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3/23 16:56:46瀏覽637|回應0|推薦7 | |
《北大荒》的聯想(續) 過去常在書雜刊物上看到「北大荒」的字眼,總莫不關己地讓它悄然從眼簾下飄忽而過。直到民國九十五、六年,外子前往上海工作,每年不得不去上海居住一段時間,在選購白米時,「北大荒」三個字才深深吸引我,開始去認識它。原來,北大荒並不是我想像中的大西北,而是大東北最北邊的一個地區,囊括黑龍江省北部的黑龍江沿河平原和谷地、嫩江流域、三江(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平原的廣大地區,其間尚有位於最北的浩瀚興凱湖和屬於長白山脈、秀美的完達山。 一般人總以為,大東北,北方連接冰天凍地的廣大西伯利亞地區,極寒冷的氣候,才會造成北大荒地帶人烟稀少。其實,自古以來,北大荒並非沒有人開墾,曾經擊敗遼與北宋的大金國,其建國的女真完顏部落就源出於此,並打此生存發跡的。清朝時,滿人大量入關,俄國勢力趁虛進入,加上清王朝為了鞏固祖先的龍脈,嚴禁漢人進入東北地區,這才使得邊境千里更形人跡稀少,給予長期覬覦者侵犯的大好形勢。 中國大陸建國後,曾於五、六、七O年代,先後號召解放軍和知識青年到「北大荒」進行大規模的墾殖,在這百里無人煙、一望杳無邊際的荒原上創建了大批的國營農場,盛產小麥、大豆、玉米、水稻等糧食作物。北大荒也因此具實成了名副其實的北大倉,成為各種商品糧食內銷至全國各省的大基地。 由於過量開耕,原有的沼澤濕地所剩聊聊無幾,剝奪了稀有動物原有大片棲息地生存的空間,近些年,當局政策決定將一部份區域面積退耕還林予動物,朝著在利用保護和良化資源的進程中,在北大荒豐沃的黑土上能衍生更多黃金,維護清澈好水源流千里,照拂片山片野促使山嶺綠樹叢生、原野綠化無垠。 以大東北的黑壤土質來說,那是相當肥沃的。初、高中時讀中國近代史,內容就清楚寫著,大東北是蘇聯和日本長期所覬覦的目標,特別是日本,再以東北作為向南攻城掠地的大本營。八年的中日戰爭(民國26 ~ 34年),也是日本在入侵東北後,逐漸計劃著向南拓展勢力範圍,最後於民國 記得小時候曾經聽師長們說過有關日本人是怎樣教小孩子的例子。老師們(或許是被授意)在學童上課的課堂上,手中拿著一個又紅又大、看起來相當誘人而可口的的蘋果,對孩童們說:「你們看,這個大蘋果又香又甜,你們知道是從哪裡生產出來的?(停頓一下,眼睛巡視課堂中坐著的每一位學生。)告訴你們吧,它是產自中國(當時世界各國都如此稱呼中華民國)的東北。…」年歲漸長後,我才領悟出:由於當時交通不方便,貿易不發達,日本老師們這樣教導學生,是在明白告訴他們,如果生產這麼好蘋果的地方是我們的,大家就能常常吃到這種蘋果了。有關這個故事,我相信,三、四年級班的人應該都聽過,即使稍有忽忘,如今重提,應該會記憶猶新吧。而這種從小灌輸國家幼苗「侵」與「掠」的想法,會塑形後生國人窮兵黷武的觀念,危害世界和平。看來,日本在中國領土上發動戰爭,是有跡可循的。 日本人的精神是令世人敬佩的,但是日本人在世界各地「侵」與「掠」的積極態度和動機,我個人長久以來總認為,是應該受到大家關注的。他們到各國做生意或移民,會在當地形成一個強大的社群力量,所發揮出來大和民族的強悍精神,絕非我中華民族儒家愛恕精神所能比擬,而這些除了在日本本土的與天爭地和往海底向外擴建陸棚可以看出外,更從他們強佔釣魚臺的強硬鴨霸態度可以明瞭。 儘管日本人與他國爭地或有強行掠奪的勝算,但與沉默的天、地爭奪,就一定會「人定勝天」嗎? 從三月十一日日本九州福島縣出現規模九的超級大地震來看, 我不是哈日族,也不是反日族,更不樂於趁日本地震國難當兒落井下石。我只是在讀《北大荒》時有前述的聯想。而後,又適逢311日本超級大地震,於焉,將所讀、所思、所見、所聞一同抒發出來,希望能本著一個基督中心信仰的信友身份,以文字表達出「世界和平必須靠全世界人類共同促成」的淺見思維。 照片(下載自網路): 1、日本超級大地震後,一家陶瓷店的老闆檢查損壞的陶瓷品。 2、日本超級大地震後許多縣區瘡痍滿目,重建之路迢遙。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