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阿富汗變局是對民主制度的警鐘
2021/08/21 21:15:46瀏覽338|回應0|推薦1

阿富汗局勢演變太快,世人剛從東京奧運閉幕式回神,塔里班已日夜兼程,從兩個省會、五個省會、九個省會、十八個省會,到不流血拿下喀布爾,速度有如池塘裡每夜翻倍的藻類。總統出亡,新政權成立。雖有副總統及若干軍閥仍據地反抗,但最多就是割據一方,應該是無力回天了。

因為美國也不可能繼續承認這個副總統代表的法統,要是承認,代表其相關的援助義務都還要延續,而且妨礙未來和塔里班新政權打交道。但短期間內,美國及西方也的確不太可能承認塔里班,不僅是出於對其所作所為的觀望,而且美國臉皮再厚,也得顧及一下那些流亡在西方,曾與美國合作或為美國工作的「老朋友」。

阿富的震撼

阿富汗變局的震撼至少有三個:(1)塔里班怎麼那麼快?阿富汗政府怎麼這麼弱?(2)美國情報出了什麼問題,為何如何失靈,對第一個撼毫無掌握?(3)美國撤離時發生的失序及人道災難:拿大使館上的直升機和西貢類比,只當是模仿秀逍遣;但阿富汗人攀在飛機外面,摔死或被機輪艙夾死,或被在跑道上被美軍驅散打死,這才是刷新世人眼界的劇情。這一幕不僅震撼世人,也會尌美國未來和阿富汗新政權建立關係時造成制約。

有一篇德國之聲的評論〈神學士重新掌權 對世界民主造成什麼影響?〉,作者是個華人。德國也頗有趣,經常評論國際事件,顯示其為一全球視野的大國。不久前還有媒體特別寫了篇專文,評論戴資穎和陳雨菲的不同,文章說戴資穎參賽是(享受)生活,陳雨菲參賽則一種懲罰。羽球向非德國重點運動,該國地方媒體竟然刊登了亞洲女子羽球的選手如此「深刻」研究,確實也很特別。

扯遠了。該篇文章把香港與阿富汗並列,憂心民主政治又一次受挫。我們理解作者的擔心,但覺得作者視野並不宏閎。怎麼說呢,香港民主確實失敗,但並不是他們理解的那樣,因為外力(北京)粗暴干涉而殞落。相反的,batul先前已指出,香港民主的失敗,是因為在與內地或深圳的競爭中,香港即便掌握了先機,卻無法展現制度和人才的優勢,最後只能訴諸暴力表達對北京的怨恨。

而過去幾年,對民主度構成真正挑戰的,是英國的脫歐公投,和美國20162020兩次總統大選。2016的公投和川普當選,帶給西方社會意外的結果,他們不清楚該怎麼接納或解釋這個意外。緊接著2020美國大選,進一步撕裂了美國社會。選舉撕裂社會在很多國家都發生過,但西方向來認為那是「民主不成熟」之故。但如今終於反噬回美國,並且疫情這種「外部敵人」並沒有使美國人放下對立團結在一起。美國的裂痕,難以靠民主制度彌合,更不可能透過分離獨立來解決。看來至少在一代人之間是沒有辦法緩和的。

美國的盟國也很焦慮。台灣、烏克蘭這種仗著美國人保護,頻頻向「民主共同敵人」挑釁的自然不免擔心。這會形成兩道懷疑鍊:(一)(1)盟國領袖擔心被美國放生。(2)盟國軍政幹部、文化打手、1450如果沒有綠卡的,害怕屆時走不掉。即使走了,不不知被安排往何處。(3)盟國基層不信任政府,懷疑領袖會落跑。(二)第二道懷疑鍊是:(1)美國不信任盟國領袖的抵抗決心。(2)盟國領袖害怕軍民一哄而散、甚至陣前起義。這種懷疑是沒辦法透過保證却除的。當事國或許只能透過對內部潛在敵人的加強肅清,以及對共同敵人的加大騷擾,來向美國老大表忠。但這麼做分寸也很拿捏,過與不及都會有後遺症,而且貽與美國日後落井下石的口實,比如說「台灣雖是民主政府,但實際人權狀況很糟」「台灣長期拒絕對話,枉顧實力一再挑釁,必須為遭到入侵負責」。

另外就是像德國、日本這種高級盟友了。他們當年配合美國出兵,也想在當地致力經營,有自己的想法,不完全同美國做法。但美國要撤,他們只能附隨。換句話說,他們沒有真正的實力支持他們的獨立外交政策。今後各項議題上,若是配合美國,則可贏得夥伴角色,分一杯羮;不配合的話,就會遭到孤立。日本在東京奧運上小心翼翼,很能說明這種處境。

阿富汗政府的崩潰,說明一個事實,就是民主政體往往要靠外力擔保。這不是什麼新鮮事,國際外交向來有這種性質,維也納會議是君主國家互相擔保,華沙公約是社會主義國家互相擔保,春秋時代的尊王攘夷也是如此。透過大的國際秩序,對內部的挑戰進行壓制。

民主與自發性秩序的對立

民主政治類似市場經濟,被認為最符合「自發性秩序」,但近來在西方強行干預,國際資本以及國內派閥的操弄下,在很多地方已經不再代表著自發性的秩序了。這使得民主政體格外需要域外強權的擔保,同時藉由外力對潛在挑戰進行壓制。強權(美國)為了與中國博奕,必需經營一個龐大的盟友圈,為了維繫盟友,它必須對盟友的壞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縱容的結果,是使盟國的民主,與當地的自發性秩序越走越遠,甚至激烈矛盾。這使得多數民主政體,甚實遠比想像來得脆弱。以阿富汗來說,美國才是舊政權的大老闆,把這些人團結在一起。美國一撤資,其他股東散夥的散夥,紛紛玩不下去了。如果我們回過頭看台灣,也有類似現象。只要美國不予擔保,不僅民進黨的執政陣容會散掉,國民黨也會被韓系之類的草根力量顛覆掉。

我所描述的自發性秩序,並不是無序狀態,而是當地人基於生活需要,自發性產生的倫理觀念,經過數百數千年累積,得以在政治及公共領域獲得實踐。例如「少數服從多數」你說它一定對嗎?但它是一種深獲人心的觀念,一種解決問題能獲得大家認同的程序,即是一種自發性秩序。另一種就是專家意見,例如生病了,你要治好得去請專家(醫生)診斷,不可能讓全村投票幫你開藥,這也是一種自發性秩序。我們在日常的實踐中,分得清哪些問題要透過什麼方式去處理,整個社會對這類問題處理的共識,就是社會的自發性秩序。

近來西方強行推行的民主制度,卻往往與這種自發性的秩序為敵,在第三世界,它們一面與土豪相結合,形成壟斷力量;一面西方輸出的白左,在當地創造出一些並不實際的議題(如跨性別),並以此進行動員,製造出進步/保守的對立。而後者往往又野生發展,或許不會直接危害到社會,卻占用了社會非常多的資源。而在西方國家,這種矛盾同樣存在,以往民主的優越性是透過廣泛參與,調和這類矛盾,但近來例子顯示民主選舉及公投的運作,無益於問題的解決,反而會使矛盾尖銳。

剛才講到日本東京奧運,這裡補充一些。日本政情我不了解,但透過這次奧運,可以看出日本引以為傲的「融合傳統與現代」已發生斷裂。開閉幕式所呈現出來的傳統與現代,是多數觀眾難以融入的混搭,例如歌舞伎配上爵士鋼琴,我們看到上原廣美浮誇狂野的演出,簡值是對市川海老藏一板一眼演出的霸凌。主辦團隊急於在性別、種族、環保議題上表現其「進步性」,不但與日本公眾感情格格不入,也難以在表演儀式上中產生說服力,反而更像是在向國民說教,又好像在「交作業」,好搏取西方老闆的認同。但西方觀眾會不會領情呢,恐怕也不會。他們想看到的是日本風情,哪怕是相撲、忍者這類刻版印象;他們在這麼一個大舞台上,看到幾個直男在耍寶(超級變變變),真不知作何感想。至於畢幕式雖有較多傳統元素,但居然大量運用錄影,儼然是在播放民俗祭典的紀錄片。傳統民藝只是被錄影複製,而不是在這百年難逢的大舞台上,和最新的聲光科技結合創造出新生命,十分可惜

日本奧運開閉幕式,不是一次技術上的普通失敗,而是它對於如何「自我展示」失去了信心;亦可是說對於「我是誰」產生了迷惘。這和我前面提到的自發性秩序其實是有關聯的。日本在上世紀的進步,基植於科技、制度創新,都要以實用性為基礎,實用,必須符合人民的需要,以及滿足一般人的普通感情。其實推而廣之,也可以叩問一國政府,所做所為到底是為了滿足民眾的什麼需求,還是表演給其他國家的同儕看的?這裡扯上奧運,看似有點偏離,其實想點出日本這層問題。

這是一個很龐大的問題,也是大多數媒體,以及正規政治學者不容易到搆到的盲點。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tul&aid=16676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