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2011/12/30 20:36:31瀏覽7516|回應0|推薦3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三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彌陀疏鈔》「明珠投於濁水,濁水不得不清。佛號投於亂心,亂心不得不佛」。

貪、瞋、痴、慢、疑、惡見,(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合稱為六個根本煩惱。

佛遺教:「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處為安住;惡性比丘默擯(不與語);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佛在心中、佛在口中、佛在我們的行為中」,「看別人不順眼,就是自己業障現前。」放下了有限,就擁有無限。「迷人口說,智者心行」

人生該留下什麼、放下什麼、保持什麼。

惟留德不留財、放下身心世界、發菩提心[持戒老實念]佛。

(一切要正向思惟,有這樣高度的警覺心,相信決定是心想事成。)絕招,就是孝順父母,尊敬老師,改自己缺點,把人做好,再加上念阿彌陀佛。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行寂靜行,遠離虛妄。依真諦門,植眾德本。不計眾苦,少欲知足。專求白法,惠利羣生。志願無倦,忍力成就。於諸有情,常懷慈忍。和顏愛語,勸諭策進。恭敬三寶,奉事師長。無有虛偽諂曲之心。莊嚴眾行,軌範具足。觀法如化,三昧常寂。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失律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真正之道。由成如是諸善根故,所生之處,無量寶藏,自然發應。

佛所行處。國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順。日月清明。風雨以時。災厲不起。國豐民安。兵戈無用。崇德興仁。務修禮讓。國無盜賊。無有怨枉。強不凌弱。各得其所。

若曹作善,云何第一?當自端心,當自端身。耳目口鼻,皆當自端。身心淨潔,與善相應。勿隨嗜欲,不犯諸惡。言色當和,身行當專。動作瞻視,安定徐為。作事倉卒,敗悔在後。為之不諦,亡其功夫。

應勤修行,隨順我教。當孝於佛,常念師恩。當令是法久住不滅。當堅持之,無得毀失。無得為妄,增減經法。常念不絕,則得道捷。我法如是,作如是說。如來所行,亦應隨行。種修福善,求生淨剎。

【愛欲榮華。不可常保。皆當別離。無可樂者。】

【敬於佛者,是為大善,實當念佛,截斷狐疑。】

【靜思小語】心靈境界寧靜而美好,向內觀照,無須向外尋求快樂。「本性風光最美,能反觀自性,向內觀照寧靜而美好的心靈境界,就無須向外尋求快樂。」

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菩薩有一法,能斷一切諸惡道苦」。這是什麼法?就是十善業道。「晝夜常念、思惟、觀察善法,令諸善法,念念增長,不容毫分不善間雜,是即能令諸惡永斷。」這樣就能永斷惡業,惡道就沒有了。這就是儒家理想當中的「止於至善」。

「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

「戒定慧三學」:

「戒」是不起心動念,守住本分,戒掉一切名聞利養的貪念。

「定」是遇到任何困境,都能守持志節、臨危不亂。

「慧」是能運心轉境,於平靜中突破重重困難。

「三學」戒定慧,有次第; 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有次第。菩薩三慧沒有次第,三慧是聞思修,諸位要曉得,聞思修是一而三、三而一,沒有次第。

念佛往生成佛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假的。

我們天天在訓練自己,訓練什麼?用這句佛號伏煩惱,養成一個習慣,到最後臨終一念是阿彌陀佛,我們就成功。「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唯心淨土,自性彌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我此大願,無有窮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生處熟,熟處生。」心常諦住度世之道,「不和任何人事物對立」。見異思遷事無成,身定心定智慧生。

無所求的修行。看破、放下,看破是觀照般若,放下是實相般若。

「一切法皆從真實心中作。」

我心理不裝人,裝人就有情執;我心理不裝事,裝事就有是非;

我心理不裝物,裝物就有貪戀。我心理只裝『阿彌陀佛!』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痴【愛。素食。鎮靜。】

受三皈依的時候念的誓詞,

「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釋迦牟尼佛開悟第一句話。

《三字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大學之道」一開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論語》「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莊子:「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功夫。先放下欲望,思惟一切世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法身菩薩,「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持戒念佛」:老實、聽話、真幹。

戒律就是淨業三福、(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三學、六波羅蜜、普賢十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對不起」「請原諒」「謝謝你」「我愛你」。

縱使眷屬滿堂,於生死之際,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無人相隨,無人能代。

《往生論》的一法句,極樂世界三種莊嚴(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一法句是什麼?「住真實慧,即入一法句。一法句者,真實智慧無為法身」。再歸結就是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不和任何人事物對立」「學會一生不批評人」「像天空一樣包容一切」「像大地一樣承載萬物」三義:在心、在緣、在決定。

一句佛號不中斷。精進佛七,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要有這個功夫才會有臨終十念一念。「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妄想、分別、執著永遠斷了,才能開智慧。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

罪性本空由心造,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一切法是由心想生,一切法原來「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一不異,不常不斷」,《中觀論》所講的「八不」,這個時候你才真正體會得。

「性空緣起」:謂一切諸法自性本空,皆從因緣和合而生,若不和合,則無是法。如是諸法性不可得,是名性空。

人的意念思考分為心、意、識,上人解說「識」——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應色、聲、香、味、觸等「五塵」,而產生見、聞、嗅、味、觸等「五識」。第六識為「意根」對應「法塵」而有所認知,能判別種種境界;由第七識起愛、憎、貪著之心念,起於動作爭取或排斥;前七識的起念、造作,一切善惡業因都容納在第八識;而第九識是最清淨的佛心。

「前六識不再起念,第七識不再造作,第八識靜寂清澄——『意滅識亡心亦寂』,就能回歸『心』的本來面貌,即正等正覺的佛心境界。」

六識是功能,和外面的境界相緣;七識是作用;八識就是已經成了種子。第九識阿摩羅識

隨緣而不變,不變而隨緣。

般若經:般若無知,無所不知,無知是根本智,知道無。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是諸法實相」這叫根本智。無所不知是後得智;由識轉智。

心隨萬境轉 轉處實能幽

隨流認得性 無喜亦無憂

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f_others/pat01/ch24.htm

「克制私欲,恢復禮教;盡己本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是仁愛。

佛說十善業道經,人生為己,天經地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無欲則剛,無求即樂。」於人無爭,於世無求 (人到無求品自高)。

凡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

「先人不善,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

印光大師「敦倫盡分,閑邪存誠,信願持名,求生淨土」。

誠則靈。「至誠感通」,真誠到極處,你自然就通了。

三障是指;

一、煩惱障,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

二、業障,五逆十惡之業。

三、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

以上皆是煩惱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四維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德,溫良恭儉讓,這是做人的標準。

《楞嚴經》上所說的「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為佛法、為眾生,不為自己,你的一生佛菩薩替你安排,無論順境逆境全是佛安排的,你自己不用操心。

圓滿的人生」。我們要怎麼來成就圓滿的人生?將來能夠成佛的話就是最圓滿的人生了。怎麼成佛?要「真為生死,發菩提心,深信切願,持戒念佛」,這四句話我們要能徹底做到,就能成就圓滿的人生。

貪、瞋、痴、慢、疑、惡見,(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邪見。)合稱為六個根本煩惱。

佛遺教:「以戒為師;依四念住處為安住;惡性比丘默擯(不與語);在經典前冠以「如是我聞」令人證信。」

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

真誠慈悲,忠恕仁義。

無欲則剛,無求即樂。

樂天知命,隨遇而安。

隨緣妙用,柔和質直。

有而非空,空而非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

如想改變業力,其唯一方法,以願力降伏業力。

印光大師開示:明對治習氣

人在世間,不能超凡入聖、了生脫死者,皆由妄念所致。今于念佛時,即作已死未往生想。於念念中,所有世間一切情念,悉皆置之度外;除一句佛號外,無有一念可得。何以能令如此?以我已死矣,所有一切妄念,皆用不著。能如是念,必有大益。

「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佛陀說:「我雖有慈悲、智慧和神通,但依然有四件事情沒辦法做到。

因果不可改〗〖智慧不可賜〗〖真法不可說〗〖無緣不能度

願以此念佛的功德,回向盡虛空遍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願一切眾生早聞佛法,早證菩提,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永脫六道輪迴之苦。願人心淨化,願社會祥和,願天下無災難。

願以此念佛的功德,回向給四十九天之內往生的眾位蓮友和一切有緣眾生,願你們放下萬緣,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我願把我學佛的一切功德回向給你們,祝願你們早日成佛。我今生一定修行成佛,我成佛後,不管你們在哪一道,一定度你們個個成佛。

〈二〉62. 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打得念頭死,許汝法身活。

〈三〉172修行最高指導原則。

〈四〉233.佛法的教育把它分為五大類: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

〈五〉283學會一生不批評人」「像天空一樣包容一切」

〈六〉「持戒念佛」:老實、聽話、真幹。
〈七〉知止復知足 無求得解脫

佛言。人有二十難。

三十七助道品

勤修戒定慧 息滅貪瞋痴【愛。素食。鎮靜。】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三稱)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三皈依文

自皈依佛 當願眾生 體解大道 發無上心 

自皈依法 當願眾生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僧 當願眾生 統理大眾 一切無礙

三皈依:覺而不迷、正而不邪、淨而不染。

「皈依佛,二足尊;皈依法,離欲尊;皈依僧,眾中尊」。

「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這是釋迦牟尼佛開悟第一句話。               《三字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看破是智慧,放下是修行功夫。先放下欲望,思惟一切世間「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法身菩薩,「身心淨潔,與善相應」     「持戒念佛」:老實、聽話、真幹。

戒律就是淨業三福、(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三學、六波羅蜜、普賢十願,發菩提心,一向專念。     「對不起你」「我愛你」「請你原諒我」「謝謝你」。

縱使眷屬滿堂,於生死之際,生是孤身來,死時獨自去,無人相隨,無人能代。

佛法興盛,國泰民安,世界和諧,人民幸福,離苦得樂。

1. 四十二章經:

離欲寂靜,是最為勝。 識心達本,解無為法。

斷欲去愛,識自心源,達佛深理,悟無為法。內無所得,外無所求。心不繫道,亦不結業。無念無作,非修非證。不歷諸位,而自崇最。名之為道。

博聞愛道,道必難會;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行道守真者善,志與道合者大。

忍辱多力,不懷惡故,兼加安健。忍者無惡,必為人尊。 

觀天地,念非常。觀世界,念非常。觀靈覺,即菩提。如是知識,得道疾矣!

當念身中四大,各有自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愛欲莫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賴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無能為道者矣。          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慎勿與色會,色會即禍生。得阿羅漢已,乃可信汝意。

欲生於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靜,非色亦非行。

夫為道者,如被乾草,火來須避。道人見欲,必當遠之。

人從愛欲生憂,從憂生怖。若離於愛,何憂何怖?

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淨矣。

2. 佛遺教經:

『若能持淨戒,是則能有善法;若無淨戒,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當知,戒為第一安隱功德住處。已能住戒,當制五根,勿令放逸,入於五欲。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縱逸,犯人苗稼。 

少欲之人,則無諂曲以求人意,亦復不為諸根所牽。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餘,常無不足。有少欲者,則有涅槃。是名少欲。 

若欲脫諸苦惱,當觀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雖臥地上,猶為安樂;不知足者,雖處天堂,亦不稱意。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不知足者,常為五欲所牽,為知足者之所憐愍。是名知足。 

若攝心者,心則在定。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是故汝等,常當精勤修習諸定。若得定者,心則不散,譬如惜水之家,善治隄塘;行者亦爾,為智慧水故,善修禪定,令不漏失。是名為定。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若有智慧,則無貪著。常自省察,不令有失,是則於我法中,能得解脫。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若人有智慧之照,雖無天眼,而是明見人也。是名智慧。』,

3. 三十七助道品

四念處:觀身不淨 觀受是苦 觀心無常 觀法無我

四正勤:已生惡令速斷 未生惡令不生 未生善令速生 已生善令增長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 念如意足 進如意足 慧如意足

五根:信根 精進根 念根 定根 慧根  五力:信力 精進力 念力 定力 慧力

七菩提分(七覺支):擇法菩提分 精進菩提分 喜菩提分 輕安菩提分  念菩提分 定菩提分 捨菩提分

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 正念、正定

4. 靜寂清澄 志玄虛漠 守之不動 億百千劫

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 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5. 「靜思法脈」內修四法:誠、正、信、實。

願立信而無憂,志堅實而無求,內自誠而無悔,心行正而無怨。

6. 「慈濟宗門」外行四法:慈、悲、喜、捨。

大慈無悔,大悲無怨,大喜無憂,大捨無求

7. 靜思法脈勤行道 靜思理法本寂靜 清澄純真無染垢 立志弘願勤精進

慈濟宗門人間路 慈濟宗門入群眾 無量法門在人間 自性智慧大圓鏡 

8. 慈濟十戒: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抽菸 不吸毒 不嚼檳榔。七不賭博 不投機取巧。八孝順父母 調和聲色。九遵守交通規則。十不參與政治活動、示威遊行。

四無量心;打造清淨大愛世界:

9. 給予眾生一切樂,名慈無量心。

大慈無悔就是,以堅定的毅力,讓人人獲得幸福,即使辛苦也不後悔。

開啟眾人的愛心,讓人人感受到幸福與快樂,即是「大慈」。

10. 救拔一切眾生苦,名悲無量心。

大悲無怨就是,以堅定的意志,為人人拔除痛苦,即使辛苦也無怨尤。

視天下人為生命共同體,盡力為其拔除苦痛,即是「大悲」。

11. 見人行善或快樂時,心生歡喜,名喜無量心。

大喜無憂就是,以甘願歡喜的心,為人人付出,即使辛苦也不憂慮。轉化煩惱,讓人起肯定與歡喜心,即是「大喜」。

12. 不起愛憎,以平等心,看待一切眾生,名捨無量心。

大捨無求就是,以三輪體空之心,看待一切,即使辛苦也不多求。

無所求地為他人付出,即是「大捨」。

13. 慈心造福、悲心拔苦、喜心智樂、捨心慧解。

14. 人生逆境,若能隨順而轉,以大喜無憂之心,歡喜付出,自然境隨心轉,化苦為樂。捨心無求,則無掛礙無煩惱,心無染方得清淨。

15. 心無所求,不取於相雖有所行,而心無所住如是之行,即為正行。

16. 「心中時時有佛、行中時時有法、法中時時都有禪」。

17. 入經藏,大懺悔、誠齋戒、滌心垢、去習氣。

18. 三轉四諦法輪:示、勸、證。苦(應知)、集(應斷)、滅(應證)、道(應修)。苦集為染,滅道為凈。

19. 什麼是佛教?慈悲為本,方便為門。信己無私,信人有愛。

20. 知足 善解 感恩 包容、  合心 和氣 互愛 協力、  感恩 尊重 愛。

21. 立體琉璃同心圓 慈心圓融;菩提林立同根生 悲心同根;

隊組合心耕福田 喜心淨化;慧根深植菩薩道 捨心永恆。

22. 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 心蓮萬蕊造慈濟世界

23. 四攝法:愛語攝。布施攝。利行攝。同事攝。

24. 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25.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拾得曰:只要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26.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27.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28. 人身難得今已得 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29. 佛告訴我們,苦是從迷惑來的,不了解事實真相,從這來的。樂從哪裡來?樂從了解事實真相,都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就樂,樂從這來的。

30. 福從做中得歡喜 慧從善解得自在。命裡有時終須有 命裡無時莫強求。

31. 修福不修慧,福中也造罪(大象掛纓絡) ;

修慧不修福,慧中也糊塗(羅漢托空缽)。

32. 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33. 菩薩三心:                信,分為:初信、正信、深信、真信。

一要有赤子之心;直心是道場。

二要有駱駝的耐力;工作時,要有駱駝般的耐勞和耐力。

三要有獅子的勇猛;努力精進如獅子的威猛。

34. 修行修心: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雲,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

35. 三障:一煩惱障,貪欲瞋恚愚癡等之惑。

二業障,五逆十惡之業。三果報障,地獄餓鬼畜生等之苦報。

36. 《法句譬喻經‧卷三》 :調伏三法,達到無為清淨之境。

一以至誠懇切心對治口業,不亂說話。

二以慈悲堅固心對治剛強難伏的身業。

三以智慧除滅一切愚癡、執著的心念。

37. 三求與三不求:

一不求身體健康,只求智慧、精神明睿。

二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毅力和勇氣。

三不求減輕責任,只求力量增加。

38. 三好:口說好話,身行好事,心發好願。

39. 「淨心第一、利他為上。」回歸於心靈的本性,就是那麼的清淨。

40. 歲末祝福時:願人心淨化,願社會祥和,願天下無災難。

41. 十在心路:

在苦難中長養慈悲 在變數中考驗智慧

在艱難中激發韌力 在繁瑣中學習耐性

在複雜中欣賞優點 在理想中追求進步

在人我中相互感恩 在社會中祥和無爭

在大地中長期養息 在天下中消弭災難 

42. 五法身有前後次序。由戒生定,由定生慧,由慧得解脫,由解脫得最最圓融的後得知見。

43. 罪性本空由心造 心若滅時罪亦亡 心亡罪滅兩俱空 是則名為真懺悔

44. 儒家思想當中,孟子講性善,荀子講性惡。

45. 六祖壇經:「不思善 不思惡」     「世味哪有法味濃」

「萬般將不去 唯有業隨身」「煩惱即菩提 生死即涅槃」

「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正見名出世,邪見名世間」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

清淨法身,汝之性也;圓滿報身,汝之智也;千百億化身,汝之行也」

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求在我。不獨得道德仁義。亦得功名富貴。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

46. 金剛經:這個世界是「一合相」。  

『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若菩薩 有我相 人相 眾生相 壽者相 即非菩薩」是身相。

後半部講的是「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心相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外不著相,內不動心」「無相布施,無我度生」

學佛的樞紐在定慧,《金剛經》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隨緣。定就是如如不動,慧就是不取於相。

47. 隨上隨下隨時過;極長極短極無常。隨時隨地隨樂觀;極左極右極煩惱。

48. 宗教信仰求真理 迷塵作信費心機 勸君早日回頭時 朝向彌陀消業意。

49.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自有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50.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莫使有塵埃。

51.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52. 在家菩薩智非常 鬧市叢中作道場 心地若能無罣礙 高山平地總西方。

53. 普賢菩薩警眾偈云:是日已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當勤精進,如救頭然,但念無常,慎勿放逸。這是菩薩慈悲,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人命無常,人生苦短,應及時把握現在,發願好好修行。

54. 人生無常呼吸間 如同:

草露風光不久長 莫待年華人老去 莫仗少壯有餘年 空過時光後悔遲 

55. 越奸越巧越貧窮,奸巧原來天不容,富貴若從奸巧得,世間呆漢吸西風。

56. 達磨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若要紙上尋佛法,筆尖蘸乾洞庭湖。

57. 菩薩清涼月,遊於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

58. 苦瓠連根苦,甜瓜徹蔕甜;是吾起三界,卻彼可師嫌。

59. 如人開田溝,接近大道邊,溝中生蓮花,香潔可人意。

60. 人有生死劫,凡俗茫茫然;智者要出離,作為佛弟子。

61. 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98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