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四十二章經 喜施獲福(二)
2012/02/11 07:44:45瀏覽357|回應0|推薦1
 

佛說四十二章經第十章 喜施獲福 

惟覺法師開示 

(二)930613  

  《四十二章經》中,「喜施獲福」這一章的主題是修福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修善法,不知道施捨,甚至過去未曾種善因、修福報,做起事來不但過程會不順利,而且無法成就。所以修行當中,除了要有智慧,也必須修福德,廣集福慧資糧。
  
  宋朝時有位范仲淹,幼年喪父,家境貧寒,後來雖然當了官,仍不斷地暗中行善、助人。他曾說過:「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當上宰相之後的范仲淹,依舊宅心仁厚,以宰官身廣行菩薩道,實為將佛法義理與儒家思想結合的典範。 

  范仲淹在鎮守鄱陽時,救人救世不遺餘力。當時有一位落魄不得志的書生,雖有學問,卻無福報,常常是三餐不繼,窮愁潦倒;范仲淹一得知此事,即邀書生敘談以瞭解實情。果然,這書生很有才能,可惜時運不濟,尚未遇到讓自己一展長才的時節因緣,范仲淹於是決心幫助對方。 

  在書生寄宿的薦福寺旁,有一塊石碑,是寺院落成時,書法名家歐陽詢的親筆墨寶,當中記載了道場的啟建緣起。寺僧同情書生的貧困遭遇,決定拓印碑文,打成法帖,供其作為赴京進考的盤纏。范仲淹得知此事,立即調派人員前去拓印碑文。準備工作才就緒,當天晚上卻是一夜風雨交加、雷擊電鳴,竟然當場把石碑打得粉碎!《增廣賢文》云:「常將有日思無日,莫把無時當有時。時來風送滕王閣,運去雷轟薦福碑。」可見做一件事情,具足福德因緣是很重要的! 

  佛言:「睹人施道」,即是見人修布施之道。又言:「助之歡喜,得福甚大。」讚歎他人修布施之道,不但布施者有功德,隨喜讚歎者也有功德,所以其中福德「甚大」。 

  例如,甲發心修布施,供養佛、供養大眾,乙知道布施是件福報、功德,看見別人布施供養,而自己卻沒有資源,苦無機會;此時,甲將供品或錢財分送給乙,一同布施供養,成就乙來作布施的功德。自己的供養和幫助人家成就善法的布施供養,那一個功德較大?幫助他人的甲功德最大!

  這裏所講的布施修福,是個最大的功德,我們能讚歎別人發心,自己也會有無量的功德。 

【中台世界】>>導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6105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