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1/08 18:40:21瀏覽1040|回應2|推薦12 | |
歐洲商會(5)日發表一年一度的96年白皮書,「兩岸經貿關係立即正常化」仍位居該會今年十大建議措施中的首位。歐洲商會也憂心指出,在亞洲四小龍中,台灣經濟正面臨六低一高的問題,即經濟(GDP)成長最低、平均國民生產毛額(GNP per capita)最低、新掛牌公司家數最少、資訊與通訊科技產品出口最弱、回流旅客人數最少、以及消費信心最差,但課稅程度是亞洲小龍中「最高」的地區。 看到這份報告,我不禁感到憂心忡忡,台灣在全球經濟發展上,原本處於領先地位,但現已被韓國趕上,中國、印度與越南也即將超越台灣。我想很多小老百姓都想請問阿扁:到底是誰造成今天的現象,到底誰該付最大責任? 台灣不只經濟成長率、國民所得輸給其他三小龍,還有「首次公開發行上市件數」、「觀光客人數」、「資訊產品出口成長率」等指標,皆敬陪末座,嚴重影響歐洲商會會員如高級精品店、金融業在台營運成績,台灣自由貿易港區,也因為無法直航,變得毫無競爭力。 無論阿扁、還是謝蘇二人都應該到民間走走,認真地感受物價、油價全面上脹,通貨膨脹已使得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更令人憤怒的是,在老百姓感受物價壓力的同時,民進黨的政府官員竟還接連說出「何不買一把五元的青菜」、「芒果貴了吃柑橘」、「並未發現米價上漲」等何不食肉糜的言論。 另外,根據內政部警政署公布的犯罪數據,統計顯示,從民國89年,也就是民進黨開始執政那一年開始,關係一般民眾的犯罪刑案發生數逐年上升,而在94年達到最高峰;95年雖然略有下降,但犯罪人口率卻突破每十萬人有就有1004人犯罪的千人大關,明白指出台灣社會犯罪普及率的昇高。 具體的八年來主要犯罪案件增減統計為,民國89年至95年間,普通竊盜由61990件,增長至144513件,增加2.33倍,強制性交由1729件,增長至2260件,增加1.3倍,搶奪由4729件,增長至6331件,增加1.3倍,妨害自由由1793件,增長至3335件,增加1.8倍,最恐怖的是,詐欺由7755件,增長至41352件,增加5.3倍。上述的統計,當然不包括被第一線辦理民眾報案的檢警當局成功遊說消案,以及對政府欠缺信心或嫌麻煩根本不報案的黑數在內,充分顯出騙子政府上行下效的惡果。 一般民眾深惡痛絕的竊盜案件,雖然八年間犯罪案件的成長超過兩倍,但深受其害的民眾透露,經過報案後,案子幾乎石沈大海,也就是破案率太低,民眾對政府的威信早就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很多民眾耳聞報案根本無用,甚至還要一再跑警察局做筆錄,出席法院查對案情,乾脆以後遭遇類似難題就自認倒楣。 我認為老生常談的「安居樂業」四個字,其實只是一般民眾的最起碼要求,如果執政者連維護一個安居樂業生活環境都沒有辦法做到,恐怕會讓國人失望,也難逃失職之指責。提振景氣、加強教育、強化犯罪防範、提高破案效率,是我們想像得到的減少犯罪率途徑,但政府也許會回答,「這些我們都有在做啊」。關鍵是如果犯罪率沒有下降,治安沒有改善,再多的宣傳與動作,在民眾心目中都只是口號。 無論阿扁、還是謝蘇二人,都應以蒼生為念,不要再讓「政治凌駕經濟」,不要每次到了選舉的時候,才來猛開空頭支票。陳水扁身為國家元首兼黨主席、謝長廷身為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兩人卻只會耍嘴皮子,扭曲別人的談話,政策總是搖擺不定,到處騙選票,真是可悲!執政黨不應再操弄選舉議題,台灣不能讓經濟議題,一而再、再而三地成為政治犧牲品,快還人民一個安居樂業的生活吧!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