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七)下
2009/02/11 20:38:06瀏覽640|回應0|推薦1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七)940206
  佛法離不開四諦,四諦是佛法的根本。佛經裡講三轉四諦,所謂「三轉四諦」,是釋迦牟尼佛在鹿野苑開示,第一次是示相轉、第二次是勸修轉、第三次是作證轉,以這三個方便的方法度上根、中根和下根三種人,稱之為三轉四諦。因為上根的人不需要說太多,只要一提,馬上就能觸類旁通,一下就明白了。好比一匹良馬,牠現在不想走路了,忽然鞭子一揚,牠馬上就跑得很快,乃至於根本就不需要揚鞭子,只要籠頭一帶,牠馬上就知道要跑得很快。為什麼?只要提牠一下、點牠一下,就能舉一反三。上根的人,佛只是把苦集滅道的道理稍微帶一下、提示一下,把這個名相說一說,馬上就能契悟道果,證到阿羅漢,就稱之為示相轉。

  示相轉,釋迦牟尼佛就說了一遍:「此是苦,逼迫性;此是集,招感性;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就把四諦法門這麼一講,上根的人就成道、證果了。「此是苦,逼迫性」,眾生受生老病死等苦的逼迫,使身心得不到安寧、自在,使我們流浪三界、沉淪六道,逼迫我們非去受報不可,是一種逼迫性,我們應該要知道、要警惕,不要懈怠、放逸,就是這個道理。「此是集,招感性」,集合我們過去的善惡業,今生得這種果報,這種集是可以了斷的,所以小乘稱之為斷煩惱。只要有信心、耐心,就能夠斷集,而證得涅槃。例如喜歡看小說,這就是集,就是一種煩惱;這一種習氣、煩惱是可以斷的,只要下定決心不再看就斷了。所以「此是集,招感性」,大家要有這種信心、恆心。不要自圓其說,我的業障很重、我的習氣很重、我是眾生、我是薄地凡夫,而放縱自己,這樣就沒有辦法斷煩惱。

  「此是滅,可證性」,滅就是寂滅涅槃,每一個人都可以成佛、成道、可以證到涅槃的果位,自己有這麼好的選擇、這麼好的歸路,不要迷失,不要放棄了,不要小看自己,因為「此是滅,可證性」。「此是道,可修性」,這個道人人都能修,今生就可以修,無需等到來世。只要現在修三十七助道品,一定可以成道、證果。釋迦牟尼佛就是這樣提示一下,不需要多說,上根利智的人馬上就開悟,就成道、證果,這就是示相轉。至於上上根基的人和見佛得度根器的人,也不需要示相轉,講三句話「善來比丘,鬚髮自落,袈裟著身」,就成道、證果了。所以示相轉的根器比見佛得度的根器還要差一等。

  對於聽聞示相轉仍沒有成道的人,佛就詳細說明,講「此是苦,汝應知」,勸大眾趕快修,這就是勸修轉。示相轉,恐怕大眾不瞭解、覺得不關自己的事情,聽了從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所以要勸修:此是苦,你應該知道。哪些是苦?生、老、病、死等種種苦,應該去了解,為什麼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應該要知道這些苦從何而來?「此是集,汝應斷」,你現在不斷,將來一定要受盡生死輪迴的果報,始終是頭出頭沒,所以「汝應斷」,你現在應該要斷,不要懈怠、不要放逸。「此是滅,汝應證」,寂滅涅槃,每個人都可以證到寂滅涅槃這一種無為的果報,所以要有信心,不要小看自己,不要自卑,不要自己認為業障很重。「汝應證」,你一定可以證到寂滅涅槃的果位,所以要趕快努力。「此是道,汝應修」,不要怕苦,要有恆心,人家聽一次就記得,自己要聽十次才記得,最後還是一樣的;人家十次,自己需要一百次還是願意去做,為什麼呢?因為到最後都是一樣的。別人聽一次就知道,我聽十次才知道,最後一樣是了解這個道理;別人聽一百次才知道,我聽一百次還是聽不懂,我還是要繼續聽、繼續薰修,乃至於千次、萬次,終究會修成功,證到羅漢果,最後都是一樣的。不會因為你一聽、一學習、一思惟,就能成道、證果,而我學習了一年、兩年、三年、四年,乃至於十年我才能成道、證果,而你證的果比我現在所證的果要殊勝;因為同樣是斷見思惑、證到六神通,一樣是得到解脫。所以「此是道,汝應修」,是佛勸中根器的人的方法。

  第三類根性的人,光是說還不行,所以第三次佛不但要示相轉、勸修轉,還要作證。如果你不相信,這些苦我已經知道了;如果你不相信,我的煩惱已經漏盡了;如果你不相信,我已經證到寂滅涅槃的果位了;如果你不相信,這個道我已經修圓滿了,所以佛就是以自身來作證。佛為度不同根器的人,這樣說了三次四諦,就稱為三轉四諦。

  我們不要覺得四諦很簡單,如果沒有經過一番薰習,一定會忘記什麼是四諦。所以一定要下一番功夫,這樣對於四諦的道理,才能夠種到八識田中,成為金剛種子,永為道種。「我現在聽了四諦法,覺得四諦法實在是人生的真理,這四諦好像是在對我個人說的一樣」,這樣子感激,甚至於感激得像須菩提聽到《金剛經》就痛哭流涕一樣。以前有一位畢陵伽婆蹉尊者,聽到釋迦牟尼佛講苦集滅道的道理,好像是對他一人在講,就覺得實在是很有福氣,聽到聞所未聞的這種妙法,自己慶幸的不得了,時時刻刻念茲在茲,走路、吃飯、乃至於行住坐臥都想到四諦,這就是念法。念就是想念,除了口而誦,最重要的是要「心而惟」,惟就是思惟,就是念法。心要專注,心專注念法,心才不會散亂、顛倒,才是真正的禪定、止觀。所以念就是思惟,思惟這個道理。如果恐怕思惟不成,再加「口」把它唸出來,這又更進一步的了。恐怕口唸不出來,就要手結印,用身來加強。所以除了心念、口講,身體還要動,這樣就稱之為三業相應。三業相應,就是專注,三昧才可能會現前。如果口不唸、身體也不要動,就是當下這一念心靠在法上,一念相應,就得解脫、就成正覺。所以心念是最重要的,心一定要念。明白了,就要時時刻刻念茲在茲。

  畢陵伽婆蹉尊者,因為走路也在想這個道理,一不注意,腳踩到了刺,痛得不得了。當下就覺悟到「這個痛,是誰在痛?一個是腳掌在痛,一個是能知腳掌痛的心在痛,如果是這樣不就有兩個知了嗎?一個是腳掌在痛、一個是知在痛,這樣不是我就有兩個心了?這也不對,究竟是誰在痛?是腳掌在痛?是我的心在痛?」於是專注的參究這個問題。專注了一段時間,明瞭所有的痛都是自己分別妄想所生,突然身心忽空,當下契悟空性,就入了空定,斷了六根本煩惱,就成道、證果了。所以修行時要用心,要很專注。用「口而誦,心而惟,身而行」這三方面來認識佛法、薰修佛法,稱為依教觀心。用這種方法來返照自心,與這一念心相應了,就能得到三昧,乃至於成道、證果,所謂「一念相應成正覺」。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39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