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三)
2009/01/31 08:09:58瀏覽2241|回應0|推薦1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三)940109

釋人題
  經題明瞭了,進一步,研究這部經究竟是何人翻譯的?這一部經是由義淨大師所翻譯。義淨大師是唐朝時代的人,俗姓張,名文明,出家法名為釋義淨。義淨大師非常仰慕唐玄奘大師和東晉法顯大師的高風、修行,因為受他們的影響,所以,也前往印度取經。
義淨大師到印度取經的過程,歷經種種艱辛,學成以後,在回來的途中又是經過一番辛苦。傳記中說,義淨大師要把經取回來時,所搭乘的船在海上忽然遇到颶風,也就是現在所謂的颱風。這風和浪實在很大,船都快要翻了。當時,船上有一位邪知邪見的人講:「我們今天如果翻船,一定是有原因的,因為我們當中有一位出家眾,和我們都不一樣,而且這一位出家眾運載了很多的佛經,如果把這位出家眾和佛經丟到海裡去祭拜海龍王,這條船一定不會翻船,大家就都能保全性命。」

  義淨大師千辛萬苦取了很多經,乃至於佛像、舍利,好不容易要回到中國了,還要歷經這些辛苦。幸虧,人有誠心,佛有感應,當中有一位護法居士,不但了達佛法,又學了一身的武功,就站出來說:「你們要把這位大師和佛經扔到海裡面去,可以!你們要有這個能耐,先把我扔到海裡面去。」這位居士站出來這麼一說,就降伏了這一次的魔難,義淨大師才得以通過這一關。

  義淨大師艱辛求法的一番辛苦感嘆,由他所寫的一首詩得以窺見,「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這確確實實是他這一生求法的寫照。「去人成百歸無十」,一百個人到西天去取經,能回到中國來的不到十個人,確實是如此的。以義淨大師來說,原先跟他一起去取經的同參道友一共有三十多位,都想到印度去取經,跟著義淨大師一齊走,結果要上船的時候,只剩義淨大師一人,由此可知,這當中歷盡了多少的千辛萬苦!

  我們現在能夠看到這部經,實在是很有福報、很幸運。如果我們自己還不知道這些道理,不知道是個福報,不知道珍重,自己實在是空度一生。古人對於佛經是非常的尊敬、恭敬,不惜犧牲自己的身家性命,都要修行、求法、弘法,及印經、流通經。所以過去古德有這些成就,有種種的感應,都是由於有這種至誠恭敬心和大悲大願心,才能成就功德,成就自己的道業。義淨大師寫的這首詩,實在是很好,希望大眾把它背下來,多多去了解,這樣無形當中,就能得到義淨大師的這一種加持。

  其實,加持是靠自己的信心所產生出來的;我們對義淨大師很崇敬、很嚮往,乃至於恭敬,無形當中就得到他的加持。這就如同孔子夢見周公,見舜於羹,見堯於牆,因為孔子時時刻刻思慕於堯、舜、文、武、周公之道,所以他晚上作夢都夢到。自己對哪一位佛菩薩,能夠產生恭敬心,自然與這位佛菩薩的願力、乃至於他的功德相應。一方面是佛、菩薩、祖師有其願力,我們自己也有這種願行,然後因緣相遇、因緣和合,所謂感應道交,也會作一個好夢;如果連這種好夢都沒有作過,就證明自己道心還不具足;所以,更要發大道心,更要發大願。

  唐朝是中國的黃金時代,無論是政治、經濟、人文、乃至宗教,宗教是以佛教作為代表,都是成就最多的時代。像唐太宗時代,有唐僧玄奘大師,還有他的弟子,前前後後,都有聖僧、高僧輩出。義淨大師也是受了這個時代的薰染,同時也是過去發大願,今生乘願再來的一位菩薩。義淨大師是在武則天時代,從印度留學回到中國。因武則天是一位信佛教、護持佛教的大護法,當時帶領了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親自來迎接義淨大師;之後義淨大師受武則天護持,所以譯了很多佛經。在中國的譯經史中,鳩摩羅什大師、真諦三藏法師、唐玄奘大師和義淨大師,四位對中國佛經的翻譯很有貢獻,共稱為四大譯經家。關於義淨大師其人其事大眾可以多去了解,他的因緣,他的修行,乃至為佛教的貢獻,是大眾能夠學習、仰慕的對象。所以,要多看高僧傳,多了解古德們的出家修行、發心,我們無形當中也會受到他們的薰陶,也能夠得到法益。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604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