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相約明年府城「做十六歲」!
2007/08/20 16:23:02瀏覽864|回應0|推薦4

台南市政府十日至十九日,於孔廟文化園區,舉辦七夕十六歲藝術節活動,其中「府城七夕做十六歲生命禮俗展」率先於一日展開,希望讓民眾領略台南民俗文化的精彩。這項多采多姿的民俗活動,其實有無窮的生命意涵。

台南市政府於二○○二年開始,將地方性的七夕藝術節轉型為府城七夕國際藝術節,在經驗不斷累積下,活動愈來愈有看頭,今年內容不但多彩多姿,還兼具深刻的文化意涵,以「府城七夕做十六歲生命禮俗展」而言,該展覽以「做十六歲」為主軸,衍生終人一生所經歷的各式生命禮儀,包括出生禮、啟蒙禮、成年禮(即做十六歲)、婚禮、壽禮、喪禮,藉由這些禮儀可了解府城特有的相關祭祀活動,從而進入豐富多元的民俗世界。

府城「做十六歲」頗具歷史厚度。話說府城五條港碼頭工人小孩一到十六歲,就請來工頭及親朋好友歡宴慶祝,證明小孩從今可領取大人的全額工資。後來演變為,七娘媽是兒童的保護神,平安成長至十六歲的孩子,選在七夕(七娘媽生日)「做十六歲」進行祭拜禮,以示感謝七娘媽保佑。成年禮展現感恩、歡慶、承擔等多重意涵,教導下一代學習反省、謙卑、感恩,以及權利與責任是相對的。相較現代孩子習於「飯來張口、茶來伸手」,對邁入成年,得由「受」轉而為「施」,毫無所覺,府城「做十六歲」教人學習生命的躍進,彌足珍貴。

基於對生命的禮讚,其它各式生命禮俗,包括出生禮、啟蒙禮、婚禮、壽禮、喪禮,亦皆具備人生不同階段所應展現的深刻意涵。而從出生到死亡,所有重要的生命階段,皆以不同的禮儀來詮釋,顯示府城的民俗發展與人的生命歷程息息相關,認識府城的民情風俗,就是對「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進行了解;對自己生存與居住環境的了解,就是對「我是誰?」「我從何而來?」「我將走向何方?」的生命探索。

很多外國人批評台灣建築缺乏特色,因為古建築普遍未受珍視,在經濟發展掛帥下,一幢幢「城市的記憶」都被怪手三兩下拆掉了,但稍可慶幸的是,府城正逐步喚醒人們正視被遺忘的古禮俗。孩子成年之際,除了吃大餐、切蛋糕、送禮物慶祝外,還能做甚麼?明年請來府城參觀「府城七夕十六歲藝術節」,體會生命的意涵吧!

( 在地生活雲嘉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ting1003&aid=1173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