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人是中國近代史的主人嗎?──抗戰史的四種視角
2022/07/01 19:57:08瀏覽244|回應0|推薦3

 滿清遜位後,中國人淪為中國史的配角。二十世紀初,中國歷史由外部的英美、日、俄(蘇)三四股大勢力在背後操控。英國十九世紀獨當一面,但進入二十世紀後,一次大戰後實力嚴重衰退,影響力被美國順勢接收,英美在華利益雖有衝突,但整體來說是一脈相承的。

中國近代史是由三股外力塑造

 辛亥革命,有日本人的大力襄助;直系軍閥,主要靠英國勢力撐腰;國共合作、黃埔軍興,都是蘇聯在背後操盤;四一二清共,則可視為國民黨擺脫蘇聯投奔英美的一次政變。不能說中國人在這之中沒有自主性,但不得不承認中國本土的力量如果不被動和外國力量結合,則難成大氣候,這有一點像許多中小型的科技公司,創業成功後,最好的歸宿就是把自己的專利和市場賣給巨頭。

 共產黨抗日,有為蘇聯擋子彈的意思。國民黨抗日,一開始確實是站在民族立場,但珍珠港事件後,英美參戰,主導權便漸漸落到美國手上。

 日本人為了與英美開戰,提出大亞洲主義,希望中日聯合亞洲弱小民族,一起驅逐西方帝國主義。雖然是戰爭宣傳,但確實產生了號召力。在重慶,中國到底是為自己抗戰,還是為了美國人抗戰,開始迷惑了一些人。有些人質疑抗戰的必要性,認為汪精衛加入大東亞戰爭與英美對抗更符合亞洲的利益;有些人認同了史迪威,覺得蔣介石不肯聽從美國人(史迪威)的建議是私心作祟也是愚蠢的表現。

 國府的抗戰史觀,至今仍然被三股外力包夾。

四種抗日戰爭的觀點

 一是美、英視角,認為蔣介石不懂軍事,不聽從美國人的建議。尤其怪罪蔣有私心,甚至親信孔宋家族貪腐,侵吞了美國的援助,不肯認真抗日。羅斯福一度想找毛澤東合作,事雖沒成,但加深了美、蔣間的猜忌。蔣最後驅逐了史迪威,羅斯福忍住沒有翻臉,但從此降低了中國戰場的權重,不久後與史達林簽訂雅爾達密約,希望借助蘇聯力量快速打敗日本。這派觀點認為中國(不論國共)對抗戰勝利貢獻極小,日本戰敗是美國人的功勞,中國直到湘西會戰都還是被動反擊,沒有主動出擊,其差勁表現甚至還延緩了日本的戰敗。

 第二種視角就是共產黨視角,他們也附和前述觀點,認為國民黨不太抗日,除了貪污腐敗外,還把精銳拿來防共。抗戰期間共軍最大的損失是皖南事變,便是國軍對新四軍的伏擊。此外,他們還對大量國民黨軍官投靠汪精衛,或私通日本大加抨擊。這些參加和平運動的國軍沒有機會和台籍日本兵並肩去南洋打美國,卻在各地清鄉剿共。反觀共黨在敵後發展游擊隊,深入農村,殺傷的日本軍人雖然有限,但卻有效破壞日本人(及偽政權)對地方的統治,使其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地方戰。他們認為中共積極主動,目標明確,才是真正抗日的主力。

 第三種視角則是平反汪精衛,給予和平軍較高的評價,承認他們「曲線救國」確實發揮了莫大作用。汪政權並未賣國,只是與日本人妥協後收拾破碎山河、保境安民。日汪合作,收復了上海租借,逼使英美得不放棄不平等條約。這一派的觀點但強調南京汪政權的正面作用,間接保護了重慶的抗日事業。他們並不否定重慶國府的正當性,但有時也會怪罪重慶被蔣家或CC等派系把持,又太聽命於美國,無法大公無私對中國的前途做出最優的決策。尤其抗戰勝利後,對「漢奸」採取了不公平的處罝。

 國府以自己為主體的抗日史觀,和上述三種觀點(英美視角、共黨視角、汪政權視角),加上以及日本右翼「大東亞戰爭肯定論」,形成錯綜複雜的互動。國府的史觀是中國人最早的主流抗日觀點,但因國共分裂,為了強調領袖(蔣介石)的正確性,也為了抹煞共黨甚至汪偽的色,顧忌頗多,漸漸形成教條,尤其在台灣,早年它是政府長年灌輸的官方思想,吸引力不大。台灣人在二戰期間為軸心國一側,這部份大家都避談;加上台灣近年又親日,對抗戰的事更沒興趣多談。反而正面戰場這樣的觀點對受中共教育的大陸人民來說,頗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空拍機下的西方視角

 先談西方的視角。

 國府立場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就是很容易被西方觀點打臉。中國在抗戰時正面貢獻確實有限,對美國來說只是幫助拖垮日本的一股力量。在美國的優勢話語權之下,如果美國想和國府套套交情時,就吹捧一下中美合作杜立德什麼的,不想理你時,中國人的犧牲在他們眼中就毫無價值。美國的資料數量龐大、觀點全面,中國學者援用中國資料駁斥美國時,很難理直氣壯;若要引用美國資料與之相抗,又很不容易釐清美國資料中不經意夾帶著的優越者的視角,其中也是有許多的盲點。例如阮大成就認為,光看英美側的資料,是很難解釋盟軍開戰初期在緬甸戰場的失敗。蔣介石訪問甘地,擔任羅斯福和丘吉爾的說客,希望甘地合作抗日,碰了個釘子。當時東南亞、南亞的菁英,確實很多響應了大東亞共榮圈的號召,這是英美史料看不太到,也不太願意承認的視角。此外,在反共抗俄及冷戰背景下,蘇聯志願空軍、軍事顧問崔可夫這些人的角色,也幾乎消失不見。

 用大量美國資料替國府辯護(說公道話),近年較為熟知的有齊錫生《劍拔弩張的盟友》。

共產黨只有一分抗日嗎?

 台灣解嚴之初,致力國、共立場磨合的論點一度風行,較有名的如黃仁宇。他認為國民黨為中國拼出了「四強」上層架構,而共產黨則為新中國建立了下層架構,也就是消滅了明清遺留下「土豪劣紳」的社會。這種觀點在兩岸和解後一度很政治正確,但逐漸淪為大陸方面的一廂情願。大陸願意多點綴有時甚至誇大國軍的功績,努力拍了許多持平甚至美化國軍的電影,但看在國民黨追隨者眼裡還是不脫「吃國民黨豆腐」的不舒服感,不但不領情,往往還造成反感。

 國民黨的高層基本上不接受國共合作功勞各半的論述,堅持國民黨才是抗戰主力,宣揚自己功勞不打緊,卻仍不忘共軍在敵後「游而不擊」、「一分抗戰,二分掩護,七分發展」這種說辭。確實,依賴國府既有檔案,碓實很難不做出中共對對日抗戰貢獻微不足道的結論,但參考太多中共資料,整個人又容易被帶跑。

 這股風潮在大陸也帶動了「果粉」熱,並開始失控,貶抑中共革命史觀。為與之抗衡,民間推出一些粗製濫造的抗日神劇,胡亂誇功,更降低了延安視角的可信度。不過習近平上台後,年輕人高度愛國,中共自信心大增,討好台灣的觀點又逐漸式微。

蔣、汪是在唱雙簧嗎?

 汪政權的觀點一直很弱,畢竟作為失敗的一方,拿不到發言權。在美國的眼裡,汪精衛也不過是日本的側翼,無足輕重不值得花功夫討論。即便日本右翼學者,對這個力量也沒有興趣。然汪政權確有值得同情之處,也能對照出後來國府(甚至共黨)說法的虛偽和矛盾。抗戰勝利後,國府復員南京,不得民心的接收釀成日後失敗的基礎。

 國民黨各路人馬和汪偽之間,多少都有些暗通款曲,究竟該說是汪政權身在曹營心在漢,還是國府軍政要員為自己留後路,這還真不好解釋。

 共產黨也吸收了若干和平軍的力量,但在共黨一側,爭議倒不大,像吳化文這些獲得善終的和平軍將領,不需要追求平反。其餘冤錯受害的人,他們受的苦和委屈,也絕不會比其他黑五類或文革時期遭害的人來得大,平反他們不構成單獨的政治訴求。

 在台灣一側,問題反而零碎複雜,國民黨內,其實同情汪精衛的人還不少,尤其情報系統出身的人,相信蔣汪之間有秘約,一個正面抗戰,一個曲線救國。君(蔣介石)為其易,我(汪)為其難,只是很可能因為後來的形勢,蔣翻臉不認帳了。

失敗的接收

 戰後許多重量級的漢奸不是被國民黨槍斃,就是死在國民黨牢中。有些人(如繆斌)甚至被懷疑是遭到滅口。一些兩面三刀的人獲得見用,一些可能真心為國也不曾傷害過抗日的人卻遭到清算;有更多留在淪陷區的人被敲詐勒索,任意被扣上漢奸的帽子,財富被洗劫。看過金雄白著作的人,有時甚至會覺得這些投敵者不乏正氣澟然、大節無虧之士,相較之下,國民政府小器得多,被特工、官僚及財閥把持。即便國民黨的官員不是壞人,即便你相信蔣委員長人格高尚,但老百姓所能接觸到的也都像小說《圍城》裡的魋魅魍魎,這些人不論學問多好、志氣多高,組合在一起絕對不能讓人氣象一新。

 最近幾年,台灣民間為汪政權翻案的人又多了起來,但誰忠誰奸,往往取決於他們最後投靠了誰,也就依後世研究者立場出發。當我們討厭共黨時,就覺得最終投共的漢奸是叛徒,並將這種厭惡回饋共產黨——你看,共黨包庇漢奸,根本不像他們所宣稱那麼反日。當我們喜歡共黨時,就覺得這些漢奸不管之前如何,但最後深明大義、棄暗投明。

 而投靠了誰的差別待遇,還不止是國共之間的問題。國府不同系統之間,問題更形複雜。(這裡的國府泛指1949年來台的各路勢力,除國民黨外還有鬆散的第三勢力,他們雖不是執政黨,但不乏胡適這樣有名望的學者。一些人獲得美國支持,一些人與本土的在野勢力合作,能吸收國民黨派系鬥爭的失意者,有些與大陸北京還有連繫。他們看似沒有組織,但遠比想像中壯大,國民黨失勢後的今天,他們的影響力一直存在。)

 蔣可以和富田直亮合作,但不能容忍有獨立性格的胡蘭成指點江山。何止蔣家如此,其餘系統的人對汪偽遺員的態度也大率如此,能為我所用者用之,不能為我所用者便扣上漢奸大帽。最近幾年情形又有所不同,為國民黨翻案的熱潮在馬英九卸任後已經退潮,一些人將視野投向了「偽軍後來怎麼了」的相關研究。政治立場上他們似乎多為反共而非台獨的人,不一定認同兩蔣。這類研究豐富了外省族群的多樣性,但也很容易因為取材新鮮而給人誤導,希望他們不致陷入窠臼。

天道酬勤

 汪1944年病殁。周佛海與重慶約定,適當時機要率六十萬大軍反正。一九四五年七月底,國軍收復桂林,據說何應欽已規劃好八月十五日進攻廣州,這也是周佛海約定起義之日。即便結局如同華沙起義,國民黨也會令敵人、對手和盟友刮目相看。歷史沒有給周佛海機會,也沒有給何應欽機會。八月十五日當天,日本投降,中蘇友好條約在莫斯科簽訂。國民黨失去了在最後關頭臨門一腳。勝利的門票雖然還是到手了,但這個果實終究不是親手摘下,得來不踏實。

 本文開始時提到,進入近代後,中國人淪為自己歷史的配角。這樣的說法有一點刻薄。事實是各路人馬無不努力想要建立自主性,只是就算有些成就,最終仍外力所寄生或掠奪。就拿國民黨到了台灣來說吧,不管是因為輸不起而反共,還是如蔣公紀念歌說的「為正義而反共」,還是在自主的意志下,並非替美國賣命。但美、蔣的實力相差太大,國民黨既然不肯與中共和解,便註定只能依賴美國,縱然有些叛逆,但終究只是美國意志下的棋子。毛澤東有一闕詞說:「問滄芒大地,誰主浮沉。」這個主字用得好,坐在那把交椅上的人,可能突然間就作不了主了,但他自己並不明白。

 一九四九年後的新中國走了另外一條路。韓戰其他人都不贊成參戰,只有毛力排眾議,或許是奉史達林之命,但最終打出了自己一片天。韓戰結束後,蘇軍歸還旅順、大連。七十年後美國把中國視為頭號對手。你不必喜歡這個主角,但他真正是中國的主人。

如果日本晚一個月投降

 如果當年廣州反攻成功,英軍勢必不敢重回香港,接收台灣的國軍也會是一支真正的勝利之師。省籍衝突還是會存在,但輕視外省人的心理就不易滋長,二二八也許就不會爆發。在關鍵時刻,些微變化就會扭轉整個歷史。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tul&aid=17548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