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達摩二入四行觀(十八)
2008/12/02 20:36:16瀏覽307|回應0|推薦0

惟覺法師開示 

 達摩二入四行觀(十八)  

修行需要智慧,
沒有智慧,很難脫離我及我所的執著;
我及我所的執著都是塵垢,
由於這些塵垢,
使得我們這念清淨心無法現前。  

  「脫解三空,不倚不著,但為去垢,稱化眾生而不取相。」 

  有些人剛開始修布施時,是為了去除慳貪,希望得到福報。一旦熏習的時間愈久,愈深入了解佛法後,便明白布施者、布施物及所布施的對象,都是緣起性空,不再執著布施的功德。如此,即是智慧增長,對修行的方針更加清楚明瞭。 

  所以修行需要智慧,沒有智慧,很難脫離我及我所的執著;我及我所的執著都是塵垢,由於這些塵垢,使得我們這念清淨心無法現前。 

  度化眾生也需要智慧,先要觀察眾生的根基,眾生屬於什麼根基,就用什麼法門度化。度化後,如果存有:「我度化了多少眾生!」、「這種功德非常大!」的心理,那就是「取相」,只要一取相,無相的功德,就成為有漏的福德。 

  真正的功德是無相的性淨之理,不論是此生、來世,生生世世都本自具足,而且廣大無有邊際。修行,度眾,能夠不取相,證悟性淨無為之理,才是有福德又有功德,也才是真功德!

【中台世界】>>師法語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rongshu9&aid=2436380