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太上感應篇(5)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
2011/09/03 07:41:46瀏覽173|回應0|推薦0
 

太上感應篇

淨空法師主講

太上感應篇(51999/5/11講於新加坡淨宗學會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

  這一小段是「別示」,詳細說明事實真相。命運是前世所造之業,感得的果報。除大善、大惡之外,一般人的命運確實如定數在流轉,所謂「一生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這個定數不是佛菩薩定的,也不是神明定的。個人命運是自己的造作所定,家運是一家人的造作,一家人的共業,國運是一國人的共業,世運是整個世界人的共業,造什麼因,就得什麼果。善因一定得善果,惡因一定感惡報,這是真理。

  諸佛菩薩出現在世間,純善無惡,還是離不開因果的真理。佛法云:「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因果「轉變不空」、「相續不空」,因會變成果,果又會變成下一個因,吉凶禍福的這些業因果報永遠在循環。做惡的人現在還沒有受惡報,不是不報,而是時辰未到。其實整個歷史就是因緣果報的寫照。看看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將來的果報是善是惡、是吉是凶、是禍是福,一目了然。

  「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過去生中修福的人,這一生專門作惡,不曉得再修福,福報逐漸減少,這就是「算減」。「貧」是失去財富,「耗」是耗損,家破人亡,乃至於國家滅亡。「多逢憂患」,這是講一生遭遇到凶災,遭遇到患難。這兩句話,確實是我們現代人生的寫照。

  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確實是「多逢憂患」,活在這個世間沒有安全感,多可憐!多痛苦!我們要想得到身心安全,唯有依靠佛法,依靠聖賢教學。所以,一定要了解這些事實真相,知道自己從哪裡來,往哪裡去,知道世間種種業因果報,才能理得心安。不明瞭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心怎麼可能會安?

  過去生中修有大福之人,今生雖作惡,但仍有福可享,這是餘福未盡;如果不作惡,還能努力修善,福報決定綿延不斷。這些道理,現代人很難接受,都認為古人所說的話,似乎是一種理想,不是事實,與他所看到的不一樣。其實,這是錯誤的看法,為何這麼肯定?古人的心是靜態的,現在人心浮氣躁,是動態的。譬如,水平靜時,就像一面鏡子,能將萬物照得清楚明白;如果水上起波浪,就不能照清楚。因此,人心清淨,其認知、看法就非常清楚明白;人心浮躁,其認知、看法也就模糊不清。

  我們憑什麼相信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誨?因為他們的心比我們清淨,染污比我們少。我們的心思如大風大浪,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天天在增長,心嚴重被污染,對於宇宙人生的事理,怎麼可能看清楚?依照自己的妄想、執著去行事,哪有不造惡業的道理!

  學佛要想有成就,必須從根本做起,放棄自己的成見,依照佛菩薩的教誨修學。從《觀經》淨業三福的第一福做起:「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孝養」,意思很深很廣,無有邊際。等覺菩薩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孝養」尚欠一分,沒有圓滿,直至證得如來究竟圓滿的果地,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才做到圓滿。由此可知,孝養、奉事真正做到得力,就入聖人果位,最低的水平是圓教初信位菩薩。以此標準來說,三界八十八品見惑沒有斷,孝養、奉事就沒有分;即使有也是世間法,六道輪迴邊事。八十八品見惑斷盡,才達到孝養、奉事的最低標準。念佛真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孝養、奉事可說是做到一半,這是佛的標準。

  念佛而不能往生,一定要把不能往生的原因消除。智者大師教我們以「五停心觀」為助修,幫助我們破除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如果依照這個方法去做會有效果,縱然不能斷三毒煩惱,也決定可以減輕煩惱,增長智慧。

  「人皆惡之」。「惡」是厭惡。你在社會上,人家看到你都厭棄你、討厭你。造惡的人,善人君子一定會遠離而不願親近。道教《玉樞經》云:「假如一個人不能夠修善業,必定有鬼神來捉弄他,使他神魂顛倒,神志不清。」無論他有多麼高的地位,多麼大的財富,仔細觀察,他不是個正常人。歷史記載,古代末代帝王、亡國之君,心術不善,行為不良,善神吉星遠離,惡鬼惡神常環繞,所以他的行為被世人所厭棄。這些都是事實,決定不能看作迷信。

  現今世界,科學技術雖然相當發達,但是對於天地鬼神這些事理,依舊非常模糊。在科技尚未達到這個水平之前,我們相信「聖言量」,諸佛菩薩、大聖大賢不會欺騙我們。世間古代賢人君子,尚且能守住一生不妄語,何況諸佛菩薩、大聖大賢?因此,我們一定要相信,依教奉行,定得大善大利。

  人生在世,短短數十寒暑,為什麼不做一個好人?這些年我提倡「四好運動」:存好心、行好事、說好話、做好人,依此去做,一定得福報。吉凶禍福皆是自己造作所感的報應,自作自受。作惡,則有災殃禍害;作福,則有吉、有善、有利。

  眼前看到作惡反得福,那是過去生中培的福報大,今生雖作惡,還有餘福。但是作惡必定折損福壽,如果在享福的同時還能修福,福報會更大,壽命會更長。行善的人眼前生活雖然貧困,但是將來一定有好報。今生貧困是過去世造惡比較多,這一生雖受苦報,但因行善積德,苦報已經有所改善,若這一生還不知行善,苦報不止於此。這種加減乘除,肉眼凡夫雖無法看見,但只要細心思惟,就能觀察得出來。

  「人皆惡之」,這是輕報;「刑禍隨之」,這是重報。「刑」是刑罰,觸犯國家的法律,國家有刑罰來制裁你;「禍」是大災、大凶;「隨」是不離開。太虛真人說:「別人要以不善的心行來對我,給我一些災難、痛苦,我要承受;而且我以善心、善行對他,福德之氣恆生於我」。這是修福、培福最好的機緣。

  人與人之間相處,就是一個緣分;緣有善緣、有惡緣。早年我在香港光明講堂講經,講堂有一副對聯,上聯是「夫妻是緣,有善緣,有惡緣,冤冤相報」;下聯是「兒女是債,有討債,有還債,無債不來」。人與人之間,就是「報恩、報怨、討債、還債」,這副對聯把人生究竟是回什麼事情,統統寫清楚了。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與事實真相,無論跟什麼人相處,如果有恩,希望恩再加厚;如果有怨,怨要化解。我欠人家的債,歡歡喜喜還人家;別人欠我的,一筆勾消。常存此心,就是好心;常行此事,就是好事。由此可知,善福是自己修,自己得受用;惡禍是自己造,自己承受果報。譬如,人有恩於我,卻忘恩負義;人有怨於我,念念在懷,總想報復;欠人家的債不還,人家欠我的想盡方法逼債,這都是造罪業,果報在三途。與這些冤家債主,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是愚痴,佛法講的「可憐憫者」。我們學佛,連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都不了解,如何自求多福!福報不是佛菩薩給我們的,不是上帝給我們的,也不是天地鬼神給我們的,是自己求的。種善因一定得善果,造不善因必定有不善的果報。這是教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如何做人,如何處事待人接物。

  >>>續載中

網站>淨空法師報恩講堂>佛陀教育雜誌163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5607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