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二代健保 誰來說清楚?
2010/12/09 11:33:49瀏覽469|回應0|推薦0

 二代健保擬採計家戶所得 + 眷口數的設計立意良好,只是設算時用「虛擬所得」實在太笨了,不會叫「無收入者優惠之最低保費基數」之類的名稱嗎?全然不知社會大眾的敏感神經在哪裏,是名嘴及媒體最愛的行銷語彙,只要不小心講了一次,保證病毒行銷發作,勢如燎原。

 健康保險本非等同課稅概念,不能說沒收入一定不用繳保費,你去商業人壽公司幫您未成年無所得的子女買醫療險,會因為你兒子還沒收入而不用繳保費嗎 ?

 健保有社會保險的功能,當然不能完全比照商業保險,上面那句話只是要說明「它是保險」,所有要保人都要繳費,在這基礎下,真正弱勢者,由政府社會補助代繳─是代繳,不是免收健保費。

 現行一代健保中,雖無虛擬所得名詞,其實早就在收了,只是無所得子女就跟著成人的所得收,其實是極端不公,只是瑕不掩瑜 ( 健保開辦的功德太大了 ) ,十幾年也就這樣過來。

 若某甲戶先生月入百萬元,太太有錢有閒不用正式上班,打個零工投保工會用一萬七千多計保費,這家月入百萬的子女是跟著媽媽用每月一萬七千多計保費。反過來,乙戶一個單親媽媽月入四萬元,養兩三個小孩己力有不足,然而這家月入四萬元的小孩卻必須每人都以四萬元計保費,此時每個小孩的所謂「虛擬所得」就是四萬元,前例那些富小孩的虛擬所得只有一萬七千多元。這是一代健保。

 如此不公,十幾年來,也未見針對這點大聲呼喊過。 如果二代健保計畫將乙戶無收入子女虛擬所得減為一萬七千多元是剝兩層皮,那依現行四萬元 ( 跟著成人 ) 是剝幾層皮 ?

 上面以兩個家庭的子女 ( 即所謂無所得人口,那些舉著正義大旗的反對聲音,只把無收入人口聚焦在全家都沒收入的低收入戶,然後才對這些無收入家庭之 ” 虛擬所得 ” 大做文章。 ) 所繳交之健保費,正是越富者有能力交越少的 典型 ,而且並非什麼特殊個案,除了案例中的金額數字比較極端對照外 , 其情況是一般家庭中普遍現象。如此不公不義之事存在多年 , 只是毒瘤存在久了大家視而不見,有一天要把毒瘤割掉,但要換上一個癤疤,結果大家群起喊痛 ~~

 計算家戶所得的思維可避免極富之家的子女全躲到家中某位只領基本工資的成人翼下,讓家中成員保費可以反應其家中經濟狀況,可擴大費基原因在此。

 用家戶所得為基準骨幹,再以全家眷口數 ( 即可能看病人數 ) 做為變數參數, 設計的精神可符合公平及擴大費基雙重考量,是相對合理。反過來,有人主張完全只用全家所得乘以費率,不管眷口數,但如此一來,夫妻無小孩者或單身者,與同收入有多個子女的家庭,繳的保費會是一樣,設計框架也不公平。你們家五、六個人在看病,我們家一、兩個人看病,就因為收入一樣,繳費就要一樣?

 家中無所得人口要繳保費還有一層重要的意義是「精神」,保險的精神。如果只計家戶總收入而不採眷口數,家中那些沒上班之小孩老人在形式上自動成了「不勞而獲」的受補助身分,不論他父母繳了多少錢都不會改變這個性質,因為隔壁那家沒小孩的人家也繳了這麼多!

 政府應該要花力氣的是如可加強稽核收入的能力,如何精確用詞向大眾說明, 如何有條理訂定費率及無收入最低保費,及讓真正窮苦之家可迅速與社福系統接軌,由政府資源補助其健保費。

 讓高所得的家庭繳多一點,低所得家庭繳少一點 ( 多與少是與現制比較 ) ,相同收入的家戶,總眷口多的多繳一些,已列案或正領受社會補助之貧戶,政府代繳其最低保費 … 基本輪廓如此單純,大方向是刧富濟貧,卻因為這裏讓了一步缺了一塊,說了後面的話又牴了前面的文。民意代表民間監督團體原本立意良好指出某棵樹木的缺失,後面傳聲者卻將之擴大為整片林的敗壞,導致大家因不明白而沒信心,這一耗不知又要幾年?

 改制精神如此目標正確 ( 較之現制 ) ,健保局卻無智-說不清,無勇-碰到抗議就轉彎,稽查困難的某些資本利得項目就不納入,連個宣示性的日出條款都沒有,難道不知如此民主時代,型式上對資本家的寛容會引來多大的反彈?可想見送院條文必定七拼八揍自相矛盾,也合該沒能通過,在日後重修內容時,數字高低可以調,執行細節可以改,但希望不要失了主軸,去迎合每一種聲音,顧此失彼,前後矛盾,忘了二代健保的基本核心精神才好。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man&aid=4679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