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1/26 21:22:06瀏覽2337|回應7|推薦15 | |
媒體報導教育部長杜正勝之子杜明夷,休假外出慶生期間,疑似呼朋引伴到北市仁愛路一家有辣妹陪酒的私人招待所JOYCE,奢華狂歡五小時到昨天凌晨,結帳時面不改色簽帳至少三萬元後離去,引起外界質疑高官子女在軍中享特權。 杜正勝接掌教育部後,其遣詞用字無不觸動媒體神經,政府視為「大石頭」;個性暴躁全國師生不歡迎他;他是獨派爭議之怪物,成為國會之標靶。 到底教育部長杜正勝該不該下台?歷任閣揆總說,此事已成意識形態之爭,異動會被泛政治化解讀,此時不宜換人,也不會換人。教育部長擘畫教育方針,任何政策都影響深遠,此等說法適足凸顯執政黨不從專業考量教長是否適任,反陷入意識形態困境,屈從一人一黨之私。 檢視杜正勝「政績」,教科書一綱多本讓學子無所適從,多元入學致學生素質劇降,兩者情況嚴重迄無解決之道;黃光彩事件一拖九個多月,凸顯杜正勝毫無行政效率;靖國神社事件發言不當,顯示其我行我素,無視教育部長動見觀瞻;同心圓理論、台灣地圖橫躺,則讓人見識其台灣意識之偏執。無論從專業能力、行政效率,或行事風格以觀,杜正勝顯已不適任教育部長。 杜正勝接任教育部長以來,從不掩飾其深綠的意識形態,並以此為施政基調,採取種種粗暴舉措衝撞現行教育體制,包括「台灣地圖躺下來」、「刪減國文教學時數」和「教材去中國化」等等。即使外界訾議不斷,家長搖頭嘆息,杜部長卻變本加厲,理由無他,因為他是最大受益者,台聯及深綠人士早已將其視為一員猛將,甚至把他當成在野黨的「剋星」。 因此,儘管教育體制被搞得烏煙瘴氣,杜正勝是立委點名最該下台的閣員之一,然而幾位閣揆基於拉攏台聯的考量,始終不敢換掉他。進而言之,他對民進黨政府還有一大功能,即是能有效轉移外界對政府弊案連連的憤怒,所以杜部長不僅在夾縫中生存得很好,還是內閣中鋒頭最健,位子最穩的閣員。 現在,這個教育部長的言行,令人想起管子的名句:「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教育部長理應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理應追求普世的真理與正義。拍馬硬拗者,如何面對古今中外呢? 問題就在於,古今中外的格言,對某些人是全然無效的。例如,「外慚清議,內愧神明」,對陳水扁及其人馬來說,前句可解釋為:「外國人羞慚於清朝對他的議論」。至於後句,內心根本沒有神明的人,當然是不必感愧的。對彼等而言,一皮天下無難事,於是,我們放眼府中、院中和邸中,多少頑無恥! 杜正勝的問題,一在他無限上綱的台獨意識形態,二在他異常好鬥的問政風格。但是,主政者卻將他的「問題」視為他的「優勢」,不斷曲意迴護,乃至風波層出不窮,政府也為此一再賠上形象。 以這次的「三隻小豬」風波為例,杜部長誤用典故、似是而非,就和布希總統經常自創新字一樣,原是可以一笑置之的事。然而,經過杜正勝以教育部長身分一番硬拗強解,反而變得事態嚴重。因為,他不僅要矯詞證明自己的用法無誤,更要推翻一個成語流傳千年的俗成用法。 政務官在國會應對進退,如果只抱著一套「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戰鬥思維,那是多愚蠢的態度;教長一味強詞奪理,又對學生表現了什麼EQ示範?要說台灣國會野蠻,杜正勝也有幾分貢獻吧! 在這裡,杜正勝誤用了他的兩個身分。作為一個史學家,他為了政治目的,故意斷章取義,把語源和典故作了片面解釋,把詞源和歷史切斷,這是「曲學阿上」,充分顯示他對自己史學研究者身分的不忠。作為教育部長,他不顧民眾和學生的正常認知,為自身處境刻意曲解成語,造成社會的爭擾和困惑,這是濫用政務官的權威。 別忘了,杜正勝是以學者和院士的光環獲邀入閣;但兩年多來,他沒有展現學術本位的專業見識,沒有彰顯文人從政的修養和氣質,沒有增益教育的前景和榮光。相反的,他處世的執拗讓內閣難堪,他的價值成見讓社會不安,他把對上級的諂媚當成忠貞,令人不忍卒睹。 一則原有的專業形象受到汙損,二則政務官風骨無法維持,三則又拖累政府整體形象,在這種情況下,杜正勝忝列內閣之中,到底意義何在? 教育部長應具備以下「四大條件」:傾聽基層聲音;專業面向夠廣,不偏重某種專業;接觸民間的角度夠多,傾聽多元意見;不能威權領導、行政威權掛帥,應該依法行政,尊重法律。我始終堅持教育部長應由能夠全方位了解教育,從幼教、國中小、高中職乃至高教等各層面,都具備「教育專業」的人士擔任,但杜正勝上任至今,暴露出對教育各部分的專業度、嫻熟度都不足,只熟悉、關心自己的「歷史專業」領域,卻又不願意與外界協商、溝通,說話又極具爭議性,意識形態濃厚,令基層教師、家長學子都相當失望。 只是,面對蠻傲不認「養子不教父之過」的杜部長,我相信,您都和我一樣困惑,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了!我們教育的禮義廉恥,我們教孩子的做人原則,我們教孩子的誠實正直,要怎麼堅持下去啊? 當今社會亂象頻仍,教育界實難辭其咎;杜正勝即使鞠躬下台,亦不能贖罪於萬一也。 最後,我只想無比痛切地說:「杜正勝的去職乃情理的必然。倘竟還要等到學生家長們發動大遊行來催駕,那麼政府的表現就是太不專業、太不民主,也真是太過麻木不仁了!!!」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