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五)中
2009/02/04 20:36:50瀏覽866|回應0|推薦0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五)940123
  法門無量誓願學,學這些法門做什麼?就是要達到滅諦,也就是要成道,所以根據滅諦來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弘願。滅就是寂滅、涅槃。寂滅,就是諸位大眾聽法這念心達到一念不生的境界,達到這一境界,馬上就能禪悅為食。而寂滅涅槃就是禪悅為食當中最高的一種禪悅。我們每天都在發佛道無上誓願成的願,但要了解佛道有深有淺,在小乘來講,聲聞四果,是佛道、緣覺,也是佛道;菩薩,三賢十地,也是佛道;而最高的佛道,就是如來佛,所以稱之為「無上大涅槃,圓明常寂照」,這就是真正的佛道無上誓願成。佛道就是指我們這念心,不管是大乘、小乘,都是指我們當下這念心,達到不生不滅。煩惱不生,本性不滅,人人都可以做得到,只是眾生不知道而已。現在我們了解了,就要檢討自己有沒有依據四諦來發四弘誓願,如果沒有,從現在開始,就要依據四諦法門來發四弘誓願,要「常起弘誓大悲心」。

  「為濟有情生死流」,就是要普度眾生。「濟」,就是濟度;有情,是有情識、有想念,就是所有一切眾生,就稱之為有情。如果一個人沒有想念、沒有情識,就如同木頭、瓦塊,成了植物人了。生死流,一切眾生都有生、老、病、死苦。流,就是一種流向,覺悟了,就是反照自心,就稱為入流;沒有覺悟的眾生,就稱為出流,心流到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去了,往外面流轉,流轉生死、六道,流轉三界;在三界當中頭出頭沒,這個地方死掉,又到另一地方去受生,另一地方生了,將來又死,死了又到另一地方受生,始終是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流轉不停,流轉六道。所以「為濟有情生死流」就是要度有情出離生死的苦海。

  我們用四弘誓願度眾生不再流轉生死,要流到涅槃裡去,要「令得涅槃安隱處」。就是指我們這念心要安住在涅槃;安住在涅槃,就是脫離了生死。有很多人聽到涅槃,心當中就有些芥蒂,以為涅槃就是死亡,這是錯誤的觀念。涅槃,是寂靜、空寂的意思,就是大眾聽法這念心達到最高的寂滅境界,馬上心當中就產生一種禪悅,所以,只有涅槃寂靜才是最快樂的,才能夠脫離無常。

  佛經裡面講,有四種涅槃。四種涅槃:就是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和自性清淨涅槃,自性清淨涅槃,又稱之為大般涅槃。四種涅槃,是將我們這念清淨心、無為心、不動心,分成四個層次,歸納起來,通通叫做涅槃。不管是哪一種涅槃,都是指我們心裡一種安定的境界,二方面,是看自己轉煩惱、斷煩惱到什麼程度。想漏盡煩惱,平常就要檢討反省,使煩惱成菩提。從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無住涅槃到大般涅槃,是指這念心境的層次愈來愈高。不管是證到哪一種涅槃,都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安定,都能夠脫離無常。

  「安隱」,眾生是沒有安隱,時時刻刻都提心吊膽。慢慢去觀察,眾生有的是為名、為利、為財,有的是為家庭、為女兒、為父母,不管是為什麼,心始終是安不下來,為什麼?因為沒有得到涅槃的境界。所謂涅槃,不是死了以後才是涅槃,是現在修行就能夠證得的。所謂「涅者不生,槃者不滅,不生不滅,稱為涅槃。」就是說,大眾聽法這念心,煩惱不生、妄想不生,本性寂靜無為的這念心不滅。這念心不滅,就像一潭止水,沒有一點波浪;有了波浪,就患得患失,就不是涅槃。這念心達到不動的境界了,利衰毀譽等八風吹不動,就是涅槃的境界。

  何謂不生?我們心當中有喜怒哀樂、有物欲,有欲愛、色愛,也就是一般人所說的七情六欲,有種種利害得失,有這些心,心當中就有了波浪。現在我們不受這些環境的引誘,心當中保持不動,不想過去、現在、未來,就是這念心「不生」。不但佛法講不動心,孟子也講四十不動心;蘇東坡講八風吹不動,就證明這不動心是很重要的。不過「不動」,當中仍有層次上的差別。如能做到打坐的時候心不動,但走路的時候會不會起心動念?面對外面種種的境界時動不動?一個是靜當中不動,一個是動當中也不動,這就是層次上的差別。更進一步,心像一面鏡子一樣,沒有一點塵垢,如果有了塵垢,這面鏡子就失去了光明;我們心當中有了塵點,也會失去心光、智慧之光,乃至於菩提之光、神通之光。如果心當中沒有欲愛色愛、沒有貪瞋痴慢疑邪見這些煩惱,沒有塵垢了,心中就是一片光明,就能產生作用。就像鏡子上沒有塵垢了,可以照天照地,胡來胡現,漢來漢現;什麼東西經過,在鏡子裡馬上看得清清楚楚,而且照過之後,鏡子裡面,一點東西、一點影子都不留。所以,古人形容這念心,如雀鳥飛空不留痕,一點痕跡都沒有;又如雁過寒潭不留影,好像天上的雁子飛過寒潭,飛經過時潭水清楚地反射出影子,飛過了之後,就一點影子也沒有。我們這念心真正到達這個境界,就是菩提、涅槃,就是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也就是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達到寂滅涅槃的境界,就能脫離生死、脫離三界,這個境界沒有生老病死苦,是最安定的,所以稱之為安隱處。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16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