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十三)上
2009/02/27 20:30:38瀏覽1210|回應0|推薦0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十三)940320

經文

生者皆歸死,容顏盡變衰,強力病所侵,無能免斯者。
假使妙高山,劫盡皆壞散,大海深無底,亦復皆枯竭。
大地及日月,時至皆歸盡,未曾有一事,不被無常吞。


  「生者皆歸死」,有生最後一定會死,生到天上、生到淨土,無論生到什麼地方都是會死,只是時間長短而已,如阿彌陀佛最後還是要入涅槃,就證明十方的淨土都是方便,這是一種真理。要達到不死,就要不生,不生就一定不死。什麼是不生?菩提、涅槃就是不生,不起煩惱、不生心、不動念這就是不生。不生這念心,就是菩提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是大乘法門所講的;小乘所講的空性,就是不生,例如虛空有沒有生?虛空本來如此,所以虛空它也不會滅。但是眾生無論生到天上或人間,從過去到現在,沒有一個人生下來到現在還存在,所以有生最後一定都要歸於死亡。不但眾生是如此,這個世間、這個地球也有生,生就是成,所以有成、住、壞、空。一棟房屋本來沒有,現在建好、落成了,這就是成,有成一定有壞,因為生者皆歸死。

  不但佛經這麼講,〈易繫辭〉也是這麼講:「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無論是怎麼開始,幾萬歲、幾千萬萬歲,到最後還是要死,全都歸於空,都有終結的一天,所以「故知死生之說」。孔子也講:「未知生,焉知死?」就是說,生從何來都不知道,怎麼知道死從何去?所以,生者一定有死。《金剛經》講:「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什麼原因呢?這些都是有生,不管是胎生、卵生、濕生、化生,都是生;既然有生,所以全都要度,令入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就是真空,所以才是不死;還有菩提心、涅槃空性、覺性也是不死。

  我們這念心有生住異滅,所有一切動植物,都有生老病死、成住壞空。所以佛經說:「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寂滅這念心就是不死;寂滅涅槃是佛法當中最高的,除此以外不管是哪一道的眾生,最後都歸死亡。

  「容顏盡變衰」,「容」就是容貌,有長形、方形、圓形……;「顏」就是顏色,是白色、黃色、黑色、灰色……;每個人的容顏都會變化、衰敗、老化、死亡。「衰」就是衰退、衰敗。所以在《無常經》裡講:「少年容貌暫時住」,就是說年紀輕的人,他的容貌暫時是如此的,慢慢會變化;起初從嬰兒變成幼兒,幼兒變成小孩,小孩變成少年,少年變成青年,青年變成壯年,壯年變成晚年,晚年變成老年,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眾生總是要等到頭髮白了、牙齒掉了、眼睛看不見了、耳朵也聽不見了,才知道自己年老了;有智慧的人,不用等到此時才覺悟,才知道這個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無常。

  以前有位八指頭陀,小時候當牧童,在放牛時,忽然來了一陣風雨,看見樹上的梅花被風吹雨打後,掉得乾乾淨淨,這時就悟到自己雖然是很年輕,將來也是歸於無常,悟到一切都是無常,所以就出家修行,這也是悟。所以不要執著自己年輕貌美、身強力壯,一切皆歸無常。現在社會上的人,爬山、運動,不外是要保持健康、強健體力;化妝使皮膚白潤、好看,這都是表面的造作;不化粧時,皮膚就不細緻了。了解了,這些假相都不能執著,眾生執著假相為實有,就稱為顛倒、愚痴。如世界上的拳王,練的像金剛一樣,不要說是大病,忽然一個重感冒,馬上就會感覺頭重腳輕,站都站不住。世間上不管貧窮、富貴、天上、人間、動物、植物,通通都會變化衰敗,世間上的一切都是無常,都不能執著。

  「強力病所侵」,再強的力量,就算是孔武有力的金剛力士,忽然病了,身體肌肉開始萎縮;突然得眼病或眼睛瞎了;或得了重感冒、發高燒,把腦神經燒壞了;或走一走不注意跌了一跤,把頭或鼻子跌壞了,這些都是有可能的,因為這些都是無常的境界。不管現在怎麼富貴,身體如何的健康,權勢、力量如何的大,甚至大到能夠統領這個世界、這個地球,病一來,奄奄一息,什麼都作不了主。所以,再強勢、再有權勢的人,到最後都禁不起病魔所侵害。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9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