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09上【親職教育】第二次作業
2021/01/02 12:19:37瀏覽524|回應0|推薦0

空中大學 109 學年度上學期 科目:親職教育 作業次別:第二次作業

面授老師:洪敏琬 班別:ZZZ001 學生成績:95  作業作答僅供參考

 

請就下列各章自我評量之指定題目中 自選 三題撰寫,每題至少兩百字。

第六章:第3題、第七章:第2題、第八章:第4題、第九章:第5題、

第十章:第1、2、5題

 

一、第七章第二題:試述家長參與的重要性與形式。

 家長參與〈parent involvement〉是比較開放且新穎的方式,其內容與形式也較為廣泛,從家長參加學校或班級的各種活動,甚至到參與或協助行政工作或教學都可以視為家長參與。家長參與可以用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而其目的也會因不同的方式而有所差異,整理而言,家長參與可以讓家長對學校與教師有更進一步的瞭解與互動,更重要的是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或困難,並可進一步與教師合作,協助孩子學習,也可間接促進父母的親職能力與親子互動。對孩子而言,學校和家庭是最早接觸的兩個環境,當她看到父母參與學校或班級課程時,可以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對學校持正面的態度,有較佳的自制力,學習動機較高;最後對老師來說,家長參與除了可以成為支持教師的動力之外,教師也可以得到家長對他們的專業有較好的評價,改善親師關係,也可讓教師對多元家庭文化有更多的瞭解。

 

二、第十章第一題:傳統家庭、現代家庭與後現代家庭各具備什麼特性?你的家庭屬於哪一種?

 傳統定義中,家庭是由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個體,基於由出生、婚姻或自由選擇而形成的關係,但是經過時代的演變,已產生許多各種不同的家庭類型。因此再由Syracuse大學的Roopnarine教授與聖法蘭西斯學院的Gielen教授所彙編的《寰宇家庭綜觀》一書中,便將家庭以傳統、現代和後現代加以分類。「傳統家庭」即如上述定義。是以男性為家庭主要經濟來源,女性則照顧家庭的核心家庭;而現代常見的雙薪家庭中,固然夫妻雙方共同負擔家庭經濟,但論及家務的照顧卻仍以女性為主,並未充分達成性別或勞務上的分攤,因此被歸類為「現代家庭」。「後現代家庭」則意指家庭在本質上至少具某一方的解構或是轉型,例如在性別方面,經由自由選擇而形成的同性家庭或是單身家戶,即打破了家庭需由「不同性別」的「兩個」個體結合而形成的傳統文化性別認知。在家庭結構方面,跨國婚姻則是對於地域家族等傳統的挑戰。而在下一代孕育方面,代理孕母或是試管嬰兒等現代科技的應用早已不足為奇,此乃無異對於家庭成員必須具備血緣關係的結構。簡而言之,家庭建構由血緣與婚姻關係,甚至兩性角色的傳統認知都被徹底的顛覆,家庭的本質似乎必須重新加以定義。

 就我個人的家庭而言,可以說是「現代家庭」也可以說是需要重新加以定義家庭的種類。

如上對「現代家庭」所述說,我的家庭是雙薪家庭,但是在家務方面,我與先生也是互相彌補互相所照顧。因為在工作時間方面我是比較配合小孩,所以小孩的早晚餐與上下學的接送必然就在我身上。而家事部分,則是互相分擔,誰有空或者是誰剛好看到或遇到,就由誰負責。

所以我才說我的家庭可以說是「現代家庭」,也可以說是需要重新加以定義的家庭。

 

三、第十章第二題:21世紀的家庭在本質上產生了那些轉變?你觀察了這些轉變嗎?

 就家庭本質的轉變,《寰宇家庭綜觀》進一步以四個面向加以說明:

一、由同質化〈homogeneity〉轉向多樣化〈diversity〉:

21世紀以前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由不同性別的兩個人,經由婚姻形式而結合。這些具有同質性結構的家庭被視為是正規的或是正常的,其他型態像是離婚、女性當權,甚至都不婚都會非常引人側目。隨著社會的發展,進入21世紀之後,非核心類型〈non-nuclear〉家庭不只在數量上迅速成長,同時不在如往日般備受爭議。

隨著已開發國家中暴增的小家庭數量,引發的趨勢是初婚年齡大幅延後、結婚率偏低、不婚、更為平凡的離婚,以及離婚後的不婚,而隨之而來的低生育率已是全球普遍面對的問題。伴隨合法婚姻的逐日減少,未婚但有子女的伴侶,以及離婚與再婚的比例正相對的逐日提高。

二、由穩定〈stability〉趨於變動〈change〉:

由於網路的便利與運輸科技的發達,天涯若比鄰早已不是夢。人們可能以任何形式認識與交往,並且自由迅速的來去兩地之間。往來互動的便利性提高也使得文化與價值觀越趨多元,婚姻的兩造雙方可能來自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以任何形式認識並展開交往,家庭結構的國際化已然愈形頻密。甚至在組成家庭之後,成員間也可能並非如以往的傳統概念認定,會常態性的長住在一個屋簷下,現今候鳥家庭、兩地家庭或假日父母都已非少數。家庭成員間經常並非長時間進行實體的互動,而可以透過像是目前已然盛行的skypefacebook、微博、視訊電話等科技,以任何形式進行交流。

除了家庭與成員間的變動之外,個體對於婚姻與家庭的概念以及行為方式也趨向變動。以往獲由於社會與論、或由於宗教信仰、或是女性在經濟上的依附於男性的現實,許多人因此持續維持婚姻狀態。現金則日漸上升的離婚率對於婚姻日漸由穩定趨於變動昭然若揭。所謂的「終身伴侶」

在意義上也許意味著將延伸為終身都有伴侶,但不盡然是同一個。家庭的變動也連帶產生,從居住地在其中的組成成員都有可能不在固定。個體因此可能無法設定在其一生中,家庭會是穩定不變的。

三、由性別制式親職〈gendered parenting〉朝向性別相融家庭〈transgendered families〉:

自工業革命後,女性逐漸走出家庭,進入職場。雖然雙薪家庭在今日已經是世界各國普遍存在的現,婦女的高就業率與高學歷卻仍然破除不了性別角色的迷思,尤其是在家庭角色的分工上。

現代生活中,即使兩性角色的改變提高了女性的社會地位,卻未減輕妻子的家庭角色和責任。《寰宇家庭綜觀》提到,只有在雙重互換〈dual-shift〉─也就是在母親外出工作,父親照顧家務─將兩性傳統扮演角色完全對調時,父親的功能才會發揮到極致。否則無論婦女工作的份量有多少,職務有多高,在大多數家庭中,夫妻負擔家務的比例仍不平等,女性仍然「被認為」或自認應該擔負較多的家庭照顧與家務。家務分工是婚姻關係的重要因子,經常是影響女性婚姻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即使現今一般丈夫都會支持妻子事業的發展,但是歐亞美洲的調查數據皆顯示,家人照顧與家務料理仍以女性為主,顯見家庭中的家務分工仍待由性別制式化轉向性別相融。

其次在子女照顧方面,固然男性參與的比例已逐步增高,期提升的幅度仍然需要再加強。實際上父親參與養育工作的程度越高,子女獲得高成就的比率顯著提升。相較於傳統角色認知,同性戀家庭中的去性別化反而中和了性別角色的分工,另父親角色較易由傳統的「養育者」角色轉為「親密者」。今日愈趨多樣化的家庭型態似乎不只顛覆了家庭的定義,同時也撼動了兩性在家庭中所扮演角色的傳統認知。

四、由男性統御〈male dominance〉轉向平等主義〈egalitarianism

百年來華人家庭的運作規則─尤其是父系規範的強烈影響,是遷台前後的共同基礎,更明顯成為台灣家庭制度的特色。在東方國家,「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的觀念,令父權無疑成為家庭中長久以來最大的統御力量。其實不只在台灣,男性規範在許多文化與國家中,仍舊是家庭、甚至整個社會運作的基礎。大多數現代國家對女性追求高等教育日漸開放,女性也得以在職場上爭取原來專屬於男性的高階管理職務與高薪,由此擺脫在經濟上對男性的依附。此種經濟獨立上的延伸便是拒絕進入或維持一段不令人滿意的婚姻。後現代的世代即反映了男性統御的逐漸式微。近年來,由女性主導的「熟年離婚」或是年輕族群的不婚、同居或是單身家庭,顯示「婚姻」不在是女性的必然選項,不啻是女性在婚姻或家庭議題中,對於主權評等的具體顯現。可見無論在婚姻形式的選擇、家庭的運作、親職角色的扮演,甚至於婚姻是否要繼續存在,都將基於真正的平等立場,令兩造雙方都具有相對的決定權,而非如傳統般以男性統御為絕對的解決之道。

 現代家庭身處在一個急速變遷的世界,在與世界互相影響的環境中,家庭的本質也隨之改變。這些改變造成了家庭的緊張與壓力的同時,卻也提供了個人與社會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就我個人所觀察到的,社會變遷讓個人與家庭感到到負面的衝擊,因為家庭呈現出來家庭成員無法像以前一樣獲得相同的社會化行為,家庭遭受的衝擊在更進一步衍生出來則是親職教育如何發展,新世紀親職教育所要面臨的挑戰變化、父母親在親職角色扮演要如何因應快速的社會變遷、如何增強父母親在家庭生活中親職教育的知能,給予父母親更多親職角色相關的訊息與支持是更重要的一環。所以,我才會選修這門課程,因為上述的本質轉變,基本上在我家都有發生,所以我才更加渴望想要了解更多關於父母親親職角色相關的訊息與如何去應對這些轉變。

 

( 知識學習考試升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ackwuwen&aid=154984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