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六)下
2009/02/08 11:24:49瀏覽766|回應0|推薦0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六)940130
  提念,就是提起念頭,例如坐在這裡昏沉,昏沉的原因很多,一個是所有念頭通通沉下,落入五陰境界去了。這就要提,把念頭提起來,參禪也可以,阿──誰?或者是念佛、或者是誦心經也可以。提,把念頭提起來,或者是想一件事情,例如想錫杖、想三衣瓦缽,這就是把念頭提起來。乃至於想遠一點,想到公園裡面有一尊最大的佛像,這佛像下面寫什麼字?就是把心靠到一件事,提起一個念頭,或者是想到前面的香爐,就是提。把念頭提起來,不提就昏沉了。

  轉念,如果不知道化念、提念,就用轉念。何謂轉念?例如妄想不停,自己都覺得很難過,不應該想的,偏偏要想,想這些欲愛色愛的事情,怎麼辦呢?就要轉念,趕快轉一個念頭,想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就轉了,就是讓自己不想這件事情,另外想一件好的事情。例如想如何去布施?如何持戒?就這樣慢慢想;或者回憶,平時對哪一部經、哪一部論,當中有幾句文特別有感受,趕快把心靠到這些文上,把心當中的煩惱轉過來。所以,平時我們要多記憶古人研究佛法開悟的心得。平時不知道背誦,以為背誦是件苦事,就無法轉念。好的句、偈,一定要把它背下來,在背的時候,哪裡有妄想、昏沈?這就是專注,專注就是在修行,這就是善調。

  如來過去修行,就是用這些方法,能夠先調伏自己。凡夫的心像一匹野馬,這馬起了無明,就會亂跳,乃至於脫韁跑掉。這匹野馬跑掉了,要喊牠歸槽,這就是調御。能夠調身、調心,調伏三毒惡業,最後心歸於寂靜無為的境界,這就是天人師。天人師,就是三界的導師。

  《雜阿含經.卷三十三》記載,有一天釋迦牟尼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一位調馬師來到精舍,恭請佛陀開示,佛陀就問調馬師:「你調伏野馬有幾種方法?」調馬師回答:「有三種方法,第一個用柔軟的方法,第二個用剛強的方法,第三個是用剛柔並用的方法。」柔軟的方法,就是一種勸誘,如摸摸牠的毛、鼻子、耳朵,或抓一抓癢,或用東西引誘牠、鼓勵牠。馬也有佛性,像我們人一樣,需要安慰、鼓勵、勸導、讚歎,或拿一些糖果給他吃。第二個,如果柔軟的方法馴服不了,就給牠幾鞭子,牠立刻就順服了,這就是用剛強的方法。第三種是柔硬兼施,有軟也有硬。調馬師說完,佛就問:「假使這三種方法都調伏不了,怎麼辦呢?」調馬師回答:「這種馬就沒有用了,把牠殺掉就好了。」調馬師說完就接著問佛:「佛陀您稱為調御丈夫,您有幾種調御的方法?」佛陀回答:「我也是用三種調伏的方法,第一種是柔軟的方法,第二種是剛強的方法,第三種也是軟硬兼施、恩威並施。」恩,就是柔軟的方法;剛強的方法,就是處罰;軟硬兼施,就是恩威兼並。佛陀也是用這三種方法來調伏自己和大眾。調馬師又問:「世尊,假使這三種方法都調伏不了,怎麼辦呢?」佛就說:「一樣是把他殺掉」。調馬師就說:「世尊,佛法不是戒殺的嗎?怎麼調伏不了就把他殺掉呢?這是怎麼說法?」佛說:「我這殺法是不一樣的,這個人經過三種方法的調伏,都無法改變,第一、不跟他講話;第二、不再去教授他;第三、不教誡他了。」這個人怎麼講都不聽,再講也毫無意義,浪費唇舌,所以不跟他講話,這是第一種方法;第二種方法,經過幾次的教授都不聽,再教授他,只是浪費時間;第三種,不再勸導,也不告誡他,這樣真正是等於殺了他是一樣的道理。

  佛是三覺圓滿,能調伏自己,又能調伏大眾,所以說「故號調御天人師」。自己成就了,又能夠調御人天,所以,佛有時候在天上說法,有時候在人間說法,故號調御天人師,為三界所尊。這是經文「啟請佛」的部分,希望大眾要把這個偈頌背下來,所謂依名召德,自己將來也能夠成就自利利他悉圓滿的這一種功德。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2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