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七)中
2009/02/10 20:29:52瀏覽1119|回應0|推薦1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七)940206
  第一、四念處:身念處,觀身不淨;受念處,觀受是苦;心念處,觀心無常;法念處,觀法無我。第二、四正勤:「勤」就是精進、勤勞,如果知道精進、勤勞而不正,所學的就是徒費努力,毫無用處。例如有很多不了解佛法的,甚至於已經知道佛法的,還不依著佛法去修行,道聽塗說地拼命在邪門上精進,結果是南轅北轍,始終修不了道,這就不是正精進。所以要以「四正勤」:「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這四個方向去精進。平時可以檢視自己的精進,是否有依據四正勤做為修行的座右銘、修行的原則?如果沒有依據這四個原則精進,就不是正勤,而是走錯路了。不正就是邪,世間上也有很多人修行很精進,但始終無法成就道果,反而還退失菩提心,就是因為不是正精進,而是邪。第三、四如意足,依欲如意足、念如意足、進如意足、慧如意足,這四個方法來修,就達到定慧等持,能夠稱心如意。

  「二五」就是二個五:五根、五力。何謂五根?信根、進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就是由這五法根深蒂固而產生出力量。有根才有力,例如樹生了根,而且深根固柢,就有力量了,再大的風暴,這棵樹都能屹立不動。如果生了根,可是這根才剛剛生出來,還很細,風一吹就倒了;所以修行要使佛法的道理在心中生根,然後慢慢使根長粗,乃至根深蒂固,則八風都吹不動,因為產生出力量了。所以同樣是信,但每一個人的信心有深、有淺;同樣是在修行學佛,由於根、力的不一樣,所斷的煩惱自然也有深淺的不同。

  「七八能開四諦門」,所謂「七八」就是七覺支、八正道。四諦就是苦諦、集諦、滅諦、道諦,佛法是以四諦為根本,不管是大乘、無上乘都必須要熟背、了解四諦,要契悟四諦。背誦了以後還要了解它的道理;了解道理才能依教修觀,依這個道理去起觀行,而證涅槃。所以四諦是佛法、人生的根本,這裡的妙法藏指的就是四諦。「諦」就是真理,有四種真理:苦諦、集諦、滅諦、道諦,這四種真理。假使修行沒有從四諦法門去深入、去契悟,佛法的道理是沒有辦法在心中生根的,修行過程中遇到困難,馬上就會退失菩提心。

  苦諦,人生確實是苦,苦是果報,今生無論是生苦、老苦、死苦、病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乃至於百千萬苦,這都是苦果!今生果報現前,什麼人都逃不了。這種苦果不是父母、不是佛菩薩、不是上帝給我們的,也不是整個社會國家制度不好,形成這些苦。假使不知道這苦果是因所造成,就會怪東怪西,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怪社會制度不好,怪朋友不幫忙,怪師長不關心,起種種的煩惱。

  「集」就是因,是集合過去生中所造作的善業、惡業,乃至於善惡業夾雜,這個就是因,由於過去的因而招感現在的苦果。但為什麼善法也是苦?如果過去生中做了善事,今生得善報;得善報還是在人間,或者是在天上,最大的善就是在天上享天福,再其次就是在人間享福。在人間無論多富貴,能夠逃得出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嗎?還是逃不了。另外,假使有錢卻沒有智慧,又不懂佛法,可能就去亂用錢,花天酒地、吃喝玩樂,而招來種種的禍害。有了錢不知道惜福、修福,又在造罪、造惡業,所以也是苦。所以有錢的人,表面看起來是很自在,其實還是苦。沒有錢的人過去造了惡業,今生一生下來就是貧窮,乃至於六根不全,這是過去的業,現在受報,誰也沒辦法代替。

  由於過去的因,所以招感現在的一切苦果;現在所造作的因,又招感未來的苦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如何了苦?必須要證得涅槃,則所有一切苦都能了脫,過去的苦也能了脫。因為知道現在的因是未來苦,所以現在不種苦的因,而要種菩提、涅槃的因,種出世的因,也就是種「滅」的因。滅就是寂滅,寂是不動,滅是把過去的業障、見思惑滅得乾乾淨淨,身口意三業清淨了,最後所得到的一種心境,這就是滅。達到「滅」的境界,則所做已辦,不受後有;心當中寂然不動,像一潭止水一樣不生一點波浪。我們反省看看有沒有達到這樣的境界?如果沒有,這念心沒有辦法寂滅,想東想西,患得患失,所以要繼續用功,修七覺支、八正道。要想做到八正道,要先用七覺支的七種方法,來使這念心保持定力、智慧,所以七覺支是用功的一種方法、過程,從因到果,用七覺支測驗自己、返照自己,來除去心當中的昏沉、浮動,使心平靜、調適。調適好了,就能進一步修習八正道。所謂八正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習八正道就能夠證到涅槃的果報,就能出三界、了生死。

  「三四二五理圓明,七八能開四諦門」,看起來雖然簡單,但要想把這些道理了解,必須要下一番功夫,要精進。因為一般人煩惱很多,業習很重,所以過去造作了許多的業因,招感今生的生老病死等種種苦果,這是自作自受,不能怨天尤人。要想脫離種種苦果,首先現在不再種苦因,要種樂因,也就是涅槃因。涅槃就是寂滅,希望能夠證到涅槃的果位,證到了涅槃就能出三界、了生死,所以知苦就要斷集、慕滅;慕滅,就是希望能證到涅槃果;如果只有希望而不去實行,也無法達到,所以必須要修道。修什麼道?就是修三十七助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依著三十七助道品來修行、返照,一定能夠得到寂滅的果報、出世的果報。三十七助道品當中為什麼要加「助道」呢?「助」就是幫助,三十七道品不是道,而是方法,用三十七個方法來幫助我們證到菩提涅槃的果報、出世的果報。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36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