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7/10/30 01:37:06瀏覽1140|回應0|推薦8 | |
儘管今年七、八月貨櫃裝卸量突破歷年單月成長紀錄,但高雄港貨櫃裝卸量今年排名,極可能由世界第六掉到第八,面對如此令人難堪的事實,曾為高雄市長的謝長廷卻將其完全推給國民黨杯葛「港市合一」,令人除了搖頭嘆息,更為高雄港感到悲哀。 根據高雄港務局日前統計,高雄港今年一至九月的貨櫃裝卸量為七五八萬TEU(廿呎標準貨櫃),較去年同期增加了三十二萬TEU,成長率為四.四%,較諸以往似乎大有起色。然而,再深入研究,高雄港世界第六大貨櫃港排名竟然已可確定不保,因為荷蘭的鹿特丹和杜拜港,今年年底的貨櫃裝卸量都將超過高雄港。 去年世界貨櫃港排名,高雄港九七七萬個TEU居第六名,以十七萬TEU之差緊追在後的荷蘭鹿特丹,今年因專用碼頭航商爭取到歐洲內陸大量貨源,營運量飆升,今年一至九月的貨櫃成長率為一O%,照此速度,今年第四季後,貨櫃裝卸量將可超越高雄港。而這兩年異軍突起的新興港口杜拜港,因物流區國際招商案成功,吸引六千多家廠商進駐,今年前三季的貨櫃裝卸量已逼近高雄港,若依目前十五%成長率,在今年第四季中,貨櫃裝卸量也可能超過高雄港,成為國際第七貨櫃港。 對於在二OOO年貨櫃量排名全球第三的高雄港而言,每況愈下已經值得檢討,再觀察趨勢,更令人悲觀。根據業者的說法,一兩年之間,高雄港很可能就被踼到十名之外。其原因是除了人口與市場,高雄比不上其他競爭對手,有利時機未能把握及大陸政策未能鬆綁,更是致命傷。 當年國民黨規劃亞太營運中心之時,上海只有三萬TEU的船舶可以進出,而高雄港可以進出五萬TEU,可是上海去年的貨櫃裝卸量二一七0TEU,是高雄港的二.二倍,年成長率十九.九%,是高雄港的六點二倍。換言之,當大陸港口的條件不如高雄港的時候,民進黨政府未能把握有利時機,把高雄港發展成轉運中心,等到大陸的深水港及現代化貨櫃碼頭陸續建設完成,高雄港的優勢自然消失,未來不僅高雄港六十%的轉運貨櫃將會銳減,即使四十%運往國內的部份,也極可能先轉大陸,再藉小船運回台灣。屆時不但高雄港的地位將一落千丈,淪為支線港口,台灣的國際貿易也將嚴重影響。 悲哀的是,民進黨政府竟然對此無動於衷,除了強調高雄港的貨櫃量「不太會有成長的空間」之外,根本不去思考三通對提升高雄港競爭力的可能性。謝長廷就把高雄港競爭力下滑,歸咎於國民黨一直杯葛「港市合一」,並宣稱「高雄市政府沒有責任」。事實上,立法院早已通過設置自由貿易港條例,港市不能合一,完全是中央政府的責任,高雄市港務局長柯宇廷在謝長廷當市長時就明白指出:「中央仍堅持港務專業管理的觀念,市港合一制暫時難以促成。」試想,政黨輪替已近八年,民進黨在高雄執政也快十年,為什麼還解決不了問題?說穿了,正如國外業者批評:「台灣當局熱衷於把納稅人的錢花費在舖張浪費而不切實際的擴展規劃上。」高雄港排名的下滑,其實正是民進黨執政的縮影! |
|
( 時事評論|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