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6/06 21:51:51瀏覽230|回應0|推薦0 | |
讓子彈飛一會兒——俄烏戰爭長期化傷害了美國體系的穩定 (一) 孫子兵法有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敗。」 俄羅斯發動烏克蘭戰爭,並沒有外界預期一下就把烏克蘭打垮,犯的就是不知彼的錯,低估了烏克蘭的抵抗決心,也高估了親俄派在東烏的政治號召力。不過雖然戰爭打得不出采,尤其因後勤跟不上損失了很多裝備,但進入第二階段後,俄軍已能穩紮穩打。原因無他,除了俄國能很快修補其錯誤,調整部署外,最重要的原因是俄國量體夠大,禁得起犯錯。 反觀烏克蘭方面,則同時犯了不知己也不知彼的錯誤。被自己宣傳的「勝利」充昏了頭,低估了敵人也高估了自己。(註1)烏國沒有像樣的軍工體系,高端武器不能自產,完全仰賴外援。一旦陷入消耗戰,其戰爭節奏將完全陷入被動,不僅受敵人控制,也被盟友控制。這就有點像老蔣當年想反攻大陸,但美國不允,他也無可奈何。 弱國拖垮強國的例子並不是沒有,同樣可以老蔣為例,就是大家熟悉的對日抗戰。但八年抗戰打下來,中國只是沒敗,至終不論國、共軍隊,都沒有組織起有決定地位的反攻。中國工業化程度遠不及日本,但至少有廣大的國土縱深和數量龐大的人民,能拖住日軍的腳步。烏克蘭和俄羅斯對比,不管從人口、土地面積、經濟實力、工業化程度,方方面面都不具優勢,沒有本錢和俄羅斯打消耗戰。 (二) 若把戰爭視作俄羅斯與整個北約(西方陣營)的戰爭,那實力對比就相反了。 西方在經濟、科技上都佔盡優勢。這也是烏克蘭自信的來源,但也正是烏克蘭「不知己」的來源——連「自己」是誰都沒有搞清楚,還談什麼知己? 對美國來說,烏克蘭是很好的「犧牲打」的角色。它的量體夠大(能撐比較久)、離北約近(補給方便),能給俄國帶來較大的損傷。而且不管跟誰打,只要俄國開戰了,美國就能趁機整合盟國,對俄國實施經濟、外交等全方位的打擊。 烏克蘭肯上陣犧牲打,除了被灌迷湯外,它確實也有一定實力,導致了它無比自信。一些軍事家甚至研判,烏軍經過2014年以來的重建和洗禮,實戰能力很可能在歐洲各國軍隊之上。北約各國除了美國以外,恐怕都是紙老虎。光是北約組織本身,在冷戰後失去真正存在目的卻仍大幅擴張,早已疊牀架屋,人浮於事,雖然裝備光鮮,卻根本禁不起考驗,一旦要在進入烏克蘭與俄軍肉搏,可能還不如烏軍能打。 這樣的觀察恐怕不是開玩笑的,北約幾十個國家,利害不可能一致,以目前來看,戰事稍一拖長,雜音就會出現。試想,假如各國聯軍一起入烏作戰,俄國卻專挑某國部隊痛毆,或故意不打某國,豈不更能收挑撥離間之效?而美軍此時便得四處救駕。孫子兵法有云:「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般的隊友。」這仗還能打好嗎? (三) 一些人很擔心美國藉由俄烏戰爭整合盟友,正在下一盤大棋,好為籌備中的「反中大聯盟」熱身。(註1)這個擔心當然是對的,美國也確實存在這樣的企圖。但其實不必過慮。 有人認為,歐洲各國這次已吃足苦頭,很可能不會再配合美國制裁中國了,尤其台灣對歐洲而言沒有重大利益、交情也不深,完全犯不著為此犧牲自己利益。個人倒不持此一看法。因為整體來說,歐洲各國已漸漸失去不依附美國的能力。最明顯方然反映在Merkel退休後,德國苦心經營的外交布局立刻崩潰。這表示歐洲的民意,已經全盤倒向價值外交,德國綠黨的外交部長貝爾博克,以沒有外交經驗為榮,說明她並不想繼承德國的外交傳統。 德國如此,東歐各國更是。立陶宛三黨聯合政府在美國撮合下建立,重要的共識就是要親台反中。這看似非常奇怪的操作,但非常典型的白左行為。正如我們身邊現在很多人,「異常」關心某項非常遙遠的環保或人權議題,他們透過NGO或一些宗教力量,能不斷的取得相關的資料,告訴你地球某個角落正發生邪惡的事,有鯊魚被殺或同性戀被取締之類的,喚起你的同情和憤怒。這些團體有成百成千個,各自運作,表面看毫不相干的議題,卻是龐大的攻守同盟。這種同盟在各國國內形成政治力量,因為背後有歐美的支持,就算不能直接執政,也往往輕易就能主導該國政治氛圍。有些國家甚至不惜「政治自殺」以示情操高尚。政治自殺的代表作,便是烏克蘭。此外,就是香港的民主運動。 和香港民主派的人談過,便很明顯能察覺一個現象,就是他們「明知」自己以小搏大,絕不會成功,但其實內心深處,都「盼望」著奇蹟出現。當盼望成為集體情緒時,便突變成「相信」,於是眾人開始相信,只要行動,奇蹟就會出現。黃之鋒他們的政團為什麼叫香港眾志,背後是有這個邏輯的。 另外,就是傳統歐洲中立國,不約而同放棄了中立立場,除了其國內政治結構發生變化(中立失去了內部道德支撐),但也反映兩個事實:(一)西方國際不允許他們中立(中立失去了外部價值),失去了道德基礎,(二)這些國家已經沒有中立的實力了。 瑞士、瑞典這些中立國,與世無爭,但國防工業不差,有不錯的軍事力量,足以讓想破壞其中立地位的敵人顧忌。此外,他們也提供了一些灰色地帶,不管是洗錢交易,或庇護流亡政客。這是他們百年來維持中立的基礎,但這些基礎在流失。 反觀印度,這次在俄國及西方間中立,實質上可能更親俄羅斯些,美國人就不敢逼人太甚。原因無它,因為印度有這個實力。 (四) 前面說道,拿俄烏對比,俄羅斯是壓倒性優勢;西方與俄羅斯比,西方佔絕對優勢;但若拿西方與非西方(中立及觀望)陣營相比,西方便不佔優勢了。 這次西方及所謂發達國家(四小龍中除香港外另三個)幾乎全挺烏克蘭並參與對俄國制裁,但其餘國家幾乎都沒有配合。西方媒體不斷淡化這個局面,但實際上第三世界國家就是在觀望。如果俄國轉趨失敗,他們當然不得不倒向西方;但如果俄羅斯最終勝利且西方承認了這個現實,那麼廣大第三世界國家就成為新世界秩序的共同締造者。 這也是若俄烏戰局持久化,對西方不利的另一個原因。 當然,即便把沒有參與制裁的國家全數視為與西方對立,他們仍然沒有勝過西方。他們根本沒有被組織起來,經濟、科技的力量更難以與西方抗衡。不過這裡面有幾個指標,仍然值得重視。 第一當然是中國在這個陣營裡,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假想敵,但也是「苦美久矣」的亞非拉各國唯一的希望。最近中國突然出手經略南太平洋,便會讓許多國家覺得中國距離他們近了一些,這等於是去抄五眼聯盟的大後方;坦白說實質影響有限,但對美國心理壓力非常大。過去二十年,中國靠著經貿實力攻城掠地,但金錢換來的友誼並不可靠;而此番南進,有更強的軍事實力為後盾,足以讓美國感到壓力。 第二則是印度的立場。印度不肯支持西方,可說是替其他國家頂住了壓力,甚至可能還對盟國產生示範作用。美國有求於印度,於是不得不容忍印度中立,那麼美國同樣有求於日本,為什麼日本必須俯首貼耳配合,難道日本不如印度嗎? (五) 中國原想搭便車融入這個全球化體系,並運用其經貿實力使其成為體系中重要的一員,甚至取得主導地位。但美國不允許這種事發生。川普的做法像小孩子,鬧一頓脾氣自己退出,嚇得在這個體系裡傳統的領導群不知如何是好,這也是他們為什麼那麼期待拜登,也無法對拜登說不的原因。 美國於是想把中國(還有俄羅斯)踢出群。中國最欠缺的就是一個支撐他國家意志的國際體系(中國不肯結盟,事實上也不容易結成足夠份量的聯盟),一旦沒有體系保護,中國便暴露在各種挑戰中,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被炒作起來,破壞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關係。 俄烏之戰的重大意義,就是為這個新的國際體系,或新的秩序,開啟了一個契機。這個新體系不必與舊體系針鋒相對,它可能只是一個新選擇、新機會,從而在既有的規範上,發展一套新的秩序。例如金融方面,降低美元的權重,會是更多國家(包括歐盟)的默契。中國沒有搶著要用人民幣替俄國結算油氣貿易,但如果用歐元及美元買不到盧布時,就可能為第三方貨幣帶來積極效應。這個第三方貨幣顯然不會是英鎊或日圓。 中國未來充滿了挑戰,但留給美國的未來卻已經不多。拜登訪問日本時,說出要保衛台灣,被解讀為越來越走向戰略清晰。這話當然不是「失言」。美國的戰略模糊本來是為了威懾,為自己的介入保留餘裕。現在模不模糊對中國已沒有威懾效果,反而讓盟友懷疑,當然得不時拋出些「戰略清晰」的言語安撫盟友。只是這麼一來,美國的餘裕變少了,大國威儀也不再。 前陣子一個活動,剛好AIT有派人參與,致詞時提到台美友誼、堅如磐石。主持人打趣道:「你們美國人說話要算話喔,出了事要來呀!」這雖是玩笑,主持人實無反美情緒,但聽在美國賓客耳裡仍十分尷尬。他們一向對台灣指指點點,卻突然發現自己已經陷於被動。 (六) 「讓子彈飛」有句著名的台詞:「讓子彈飛一會兒」,非常吻合目前的局面。俄烏戰爭不停,子彈就一直在飛,會打到誰,還真難說。烏克蘭如果先垮,美國不免有些難堪,但若烏克蘭還沒垮,盟國就先鬧分裂,這麻煩就更大了。相信美國也意識到了這點,所以積極想把日本引入北約框架、強化中國假想敵的角色,利用西方世界危機感綑綁住同盟。如果能讓距離中國三千公里以外的澳洲感受到軍事威脅,那為什麼不能讓荷蘭或丹麥相信中國將對歐洲造成威脅呢?(雪梨距海南島七千公里,距澳洲最北部約四千公里;丹麥距新疆五千公里) 《阿飛正傳》裡描述了一種沒有腳的鳥,一生只能不停的飛,無法歇腳。美國人是非常進取的,但也沒有辦法停下來,一旦停止了擴張,或停止了和「邪惡」對抗,他們的文明就找不到出路。 這不止是美國的宿命,或許也是歐洲特別是新教文明圈的宿命,斯賓格勒稱其為浮士德精神。原本二十世紀末,走過數百年戰爭衝突的西歐,確實有機會突破這個精神壁壘,擁抱一種更精緻卻反樸歸真的文明型態(日本也類似),物質無虞,但精神更為充實。沒想到三十年過去,美國活得有聲有色,歐洲竟然又爆發了大規模戰爭。 就讓子彈再飛一會兒吧!好讓新世界能在子彈落地前,完成整合。這個過程大概還要幾年到十幾年,但從文明的角度來看,或許也只有一步之遙了。 (註1)烏克蘭普通百姓的想法,可參考下面這篇文章。https://www.guancha.cn/kapusita/2022_05_27_641597_s.shtml (註2)例如王孟源。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