的結婚照片。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