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9上【親職教育】第一次作業
2020/12/31 09:39:06瀏覽679|回應0|推薦0

空中大學 109 學年度上學期 科目:親職教育 作業次別:第一次作業

面授老師:洪敏琬 班別:ZZZ001 學生成績:92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一、子女網路成癮是許多父母擔心的事。請參考教科書內容(p.97)以及自己去閱讀或搜尋相關資料,說明如何預防以及協助子女避免陷於網路成癮(50%)。

 

張高賓(2009)的研究發現父母教養態度中的少觀愛督導、權威限制、忽略及敵意與網路成癮之關係呈現顯著正相關。

楊青垂(2006)則發現網路成癮青少年的父母教養型態先是放任寬容,發現孩子沉溺網路後則變為獨斷命令禁止,最後又變成放任寬鬆,而且親子間的溝通管道與技巧缺凡,家人互動關係也很差,甚至對立。

青少年期的孩子正值面對身心遽變、尋求自我認同、課業學習加重、同儕團體歸屬的時期,各種變化與壓力都需要青少年加以調適及面對。而且在此時期,青少年仍需父母給予清楚的界線,以界定家庭的規範,父母可以透過與青少年子女討論對話,讓孩子清楚知道父母的觀點,同時父母也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共同尋求問題與衝突的解決之道。之外,父母應盡可能經營一個溫暖關愛,但仍有規範的家庭環境,給予青少年正向的支持,在孩子表現正向行為時給予鼓勵,讓他們願意重複正向的行為;在孩子遇到挫折失敗時,不施與責罵或貶抑,而是再次給予鼓勵與支持,讓孩子及早認識自己,學會肯定自己。有父母與家庭做情感的後盾,狂飆的青少年時期應該可以健康安然地度過。

不論哪個年齡層都有其特別的任務與需求,每個階段都需要父母給予支持。綜合各述,將父母應該注意的面向與可以嘗試的作為整理如下:

  1. 了解子女各階段的發展與需求,可以找本有關兒童發展的書加以閱讀。
  2. 認識、了解自己。父母先了解自己,才能有效與子女溝通。
  3. 父母先學習情緒表達與管理,才能協助子女處理情緒問題。
  4. 認識子女的個別差異,給予適性的回應。
  5. 提供安全、溫暖和關愛的家庭環境與情感關係,成為還子的重要他人。
  6. 不論子女處於哪個階段,多給予正向鼓勵與支持,減少負面的批評與貶抑。
  7. 多使用「討論」的方式來了解子女的想法,給予孩子自由表達意見的空間,建立雙方都可接受的溝通模式與管道。
  8. 尊重孩子,給予一定範圍的選擇自由,但仍設定清楚的規範界線。

父母如果能盡可能達成以上幾點,哪麼子女各階段發展遇到的危機就易於化解,順利地進行心理社會發展,而且也有助於親子彼此的了解與正向關係的建立。

 

二、教科書提及父母對子女的愛要有原則,用對的方式愛孩子。除參考教科書的內容(p.60)之外,請再深入地加以闡述說明之(50%)。

 

愛「有原則」,用對的方式愛孩子:

有人說「給孩子愛很容易,但給得愛要恰到好處卻很難」。美國認為21世紀全球家長的難題在於陷入前述的「溺愛戰爭」中,父母因為提供「易開罐式」的愛─廉價、易得而且隨取隨有,只要孩子有需要就一定送上門的服務,引發出孩子更多的負面性格。因此在付諸關愛行動之前,家長應該要學習先確認「孩子是否真的需要」,還是家長「一廂情願」的付出?不要讓孩子因父母的錯愛,掉入不負責任、沒有理性情緒的成長黑洞中。

 為人父母需要終身學習與親職教育:

當代父母雖然在經濟生活上比上一代寬裕,但是所要面臨的家庭生活與親職工作,卻要比上一代複雜而具有挑戰性。由於媒體資訊的發達與網際網路的普及,現在的小孩很容易從父母與家庭以外的地方取得資訊,如果要勝任做好為人父母,家長勢必從父母與家庭以外的地方取得資訊,如果要勝任做好為人父母,家長式要深刻體認終身學習的必要,並且多多透過各種方式進修親職教育課程。

現在社會也比傳統社會提供更多的終身學習和親職教育課程,家長可以很容易參與社區大學、各級學校,以及政府與民間機構所辦理的終身學習與親職教育課程。為人父母除了閱讀親職教育相關報章雜誌,最好可以參加親職教育課程或活動,加入適合自己需求的支持團體、讀書會,或父母成長班等。家長隨著子女年齡的成長,也需要跟著成長,否則很容易就會和子女的生活經驗和教育脫節。

子女自我力量的開啟,源自其與社會環境中的重要人際互動。隨著子女的成長,子女對自主性與自由的需求逐漸增強,父母需要隨之調整自己的角色,在信任的基礎上,逐步引導,適度放手,以培育子女各階段的自我力量(美德)。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師,也是伴隨子女成長最具影響力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教養方式一方面可以幫助子女成功地達到社會化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能是阻礙子女發展的關鍵因素。因此,父母應先了解子女每個階段的重要發展任務,配合其身心需求,隨時調整自己的角色界域(而非一成不變的延續兒童幼年時期的模式─如易開罐式的愛),對子女施與最適當的管教。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ckwuwen&aid=154984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