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說無常經(一)上
2009/01/27 20:18:49瀏覽4305|回應0|推薦0
 

佛說無常經

惟覺法師開示

釋經題(一)

  對於一部經的研究、解釋,必須要通達當中的文字、義理,研究了以後,要按照經上的道理去實踐、去履行,所以稱為文字般若。這一念心依著文字般若修觀行,來反照自心,就稱為觀照般若;由於觀照工夫得力,與當下這一念無為心、清淨心、不動心、妙明真心相應,就稱之為實相般若。契入實相般若,就稱之為證,證也有深有淺。

  研究、講解一部經當中的道理、意義,也有它的次第解釋,第一是經題,《佛說無常經》就是經題。經題講解、研究了,再進一步研究,這部經是何人所翻譯?所以第二是介紹譯經的法師和譯經的大德,就證明這一部經的真實性。然後再進一步,第三就是研究經文,經文當中分有:序分、正宗分和流通分。

  研究經題的目的,就是先了解這部經的內涵,知道這一部經講些什麼?如同一個人,我們還未跟對方談話,還未了解對方,先要知道對方的名字,一叫對方的名字,循著這個名字的音聲方位,馬上就可以找到這一個人。人有人格、內涵和個性,乃至於學問、修行,這些是了解一個人最重要的目標。可是要了解這最重要的目標,總是先要找一個因緣知道對方的姓名,所謂名以昭德。經也是一樣,我們根據這部經的經題,能了解到這一部經的內涵、方向、義理的所在。

  從過去到現在,解釋經題的方法有好幾種。賢首宗,是以能所一對來解釋;天台宗,則是用通別一對的解釋方法;其他還有華嚴宗、密宗,乃至於其他宗都有他們自己的解說方式。既然有這麼多種,我們是根據哪一種呢?總要選擇有代表性的。其中,賢首宗的能所一對,天台宗的通別一對,是應該知道的。何謂「能所一對」?賢首宗的釋題,是以能詮之文和所詮之義,來判別一部經的宗趣、義理。例如《大方廣佛華嚴經》,上面「大方廣佛華嚴」六個字所詮的內涵,這是所詮;「經」之一字為能詮。譬如修行也是一樣,有能觀之智、所觀之理,這些都是一種方法、一種原則。

  何謂「通別一對」?天台宗,解釋一部經的經題,就是用通、別兩種方法來解釋經題的內涵。譬如《佛說無常經》,上面「佛說無常」這四個字為別,何謂「別」?別就是有別於其他的經,每一部經都有每一部經的題,不相混淆,這就是別。何謂「通」呢?就是通於其他的經,所以下面這個「經」字,就稱為通。例如《圓覺經》、《楞嚴經》、《彌陀經》,這些也都是經,所以這一個「經」字,是通用於其他的經典,就稱之為通。所以《佛說無常經》,上面的「佛說無常」為別,下面這個「經」就是通。

  《佛說無常經》,佛是能說之人,是這一部經的說法主;無常經是所說之法。果位上聖者分為四種層次,即聲聞、緣覺、菩薩、佛,佛是聖中之聖。這一部《無常經》不是聲聞,也不是緣覺、菩薩所說,而是聖之中聖,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大覺圓滿的這麼一位果位上的佛所說的一部經。所以《佛說無常經》不是因位當中的人所說,而是果位上的聖中之聖所宣說的法。

  解釋經題,通常是根據天台宗的七種立題。天台宗以一切經題不出人、法、喻三者,所謂三單三複一具足,或者是單三複三具足一,總為七種。這是什麼意思?就是一個經題,把它分成人、法、喻三大項來解釋,來了解這個經題的內涵。譬如這一部經的經題是以人立題,是以法立題,或是以喻來立題,是一個單項、單獨的,就稱之為單人立題,單法立題,或單喻立題。另外,還有雙重的,例如人喻、法喻、人法;還有一種人法喻三者通通都具足的,就是所謂一具足。究竟這部經的經題是人喻、是法喻、是人法,是人法喻通通具足?這我們也要了解。所以把它歸納起來,就是所謂三單三複一具足。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59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